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枫的木屋小院比他离开时更热闹了些——窗台上的紫阳花是雏田临走前浇过水的,花瓣舒展着,淡紫色的花朵在阳光下泛着柔光;院角的石桌上,还放着一个浅褐色的陶碗,是鸣人上次来蹭饭时落下的,碗底还沾着一点拉面汤的痕迹。他推开木门,一股熟悉的木头清香扑面而来,混杂着阳光晒过被褥的暖意,让他紧绷的神经瞬间放松下来。
出院后的日子,他过得极其规律,像上了发条的钟,却又带着难得的从容。每天清晨,天刚蒙蒙亮,他就会在院子里慢走——不是高强度的训练,只是绕着院子走圈,配合着深呼吸,让自然能量缓缓渗入体内,滋养受损的经脉。走累了,就坐在石凳上,做简单的拉伸,指尖会萦绕起一缕极淡的终寂之冰,随着拉伸动作缓慢流转,感受力量与身体的契合。
上午的时间,他用来处理星影本部传来的资料。终端屏幕放在石桌上,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屏幕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资料里有求道玉碎片的最新分析数据、雨之国能量的频谱图、还有三个可疑地点的地质勘探报告。他看得很仔细,会用铅笔在纸质副本上做批注——在“陨星坑雷暴能量特性”旁画问号,在“汤之国空间裂隙残留”下画波浪线,偶尔还会停下来,指尖凝聚一丝终寂之冰,对着屏幕上的能量图谱比划,思考两者的关联。
下午是修炼的核心时间。他会在院子中央铺一块软垫,盘膝坐下,闭上眼睛,意识沉入体内,专注于终寂之冰的特性探索。起初,他只是将力量凝聚成冰晶,放在不同的物体上测试——放在树叶上,树叶没有立刻枯萎,而是缓慢失去水分,最终变成一碰就碎的枯叶;放在金属片上,金属没有融化,而是从内部变得灰暗,逐渐失去光泽;放在水面上,水面没有结冰,而是停止了波动,连涟漪都消失不见。
“是‘惰性’……”林枫睁开眼,看着掌心的冰晶,灰蓝色的光芒在阳光下格外清晰,“终寂之冰能让能量和物质的‘活性’降低,加速它们走向稳定的终末。”
基于这个发现,他开始尝试开发新术。第一个术叫“终寂·薄纱”——他将终寂之冰凝聚成一层比蝉翼还薄的薄膜,覆盖在手臂上。鸣人来串门时,好奇地丢了个小型螺旋丸过来,螺旋丸撞在薄膜上,没有爆炸,而是像撞在棉花上,查克拉被薄膜缓慢吸收、瓦解,最后只剩下一缕青烟。“哇!这是什么术?好厉害!”鸣人瞪大了眼睛,伸手想摸,却被林枫拦住:“别碰,会吸收你手上的查克拉。”
第二个术是“终寂·指芒”。他将终寂之冰高度压缩,凝聚在指尖,变成一道细如牛毛的灰蓝色光线。他对着院角的岩石轻轻一点,光线没入岩石,没有声音,也没有痕迹。但下一秒,以点为中心,直径约五厘米的岩石内部,悄然变成了粉末,轻轻一碰,就簌簌落下。“精准湮灭,消耗还小。”林枫满意地点点头,这招适合远程偷袭和破坏敌人的忍术核心。
第三个术是“终寂·静滞结界”。他将终寂之冰散成细小的粒子,在身体周围形成一个直径三米的领域。领域内,空气流动变慢,阳光落下的速度仿佛都迟了半拍,连飞过的蝴蝶都变得行动迟缓。宁次来送古籍时,刚好撞见这一幕,白眼微微亮起:“领域内的能量流动速度降低了七成,连查克拉的运转都会被干扰。”
除了开发新术,他每天都会花两个时辰温养“寂灭之茧”。他将精神力化作一缕细线,小心翼翼地探入丹田深处,触碰那个灰黑色的茧。茧的搏动越来越有力,表面的冰纹和生机丝线缠绕得更紧密,每次精神力触碰,都会有一丝微弱的能量反馈回来,像温柔的回应。林枫从不强迫茧加速苏醒,只是耐心地用精神力和查克拉滋养它,像农夫等待庄稼成熟,带着足够的耐心。
傍晚时分,雏田总会来一趟,手里提着一个食盒。有时是莲子百合粥,熬得软糯香甜,适合温养经脉;有时是切成小块的水果,用竹签串好,方便他吃。她不会打扰林枫修炼,只是将食盒放在石桌上,安静地坐在一旁,看着他掌心变幻的冰晶,眼神里满是惊叹,偶尔会轻声说:“林枫君,别练太久,记得吃饭。”
林枫会停下修炼,和她聊几句——聊日向家的小辈练柔拳的趣事,聊星影本部的最新进展,聊院子里的紫阳花什么时候会再开。夕阳落在他们身上,将影子拉得很长,终寂之冰的灰蓝色光芒和雏田浅紫色的发梢相映,温柔得像一幅画。
日子一天天过去,林枫的力量在沉淀中稳步提升。终寂之冰的操控越来越精准,新术的运用越来越熟练,寂灭之茧的搏动也越来越有力。他像一块正在打磨的玉石,褪去了过去的狂暴,逐渐展现出内敛而强大的光芒。
夕阳西下时,林枫坐在石凳上,掌心凝聚着一枚灰蓝色的冰晶,冰晶里映着天边的晚霞。他知道,破茧成蝶的日子不远了,而那时,他将带着全新的力量,去面对那些潜藏在忍界的威胁,守护他想守护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