东面十里外的灵气波动还在持续,虽然微弱,但没有消失。我站在高台边缘,手指轻敲剑柄,目光落在远处山脊的轮廓上。那不是自然流动的气息,更像是有人强行压制自身修为留下的痕迹。
不能再等了。
我转身走下高台,直接走向主殿前的空地。天刚亮,营地里的人都还没散去,做完立碑之后,没人离开。我知道他们心里还有不安,但现在没时间安抚情绪,只能用行动让他们稳住心神。
“所有人集合。”我的声音不大,但在安静的清晨传得很远。
灰袍狐族女子第一个站出来,她手里已经握着一杆符笔。牛头妖修扛着断矛从角落走出,身后跟着那对蛇族夫妇。其他人也陆续从各自的屋舍里出来,站在空地上,等着我说话。
“从现在开始,我们进入战备状态。”我说,“工程组和修炼组分开,各领任务。能动土的跟我去外围绕山线勘测阵眼位置,懂符纹的留下来画引灵线路图,其余人轮班巡逻,每两个时辰换一次岗。”
没人问为什么,也没人提出异议。昨夜那块共命碑上的血印还在,他们知道事情已经到了必须动手的地步。
我带领五人离开营地,沿东面山势巡查一圈。三处地脉交汇点很快确认——一处在北坡断崖下方,一处在西边古树根部,最后一处在南面溪流转弯处。这三个位置恰好构成三角,可将整个营地护于中央。
回到空地时,负责绘制符纹的人已在地面铺开粗麻布,正以朱砂勾勒线路。我蹲下查看,线条尚算规整,但灵气传导路径设计不够高效。
“这里改一下。”我伸手划去一段,“绕过这块岩石,接入刚才确定的北坡节点。引灵线须避开死气区域,否则阵法启动后易生断流。”
那人点头记下,立即重绘。
就在此刻,识海中的系统忽然震动。一道文字浮现:【当前防御筹备进度达到临界值,触发阶段性考题——洪荒早期防御类大阵中,“阵枢”的核心原理是什么?限时半炷香作答。】
题目显现瞬间,储物袋内的灵材微微发烫。这是惩罚机制的预警——若答错,三分之一材料将被扣除。
我闭目回想。镇元子曾言:“地脉如骨,灵流如血,枢者,当以火引之,以意控之。”当时未深究,如今看来,关键在于激活地脉中沉寂的能量。
我睁眼,心中默念答案:“阵枢非物,乃气机聚合之点。其理在于以心火为引,借地气成枢,使内外灵流贯通一体。”
提交。
片刻后,系统提示:【回答正确。奖励中品灵石五十枚,《基础护山阵图解》玉简一枚。】
我松了口气,手中多出一块青灰色玉简。翻掌托起,注入灵力。一道光幕于空中展开,清晰标注了一座小型护山阵的构建流程,包括阵枢设立、节点连接、能量循环路径等细节。
所有人都抬头望着那幅投影。
“看清楚了。”我说,“这就是我们要建的阵。今天之内,把所有线路标出来,明天开始埋设阵石。”
我把玉简交给狐族女子:“你负责抄录一份,每人发一张简图,照着练。”
她接过玉简,眼神变得坚定。
太阳升至头顶时,第一轮分工基本完成。工程组已开始挖掘阵槽,修炼组则围坐于空地另一侧,依我昨日演示之法进行聚灵导引。有人进度缓慢,呼吸紊乱,灵气入体后迅速逸散。
我走入他们中间,拿起一块低阶灵石。“你们的问题是不懂如何留存灵气。并非强吸,而应如引水般,徐徐导入。”
我当场演示完整的引导过程,从掌心纳石到经络运转,最终归于丹田。完成后,将灵石递出:“谁想试试?”
一名年轻弟子接过,依样练习一遍,虽仍卡在第三转,但灵气未再即刻溢出。
“不错。”我说,“从今日起,设立进益符制度。每日完成基础吐纳与功法演练者,领一枚符。集齐十枚,可换取一次我亲自指导的机会。”
人群中有人眼中泛起光芒。
我知道他们在乎的不只是指导,而是我能看见他们的努力。
午后,我再次核查三处阵眼标记。北坡断崖下地脉最为活跃,只要在此设下主枢,辅以另两处节点,便足以撑起一道抵御真仙境攻击的屏障。
只是材料仍显不足。
我打开储物袋清点,现有灵石仅够布设六层阵法。余下需外采,然近日风声紧张,不可走明路。
“派两人,持暗渠信物前往南边城池。”我交代牛头妖修,“按清单购置所需,勿一次性出手,分三日交易,避免引人注意。”
他应声而去,随即安排人选。
天近黄昏,首批阵槽已掘成。五道深沟自外围向中心延伸,宛如五臂环抱营地。我亲自下槽查验深度与宽度,确认无误后,命符纹组着手铺设引灵线。
月升之际,营地依旧忙碌。
我立于高台,手握《基础护山阵图解》玉简。下方有人搬运灵石,有人调试符纸,亦有人于空地反复演练导引术。共命碑静立原地,血痕在月光下泛着暗红光泽。
我将玉简插入碑旁石座,使其暴露于众人视线之中。
“明日辰时,全员集结。”我开口,“进行第一轮阵法联动测试。”
无人回应,但动作未停。
一名新弟子跪地描画最后一段线路,手微颤,却一笔一划极为认真。旁人递来温水,他摇头谢绝,继续低头专注描绘。
风自东而来,夹杂一丝尚未散尽的压抑气息。
我握紧腰间剑柄,剑鞘依旧冰冷,但我知道,它不会再藏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