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健回到工部时,已经是是午后了。曾健在值房门口顿住脚步,对着廊下当值的小吏沉声道:“速传侍郎、各司郎中、员外郎,主事,半个时辰后到尚书房议事。”
尚书房内烛火渐次亮起,十二盏羊角灯将小叶檀木长案照得雪亮。
曾健解下玉带掷在案头,锦袍下摆扫过太师椅,目光如鹰隼般扫过陆续入内的属官。
工部左侍郎徐文渊察言观色,率先开口:“尚书大人,今日早朝之事……”
“都坐下!”曾健猛地一拍桌案,震得砚台里的墨汁泛起涟漪,“杜松!你先前呈的永平府铁厂密报,为何不说清楚?”
员外郎杜松扑通跪倒,官帽上的梁冠撞得青砖作响:“大人!卑职有罪,请大人责罚!”杜松也是张锐轩一开始拿下滦州铁厂时候上书的,后来忙于收割松脂挣钱,忘记这件事。
后来曾健回文询问的时候,杜松就不敢回信告诉实情,后来听到御史弹劾时候,杜松知道瞒不住了,就往京城工部赶,当面细说,没有想到还是晚了。
“疏忽?”曾健抓起案上弹劾奏章甩在地上,“如今工部颜面扫地,陛下要将铁务尽归内务府!你们可知,这不仅是丢了几百万两银子的事,更是断了咱们百年经营的根基!”
铁是渗透到了生活的各行各业,自从桑弘羊盐铁专营以来,盐铁就是朝廷的重中之重,工部丢了永平府铁务,布局就少了一环。
曾健深深看了杜松一眼:“没有用东西,还不给我滚回永平府,摸清他们炼铁规模。”
杜松听完,鞠了一躬后缓缓离开,杜松心想,还是永平府好,再弄一些银子,换一个位置,曾健这个老尚书太固执了,非要去和勋贵和内官碰,自己这样小身板可不愿意参与。一个员外郎而已,哪里敢去参与这个几百万银子生意。
杜松走后,众人面面相觑,空气凝滞如铁,营缮司郎中突然道:“大人,如今怎么办?大人可有良策”
曾健冷笑一声:“他们成也铁,败也铁。从明日起,北直隶、山东、南直隶各路铁商,全力囤积铁锭,推高京城铁价。”
“可……可这样一来,京城铁价必然暴涨,到时候农具价格上涨,影响生产呀!大人!”屯田司郎中脱口而出。
“都什么时候了,还惦记自己的那一点坛坛罐罐。”
“本大人就是要让它涨!”曾健猛地站起,袍角带翻案上铜鹤香炉,“铁价一涨,兵器铺、铁匠铺、车马行全都要闹起来。到时候民情汹汹,御史台的言官们还能坐得住?”
曾健抓起案上狼毫,笔尖蘸墨在羊皮纸上疾书,“另外,命宝源局放缓铸钱用铁,让市面上铁料愈发紧俏。”
屯田司郎中看向侍郎徐文渊露出祈求的眼神,仿佛在说大人,你老人家说句公道话,徐文渊示意稍安勿躁。
左侍郎徐文渊抚须沉吟:“大人高见。只是……那些铁商愿意听我们的吗?”
“囤积铁锭是需要很多银子的,这需要商人付出很大资金的。”
工部营缮司郎中说道:“这些商人都需要从我们营缮司接活,谅他们也不敢不从,谁要是敢不从,以后他们就别想着要接活。”
议事厅内烛火摇曳,众人望着曾健扭曲的面容,忽觉这平日里端方持重的尚书,此刻倒像是红了眼的赌徒。
随着曾健掷笔在地的脆响,工部众人鱼贯而出,徐文渊嘴角露出一个邪魅微笑。
徐文渊拉住屯田司郎中,走到一边去接着商议。
工部四个司,尚书直接掌营缮司和虞衡司两个最肥的司。
左侍郎管屯田司是一个清水衙门。右侍郎管都水司是一个经常犯错的衙门。
都水司治理天下河流,就算是六百年后世界,各种机械水利设施齐上阵,治河都是大事,这个全靠人力时代,治河就看老天爷愿不愿给面子。
营缮司相当于后世住建局,管各种建筑营建,维修,虞衡司管各种器物制作。
第二天,京城的几个大商会接到工部传来话语,将京城铁价推高到每斤1.2两以上,外地铁锭一律不得入京。
晋商会长乔治,徽商会长胡雪峰,浙商会长华子文,还有苏商会长陆天鸣聚集在一起商议。
晋商会长乔治摩挲着手中的翡翠扳指,率先打破沉默:“工部要咱们囤铁抬价,这买卖看似暴利,实则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张锐轩的永平铁厂源源不断出货,咱们硬扛能撑几时?”
徽商会长胡雪峰抚着山羊胡冷笑:“乔兄可有别的办法没有,若是和工部翻脸,以后工部营缮司的活就接不到了。”
胡雪峰故意拖长尾音,目光扫过众人紧绷的脸,“如今曾尚书要铁价,咱们送便是,只要曾尚书拿回永平铁厂咱们配合就是了。抬高铁价,咱们也能挣一笔不是吗?以前想要抬高铁价,朝廷还不同意,如今有了工部背书怕什么?”
华子文也是笑道:“我说,诸位还在犹豫什么,好不容易工部给了一次挣钱的机会,岂有不抓住的道理。”
陆天鸣说道:“我们可以控制木炭进入永平府,没了木炭,看他张公子怎么炼铁。各位怕什么,我们大明的银子都在我们手里,还怕他一个张锐轩不成。”
这几个大商会里面银子合起来比大明国库里面还多。大明国库收实物为主,银子不多,其实还不够花,银子都流入民间商会手里。
张锐轩在滦州也收到徐文渊的暗示,心想,一群土包子,没有见过工业生产威力,还真以为自己生产的铁锭需要锻打。
也好,就让你们把银子全部掏出来,换一堆注定要贬值的铁锭,让你们知道什么是工业的力量。
张锐轩叫来李福,在京城每个坊市开一个铁锭店,统一售卖,先一天出货50吨,每天组织一百辆新式马车车队,每辆马车半吨铁。从九月一日开始正式出售,定价900文一斤,每人限购50斤。一天就是4.5万两白银。
到了九月十日马车翻了一番,每天出货增加到了100吨,每天9万两。
不过每次到货都被抢购一空,几大商行负责人发现,这个永平府铁锭质量上好,运到南方就能大挣一笔,这个张锐轩还真是送财童子,这种上好五十炼铁,运到南方可以轻松达到1.5两银子一斤。
张锐轩通过琉璃工匠做出温度计,不过这种温度计还是不能用于炼铁,水银温度计最高也就300多度用于干馏煤焦油还差不多。只能通过颜色比对方法,经过统计比较出炉铁水亮度,炼铁工艺进一步提升,已经达到五十炼钢铁质量。
李福也按照张锐轩指示和京城各个勋贵通气了,不要囤铁,致以大家听不听就不在张锐轩考虑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