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凳腿刮过水泥地面,发出吱呀声响。
阮青柠坐下时,发现面前摆着碗冒着热气的丝瓜汤,翠绿的瓜片上漂着几粒枸杞。
“听说凤栖镇口味重。”
周有雷把啤酒推过来,“咱们这儿讲究清淡养生,阮主任将就着吃。”
桌上确实没什么硬菜——青椒土豆丝、西红柿炒蛋、凉拌三丝,最荤的也就是那盘酱牛肉。但每道菜都冒着热气,油星在夕阳下泛着金光。
“我在凤栖镇吃食堂吃了三年。”
阮青柠突然说,“谢书记最爱搞接待,顿顿大鱼大肉。”她夹了块土豆丝,“反而想念这种家常味道。”
饭桌上静了一瞬,随即爆发出一阵笑声。周有雷举着啤酒瓶给她倒酒:
“这话我爱听!去年县里来检查,非说我们伙食标准不达标,老吴当场把《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背了一遍。”
吴宇恒正往嘴里塞花生米,闻言呛得直咳嗽。
“阮主任别拘束。”
宣传科的小张递来一次性手套,“尝尝咱们特产,后山采的蕨菜包子。”
包子皮薄得透出青褐色馅料,咬下去满口山野清香,阮青柠连着吃了两个,抬头发现大家都在看她,不禁耳根发热。
“好吃吧?”
小李得意地说,“周主任天没亮就上山采的,说新来的女干部肯定讲究养生。”
周有雷急得直摆手:“瞎说什么!我那是晨练顺路...”
笑声中,阮青柠发现自己的茶杯总是满的,辣菜边永远摆着解腻的醋碟。
这些细节像温水般漫过心头——在凤栖镇,谢浩明组的局永远带着功利性,酒杯碰撞间都是算计。
“其实今天这顿饭...”吴宇恒突然压低声音,“是秦书记特意交代的。”
阮青柠的筷子停在半空。窗外暮色渐浓,飞蛾扑打着纱窗。
“他说你刚来,别搞那些虚头巴脑的接待。”
周有雷接过话头,“让我们像对待自家妹子一样。”他挠挠头,“原话是‘别吓着人家姑娘’。”
玻璃瓶上的水珠滚落到手背上,凉丝丝的。阮青柠低头喝汤,热气氤氲了眼角。
小张忽然拍桌:
“差点忘了!”
她从包里掏出个扎红绳的玻璃罐,“我妈腌的蜂蜜柠檬,治嗓子特管用。秦书记说您...”
话到一半被周有雷瞪了回去。
阮青柠摩挲着罐子,想起下午秦江办公室里那杯蜂蜜水,原来他记得,记得她当实习生时就有的慢性咽炎。
食堂灯泡突然滋滋响了两声,吴宇恒起身关掉刺眼的白炽灯,点燃了窗台上的蜡烛。
暖黄的光晕里,不知谁起了个头,大家开始讲秦江刚来时闹的笑话——如何把方言“浇地”听成“交电”,差点让电工去修灌溉渠。
阮青柠笑得肩膀直颤,发丝垂落也顾不上捋。
饭快吃完时,她的手机突然震动。是条短信:
「宿舍还缺什么?明天让行政科补。——秦江」
阮青柠望着窗外的月光,手指在键盘上停顿许久,最终只回了三个字:
「都很好。」
周有雷正用筷子敲碗唱山歌,跑调得厉害。
吴宇恒笑着摇头,却也跟着打拍子。阮青柠把手机放回口袋,心想,是真的很好。
清晨八点四十分,阮青柠站在三楼会议室外的走廊上,手指无意识地抚平西装袖口并不存在的褶皱。
“阮主任来得真早。”
吴宇恒的声音突然从背后传来,他手里端着保温杯,杯口飘出枸杞的甜香,“紧张?”
阮青柠接过他递来的会议材料,纸页还带着复印机的余温:
“有点。毕竟第一次参加齐坪镇的党委会。”
“放轻松。”
吴宇恒用材料卷轻轻点了点她肩膀,“流程我都安排好了,你只需要...”他话没说完,会议室里传来茶杯重重搁在桌上的声响。
秦江不知何时已经站在门口,晨光在他轮廓分明的下颌线上镀了层金边:
“吴镇长,麻烦把上半年经济指标核对一下。”他的目光扫过阮青柠手中的材料。
“阮主任的任职议题排在第三个。”
阮青柠注意到他说“阮主任”时喉结微微滑动,像是咽下了某个更亲密的称呼。
她低头翻开材料,任职文件右上角那个鲜红的“密”字刺得眼睛发疼。
会议室很快坐满了人。椭圆形的会议桌旁,九名党委委员按照座次表各就各位。
阮青柠作为列席人员坐在靠墙的折叠椅上,膝盖几乎碰到前排周有雷的后背。
“现在进行第三项议题。”
秦江的声音把她的思绪拽回现实,“关于阮青柠同志任职招商办主任的提议。”
空调出风口突然转向,阮青柠的会议材料被吹得哗啦作响。
她伸手去按,恰好看见文件最后一页的空白处有人用铅笔写了行小字:“东沟村土地证有问题,会上别提。”
字迹凌厉得像刀刻,是秦江的手笔。
“我先说两句。”
吴宇恒拧开保温杯,热气模糊了他的镜片,“阮青柠同志在凤栖镇主导过三个千万级项目,去年还被县里评为...”
组织委员老陈接过话头:
“年轻干部有冲劲是好事,但招商办要对接县里十几个部门...”他意有所指地看了眼阮青柠的齐耳短发,“资历恐怕...”
“我插一句。”
周有雷突然举手,“小阮——啊不,阮主任昨天刚到就看了全镇招商数据,连东沟村的地块编号都记得。”
他转头看向阮青柠,“是c-17对吧?”
阮青柠感到九双眼睛同时钉在自己身上。她余光瞥见秦江的钢笔在记事本上划出一道长长的墨迹。
“是c-17。”
她站起来,声音比想象中镇定,“但更关键的是地块附着物评估报告还没出。”这句话一出,秦江的钢笔尖微不可察地离开了纸面。
会议室陷入诡异的沉默。宣传委员开始频繁按动圆珠笔,哒、哒、哒,像某种倒计时。
“既然说到东沟村。”
秦江突然合上笔记本,“阮青柠同志,你认为钢厂技改项目该怎么平衡村民诉求和企业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