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论坛 > 大宸王朝专区 > 主题:【理性讨论】开国女帝程云澜的“禅让”登基,是不是史上最丝滑的政权更迭?
1L 楼主【今天也要读史】
如题。最近重读《宸史·太祖本纪》,看到定鼎元年的登基那段,还是忍不住感慨。从梁锦在朝堂上扔出禅位炸弹,到程云澜最终坐上龙椅,整个过程简直行云流水,波澜不惊。
对比其他朝代开国时的血流成河、前朝宗室被屠戮殆尽,大宸的建立是不是太“和平”了点?各位大佬怎么看?这背后到底是怎么运作的?
2L 风起洛水
丝滑?楼主你太天真了!这哪里是丝滑,这根本是顶级阳谋下的水到渠成!
你以为梁锦小孩子过家家呢?那是程云澜的兵锋已经抵在洛都喉咙上了!
鹰愁涧一战打碎了楚军胆气,江南尽入囊中,北地也基本搞定,洛都就是一座孤城。
韩承嗣集团内部都分裂了,梁锦不“主动”禅让,难道等着城破被“被动”退位吗?
3L 莫相爷的小迷妹
复议2L!
而且程云澜和她团队的舆论战打得漂亮啊!《奉诏讨逆檄文》直接把韩承嗣钉死在奸臣耻辱柱上,把自己打扮成“清君侧、迎陛下”的王师。道义高地站得稳稳的。
等兵临城下,洛都百姓和大部分守军怕是都盼着宸军进城呢!这叫大势所趋。
4L 考据党一枚
补充关键细节:别忘了侯三!这位爷潜伏洛都,直接打通了和小皇帝的联系通道。
《宸史》和《侯三密档》都隐晦提到,梁锦在宫里的处境已经很危险了,韩承嗣狗急跳墙有废帝甚至更极端的打算。
侯三的出现,等于给了梁锦一根救命稻草,一个体面下台的机会。用禅位换平安富贵,这笔账小皇帝算得清。
5L 理性分析帝
从政治操作角度看,程云澜团队堪称完美。
1. 军事威慑:绝对实力是基础,没有南方大胜,一切免谈。
2. 政治孤立:拉拢洛都其他势力,孤立韩承嗣核心集团,使其众叛亲离。
3. 法理包装:“禅让”是古代政权更迭最理想、最合法的形式,直接避免了“篡逆”的恶名。
4. 利益交换:保障梁锦和部分前朝既得利益者的安全与待遇,减少抵抗。
5. 流程把控:“三请三辞”把戏做足,满足了士大夫对“礼”的追求,也彰显了新君的“谦德”。
步步为营,环环相扣,想不“丝滑”都难啊!
6L 吃瓜群众
只有我好奇梁锦后来怎么样了吗?《宸史》说他被封逍遥王,善终。但野史说程云澜后来还是找借口把他给……[狗头保命]
7L 真相只有一个
回复6L:官方记载是善终。逍遥王一脉在大宸朝过得挺滋润,但确实没啥实权,也没什么存在感。
程云澜在这方面做得还算厚道,没有像某些开国皇帝那样斩草除根。毕竟她要树立“宽仁”的形象,而且当时天下已定,一个没有实权的废帝翻不起浪花了。
8L 职场老油条
我觉得程云澜最牛的是登基后的权力分配。
不设丞相,搞文渊阁(内阁雏形),让莫尘、秦禹这些大佬互相制衡。司飞飞掌宫内禁卫,侯三搞锦衣卫监察百官。
这权术玩得,既用了能人,又防止了一家独大,权力牢牢抓在自己手里。这哪是土匪出身,这是天生的政治家!
9L 女性力量
顶!在那个时代,一个女子能走到这一步,不仅仅是军事厉害,政治智慧绝对超群。她太懂得如何利用规则和舆论来包装自己了。
“禅让”这步棋,让她从“叛军首领”完美转型为“天命所归”的合法君主,堵住了天下悠悠之口。佩服!
10L 楼主【今天也要读史】
感谢各位大佬分析!看来这份“丝滑”背后,是绝对的实力、精准的算计和顶级的政治运作共同作用的结果。
这么一看,程云澜能开创大宸朝近五百年的基业,真不是偶然啊!感觉可以写篇论文了……
11L 八卦专用号
弱弱说一句,你们不觉得侯三和司飞飞有点好磕吗?
一个在敌营九死一生搞情报策反,一个在后方统筹调度保驾护航,最后双双封侯拜将,成为女帝最信任的左膀右臂。
这革命友谊……
12L 管理员
回复11L:讨论历史欢迎,但请勿过度八卦和磕cp,以免歪楼。请围绕主题理性讨论。
13L 制度考古迷 (新回复)
管理员说得对,我们回归正题。
楼主说“丝滑”,我深表同意,但这种“丝滑”恰恰体现了程云澜团队高超的政治智慧。
他们深刻理解“名不正则言不顺”的道理。通过“禅让”这套完整的仪式,不仅拿到了法统,更重要的是极大地降低了政权交接的社会成本。
对比其他朝代开国时往往伴随的长期内战、清洗和民生凋敝,大宸初年社会秩序能迅速恢复,经济快速发展,与这次“和平过渡”有极大关系。
14L 军事历史爱好者
回复2L和3L:完全同意“阳谋”和“大势”的说法。
补充一点军事细节:鹰愁涧水战大捷后,宸军实际上已对洛都形成了战略包围。
大宸的水军控制了淮河及长江下游,切断了洛都的漕运和南方物资输入;莫尘策反的北疆将领则牵制了洛都可能的外援。洛都已是瓮中之鳖。
程云澜手握绝对军事优势,却选择“围而不歼”,逼对方主动谈判,这才是最高明的“不战而屈人之兵”。
15L 文献挖掘机
回复4L的考据党:我查到《侯三密档》残卷里有一段更刺激的记载!
说侯三有一次秘密面见梁锦时,梁锦曾试探性地问:“若朕不禅让,宸王待如何?”
侯三回答(大意):“臣不敢妄测上意。然,殿下常言‘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且韩承嗣之流,恐已为陛下备下鸩酒白绫。”
这话软中带硬,既是警告,也点明了梁锦自身的危险处境,堪称心理战的典范。
16L 政治科学小白
从政治学角度看,这是一个经典的“权力合法性建构”案例。
程云澜通过“禅让”获得了传统法理型权威,通过军事胜利获得克里斯马型(魅力型)权威,又通过后续的治国方略(如轻徭薄赋)获得绩效型权威。
三种权威叠加,使得她的统治基础异常稳固。这或许能解释为何大宸朝能延续近五百年,其制度框架具有较强的韧性和适应性。
17L 吃瓜群众归来
好吧,不磕cp了……那说说程云澜的女儿,第二代女帝程凤歌吧!
各位还记得《宸史·太祖本纪》里那句含糊的“定鼎二年春,帝有娠,朝野愕然”吗?
最近出土的《定鼎起居注》残卷有更详细的记载!说当时以莫尘为首的大臣们正为选皇后(皇夫)的事吵得不可开交,结果女帝直接在朝会上宣布怀孕了!
史料形容当时“举朝皆惊,莫敢先言”,简直能想象那个画面![笑哭]
18L 千古谜团爱好者
回复17L:这个绝对是悬案!《宸史》对第二代女帝程凤歌(这名字听着就霸气)的生父讳莫如深,压根没提。
野史倒是猜什么的都有,有说是某个神秘隐士的,有说是女帝早年江湖上的知己(比如黑虎寨旧部?),甚至还有离谱的说是天降祥瑞、感而有孕的!
反正成了千古之谜。但重点是,女帝根本没说过孩子的爹是谁,别人也不在乎。反正孩子跟妈姓,一出生就直接立为太女!
19L 军事历史迷
第二代女帝程凤歌才是真·战神好吗!
《武经总要》里记载她“身先士卒,勇冠三军,临阵未尝一败”,二十岁到五十岁的三十年,北驱胡虏,西平诸羌,南定百越,把大宸版图扩到了极致!
据说她用的那柄“凤歌”长枪,现在还是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真正做到了文武双全,比她母亲开拓疆土更猛!
20L 社会制度研究狗
楼上说的都对,但我觉得大宸最牛x的遗产,是它彻底改变了华夏的政治生态!
从程云澜开国,到程凤歌发扬光大,再到后面连续出了好几任能力不俗的女帝(比如中兴的昭明女帝),女子参政、为将、甚至为帝,在大宸朝成了常态!
内阁有女大学士,六部有女尚书,边关有女都督!这种风气甚至影响到了后来的几个朝代,虽然也有反复,但“女子可为官”这个口子一开,就再也关不上了!
可以说,大宸奠定了后世女子拥有政治舞台的基础!
21L 文化影响力分析
回复 20L:深有同感!看看后来的历史,哪怕不是女帝当政的朝代,也常有杰出的女性政治家、将领出现(比如赫赫有名的镇西王郭英),这跟大宸朝近五百年树立的榜样和形成的制度惯性是分不开的。
大宸的壁画、诗歌里,女性形象都特别自信昂扬,和之前朝代很不一样。
22L 浪漫主义者
其实我觉得,程云澜当年不公布孩子父亲是谁,或许是一种超前的智慧。
她向天下宣告:皇权的继承只关乎她的血脉和能力,与父系无关。
这从根本上动摇了“夫为妻纲”的旧伦理,为女性独立掌握最高权力提供了法理上的先例。
太酷了!
23L 现实派
不过大宸最后还是亡了,亡于内乱,主要是后期的皇帝(无论男女)能力确实都不太行,压制不住庞大的版图。
但一个王朝能延续近五百年,已经是非常了不起了。
而且它留下的最大遗产,不仅仅是疆土,更是那种开放、进取、不拘一格用人才的精神气质。
20L 楼主【今天也要读史】
感谢各位补充!
这么一看,程云澜的这次“丝滑”登基,不仅仅是一次政权更迭,更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一个全新的局面!
她和她女儿程凤歌,以及大宸王朝,真正影响深远的,是给了女性一个证明自身能力和价值的巨大历史舞台!这比单纯的疆域扩张意义可能更大!
感谢当初的她们,造就了今天的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