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安六年,青将军协部下,深入北狄大营,取下北狄大汗首级。北狄内部大乱,新王继承王位,于三月后,再度举兵来犯。
青将军采纳“央公子”的三退三进计策,并在最后一战中,和“央公子”分别率领左翼,右翼,形成前后夹击之势,成功赢下北狄新王欲奠定威望的一战。“央公子”也因为此战,名声鹊起。
轻衣就这么“顺其自然”留在了军中。
这一留就是三年。
三年来,她有无数次机会与青一相认,可每一次话到嘴边,总难开口,她明明不是这样的性格……
明安九年冬,一个非常普通的夜晚,被巡逻守卫的兵甲声撕破。
北狄夜袭,这是近一年来常有的事情。但这一次,她听着寒风中阵阵奔来的马蹄声,“不正常!”
“北狄怎么可能有这么多的战马?”
交手多年,对北狄,他们不说绝对了解,但八成的熟悉度还是有的。
她说话的功夫,青一已经带好了头盔大步朝外走到她的面前:“我必须上阵,我是将军。”
她刚抬起的手缓缓落下,可声音依旧坚定:“可这很有可能就是个圈套!”
“北狄是什么情况,你是知道的,他们怎么可能一下子忽然有那么多战马?这是陷阱!你等等,你等我想想,我们还有别的办法!”她越说越激动,又想要将人拦下。
却被青一打断:“不能赌。”他深深看了一眼面前的人,眸底深处的暗光,此时的轻衣没看懂,
她只听到男人又说了一句,“你替我守好后方。”
他们不能等,不能赌,不能退,后方就是百姓。
……
轻衣猜对了,这就是个圈套,可青一明知道是圈套还是义无反顾的钻了进去。
战场的厮杀声停下的时候,新年的第一场大雪纷纷落下。
她冷着脸,背着一身黑血的青一,踩着白雪往光亮处走去。
“小病秧子……信…你要看,信……”
轻衣骤然听到这个称呼,也只是停了一瞬,继而坚定前行。
轻衣:“别说话了,保留体力,我们马上就回去了。”
“小病秧子…我守住了……”
“嗯,你守住了。”
“那…那就好……”
雪大了,轻衣止住了脚步。
她感受到肩膀上的双手无力垂落,余光也瞥到了那晃悠一下,便再也不动的双腿……
*
这场大雪,掩盖了青将军的死讯。
因为轻衣在当晚,发现了将军营帐里的不对劲。
看着那一匣子的书信往来,轻衣泣不成声。
“……小病秧子,你一个人在京中,就不要去国子监了,免得你那风一吹就倒的身体,被别人欺负了都还不了手。”
“……小病秧子,你给我送来的橘子糖太少了,才一个月,就吃完了,我又不像你,每天都要吃……”
“……病秧子,你进宫了吗?这橘子糖就是皇帝舅舅那里的,味道真不错。下次别全都给我寄来,你自己留点,我又不爱吃这种东西……”
“……沈玉衡,今年北疆的冬天比去年还要冷,我出去走一圈,感觉头都不是自己的了,我好冷啊,但是那些士兵穿的还没我的厚,他们更冷,我什么都做不到……”
这些信,她从未收到过,但每一封信件都有一个人的回复。
他自称自己就是沈玉衡,只有她知道,无论是哪个沈玉衡,都死了。
这个沈玉衡和她一样,都是假的。
轻衣一封一封的看下去,终于知道了这个“沈玉衡”的身份——如今的长公主。
长公主喜欢青一,从这些字里行间中,她能感受到。
因为长公主明明知道,青一已经发现了她不是沈玉衡。甚至还利用她为边疆的士兵谋取利益,可她还是装作不知,只对他好。
轻衣放下最后那封 沾着橘子糖味道的信。
打开了匣子的第二层,又是几封信。
写信的人却成了长公主与当年的青将军,也就是青一的父亲。
“……父皇疑心青家,珍儿妹妹,本宫尚能照拂一二。但将军远在北疆,屡获战功……京中百姓户户供奉将军木雕……”
长公主的意思很明白,青将军该收敛些,不要锋芒太露。但北疆不止是北狄时时骚扰来犯,更有启国和黎国虎视眈眈。
青将军做不到为了自身安危,不顾身后万家百姓,而故意打败仗。
所以,在青一十六岁那年,青将军与启国的大战,因为迟迟等不到援军,战死沙场。青夫人在亡夫棺椁前,刎剑殉情。
青一一直都没有接受父母的死,也怀疑那迟迟没到的援军为何在父亲身死后,就忽然出现了。
这些年与长公主暗中联系,他就在谋划何时归京,想要报仇。
轻衣捏着信纸的手发紧。
不知道过了多久,外面的大雪还是没有停。
她拿着那木匣子,出了营帐。
低低的哀叫声,混在呼呼北风中,闯进轻衣的心底深处。
她一脚踩进这深雪之中,小腿处刺骨的凉意,让她脑子清醒了不少。
*
火光明明灭灭,将她手中的信纸舔舐殆尽。
她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这一场忽如其来的夜袭,处处透露着古怪。带走了青家军中最得力的四位大将,只留下一个断臂的安平副将。
轻衣原本以为会很难说服他,没想到她只是将这次夜袭的古怪之处一一点明,安平就同意了这个大逆不道的想法。
“你可想好了,若是事发,就是欺君大罪。”
欺君?欺的就是君。
……
轻衣成为了青一。
人人都知道,将军因为那场大战,毁了脸,日日都戴着一副面具。也因为那一场大战,心性变了许多。
明安十年,青一率军多次击退北狄进犯。
……
明安十一年五月,青一率军三万发动自卫战,歼灭黎国大军五万。
明安十二年三月,青一率军发动两次菇水之战,歼灭和招降启国南境两座城池,近七万人,直接控制启国南境的命脉——伏羊渠。
明安十二年十一月,四国来朝,大赦天下,同月,青将军班师回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