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怀安目送着上官仁远的离去,也很是感动。
自打与右相相识后,上官仁远处处替他着想。
而他却处处惹右相生气,实在是不应该啊。
申怀安回到家里,立即召集众人开始安排行动计划。
“童亮,你爹明日就会出来,但暂时不得离开京城。
此番前往潼州,你跟我一起去,实在抱歉。
你爹刚出来,你就要跟我去潼州了。”
童亮听到后立即跪下道:“恩师,我爹真的能出来?
感谢恩师,愿为恩师效犬马之劳。”
申怀安:“好了,你先起来。
你下午就写信回灵山,告诉大哥二哥让他们给我安排人手。
另外雷琛,你现在就搬到申宅来,协助顾倾言打理家中事宜,带好这些兄弟。”
童亮和雷琛领命起身后,申怀安又对阮天林道:
“天林,那块地的建设就靠你了,不要误事。
如果钱不够就让慕晴小姐去找长公主,她会安排的。”
阮天林:“是,恩师。”
申怀安:“倾言,这段时间你负责京城的商业,各个行业都要结交一些。
特别是关于经营吃喝拉撒的商人,多认识一些,等我回来了,再进行下一步。
另你爹在京城的生意也开始扩张了,有空你也照应一下。”
顾倾言:“是,恩师。”
申怀安:“马鹏成,你还是住在原来的地方,如果没有要事就不要来申宅。
灵山有货物过来你们就去接应一下,记住你们是我在京城的暗子,不要露了身份。”
马鹏成道:“公子,此次去潼州,你不带我们去了?”
申怀安:“你们原本是潼州人,过去反而不便。
我会通知大哥、二哥,从灵山选人,这样更稳妥一些。”
申怀安看着众人又道:“此次我和童亮,还有明镜、笃竹前往潼州,你们在京城一切照旧。
记住我教过你们的,如果发生意外保命要紧,不要硬拼。”
众人道:“是……”
申怀安安排好这一切,带着明镜和笃竹前往长公主府。
而长公主府,上官仁远正在这里说着申怀安去潼州的事。
当长公主听得上官仁远说申怀安请旨前往潼州,而且皇上已答应了,也很是感到意外。
这个申怀安,不按常理出牌,完全一副硬碰硬的架式。
原以为他这就这样算了,没想到头七一过,他就开始行动了。
这下可有好戏看了,一个刚进京的小子,能斗得过老谋深算的辰王吗?
况且还是在人家的地盘上,这不是去找死吗?
他究竟有什么底气,敢去摸辰王的胡子。
要知道推恩令已下发到大梁各地,辰王更是在气头上呢?
刚给了申怀安一个警告,现在申怀安却反其道而行之,光明正大的请旨前往潼州。
他究竟真是个二愣子还是个傻子,他这是唱得哪一出呢?
上官仁远:“长公主,这次你可要帮帮申怀安。
皇上口头已经答应,但还没有正式传旨,一切还有缓和的余地。
现在只有您可以让圣上改变主意,一旦圣旨下达,菩萨也救不了申怀安了。”
长公主:“申怀安处处让你生气,你还帮他,他就这么值得你护着?”
上官仁远:“申怀安的品性不端,不重礼节,我也是恨铁不成钢。
但此子先是献曲辕犁有功,后又智斗荆楚公主,化解荆楚借款,这桩桩件件可都是大功。
申怀安不仅没有放在心上,还将私产抵押。
完全不顾个人利益,可谓品性有佳。
再说他才华横溢,诗词极佳,学识超前。
是我大梁不可多得的人才,假于时日必是我大梁中流砥柱。
得此一人,我大梁复兴有望。
长公主,如今大梁官员不顾百姓死活,中饱私囊,不思进取。
申怀安如今他只是死了一名护卫,可此子却像是发了疯似的,不惜个人安危为其复仇。
如此有人情味的人,我大梁还有几个。
就是为了这个,臣也要护此子周全,还请长公主成全。”
长公主:“听慕晴说,你听说申怀安对本宫不敬。
你还揍了他一顿,可有此事。”
上官仁远:“长公主贵为公主,申怀安一介下臣。
对长公主不敬,臣教训他一番并无不可。”
长公主:“就为这个?”
上官仁远:“呃……就为这个,我是在让他长长教训。”
长公主听到这里,微微一笑,脸颊还稍稍泛红。
她知道上官仁远心里还有她,听说申怀安对她不敬,很是生气。
看着站在帐外的上官仁远,她立即让人看座,思索了一会道:
“皇上既然已让申怀安前往潼州,我也不好让其收回旨意。
你放心吧,申怀安不是认人拿捏的主,他肯定有他的计划。
到时我让金刚暗中随行,你也吩咐你在潼州的暗桩,尽量护他周全。
我敢断定,申怀安此次前去虽有风险,但定会化险为益。”
上官仁远:“长公主,要知道万一申怀安出个三长两短……”
长公主:“你放心吧,我现在进宫,请求皇上让御林军随行,这样可保申怀安万全。”
上官仁远:“如此老臣谢过长公主。”
这时长公主又道:“秦宛儿回京了,我刚听到她弹唱的那首《西海情歌》,实在是妙,听说你也听过?”
上官仁远:“长公主,第一次听慕晴哼过几句。
后在灵山听过申怀安的演唱后,大为震惊。
第三次是在清源梅春院听过申怀安和秦宛儿的合唱,此次虽然更加的壮观和凄凉。
但我还是认为当初在灵山时,申怀安的独唱更让人难以忘怀。
雪山之下,远山近湖,加上申怀安苍凉的演唱。
虽无琴声,但却更能打动人。
在那样的境地,歌声随风飘向远方,让人感觉更加的悲凉。”
长公主:“哦,这首歌竟然有如此的力量。
另外歌词也尽是白话,单独一句拎出来,并无感觉。
可几句不相干的句子连起来,其产生的共鸣很是感人,也很有意境。
这个申怀安除了诗词一绝,没想到在音律上也颇有造诣,你在清源发现了一个好才子啊。”
上官仁远:“所以长公主,能否再商量一下,不要让申怀安去潼州。
此子才华横溢,而且还有经纬之才,假于时日必定是我大梁中流砥柱。
再说此人胸怀天下,心系百姓,而且嫉恶如仇。
如果其政见能得实施,我大梁将会重上巅峰,还请长公主三思。”
长公主:“我知道你爱才,也知道申怀安非池中之物。
但是你要想想,如果不让他出去闯一下,他何时才能成长。
这么好一个苗子,你让他永远在你的庇护之下,那么他何时才能出头?”
上官仁远:“可是如今他刚进京不久,还有许多事情他并不知情。
贸然让他前往潼州,这么好了个苗子万一出了问题,那可就……”
长公主:“这么多年了,你依然是这样一个性子,万事亲力亲为。
你可知道这么多年来,你没有带出一个能独掌一面的人才,你太于过护着他们了。
如今朝廷内忧外患,我们已等不起了。
申怀安必须马上成长起来,此事就这样定了。
告诉你在潼州的暗桩,务必护住他的安全。
我再去请求皇上让御林军随行,这样应该万无一失了。”
两人正聊着,有人禀报申怀安求见。
长公主:“申怀安,听右相说,你要去潼州?”
申怀安:“回长公主,正是。”
长公主:“刚才右相还让我去和皇上求情,收回旨意……”
申怀安:“长公主,万万不可,此次微臣前往潼州并不是心血来潮,有些事也该了了。”
长公主:“还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
申怀安:“长公主,我下面的这些兄弟都是潼州人。
而且在灵山结拜的大哥、二哥他们原是为国征战。
后在潼州待不下去了,才落草为寇,这个我得替他们讨回来。”
长公主看了看上官仁远道:
“你看,我就知道申怀安并不是一时冲动,原来他早就有计划。”
上官仁远:“申怀安,你知道我对你有多大的期望,你如今却要自己去送死?”
申怀安:“右相息怒,谁死还不一定呢?”
长公主:“你就这么有把握?”
申怀安:“一开始我并没有十全的把握,不过我想通了一件事情。”
长公主:“什么事?”
申怀安:“昨天闯入我家的,是一群死士,而且还是一群高手。
究竟是什么样的情形才会让潼州下这么大的血本?
而且这些贼子攻击我家之后,他们完全可以趁乱逃离京城。
可他们却故意留下破绽引我前去,一开始我怎么也想不通。”
长公主:“我也很好奇,他们这么做的目的何在?
难道只是为了求死吗?”
申怀安:“明里他们是为了震慑和警告我,其实他们另有目的。”
长公主:“什么目的?”
申怀安:“他们把事情闹的这么大,是为了给人传递信息。”
上官仁远:“和什么人传递信息要用如此大的阵势?”
申怀安:“为了给宫里的人,这是在向那个人表明立场。
传递一个强烈的信号,让其配合他们后面的计划。”
长公主:“你是说……?天啊,果然下得一手好棋。”
上官仁远:“我越听越糊涂了,你们究竟在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