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凌晨 5:58 (北京时间)
地点: 中国中部某深山,火箭军“东风第一旅”地下指挥所;东部沿海各防空阵地;驻日韩美军基地
地下指挥所内,气氛凝重如铁。尽管与东部沿海直线距离遥远,但通过加密光缆和卫星中继,前线遭受的猛烈打击几乎实时地以数据流和视频画面的形式呈现在巨大的电子沙盘和屏幕上。燃烧的机场、被毁的雷达站、防空导弹升空的尾迹、以及代表敌袭导弹和战机的红色箭头不断刺入国境线,每一个闪烁的损失报告都像鞭子抽打在每一位火箭军官兵的心上。
旅长周锐大校,一位在火箭军服役了二十多年的老兵,脸庞如同花岗岩雕刻般坚硬。他刚刚收到了来自最高统帅部和火箭军司令部的双重确认命令,以及联合参谋部传来的首批优先打击坐标。
“目标数据确认!装订诸元!”周锐的声音在地下工事中回荡,不带一丝感情,只有绝对的冷静和决绝。“‘雷霆’反击预案,第一波次,执行!”
“诸元装订完毕!”
“发射单元准备就绪!”
“倒计时开始!”
命令通过地下光纤网络,瞬间传递至散布在广袤山区和丛林中的一个个加固发射阵地。
地点: 某密林深处,东风-21d发射阵地
厚重的伪装盖板缓缓向两侧滑开,露出下方墨绿色的巨大发射筒。起竖液压系统发出低沉的轰鸣,将庞大的弹体缓缓推向冰冷的夜空,直指天际。发射班长的右手高高举起,目光紧盯着终端屏幕上最终确认的发射指令。
“发射!”
巨大的轰鸣声瞬间撕裂了山林的寂静,灼热的气浪向四周喷涌,将地面的尘土和落叶狠狠卷起。东风-21d中程弹道导弹拖着耀眼的橘红色尾焰,如同愤怒的巨龙,冲天而起,迅速加速,消失在云层之上。紧接着,不远处的另一个发射单元,又一枚导弹腾空而起。
地点: 某丘陵地带,东风-16发射阵地
数量更多、反应更灵活的东风-16发射车群几乎同时发出了怒吼。这些射程覆盖第一岛链的精确打击利器,承担着对敌前沿机场、港口、指挥所、弹药堆积点等时敏目标进行首轮压制和摧毁的任务。一枚接一枚的导弹以近乎垂直的角度拔地而起,尾焰在黎明前的夜空中划出一道道令人心悸的弧线。
短短几分钟内,从中国腹地的多个隐秘点位,数十枚携带着常规弹头的弹道导弹组成的首波反击力量,已经全部升空,朝着东方和东南方向的目标疾驰而去。它们将在升空后不久完成程序转弯,冲出大气层,进入中段飞行阶段,等待着它们的,是严峻的突防考验。
______
地点: 日本,冲绳,嘉手纳空军基地;韩国,乌山空军基地;关岛安德森空军基地(部分作为预备目标)
刺耳的防空警报同样响彻这些美军前沿基地。在遭受首轮弹道导弹打击的预期下,这些基地的“爱国者-3”、“萨德”反导系统早已处于高度戒备状态。
AN\/tpY-2雷达(萨德系统)和AN\/mpq-65雷达(爱国者系统)疯狂旋转,试图从嘈杂的电磁背景中捕捉到来自大陆方向的致命威胁。
“检测到多个高速空中目标!弹道特征!确认是弹道导弹!”
“数量众多!预计抵达时间:7至12分钟!”
“计算拦截诸元!标准-3(如果萨德配备)准备!爱国者-3准备!”
美日韩的防空指挥官们声嘶力竭地喊着。他们的屏幕上,代表中国导弹的红色光点正沿着预定的弹道轨迹高速逼近。紧张得令人窒息的气氛弥漫在各个控制中心。
______
地点: 中国东部沿海,残余的防空阵地
尽管在首轮打击中受损严重,但中国的地空导弹部队和防空高炮部队同样没有停止战斗。他们的任务不仅是拦截漏网的巡航导弹和敌机,更要为火箭军的反击尽一份力——尽可能干扰和拦截试图飞向中国内陆发射阵地的敌方防区外攻击武器和侦察平台。
红旗-9b、红旗-22、红旗-16b等远程、中程防空系统顽强地开着机,雷达操作员在强烈的电子干扰下,依靠经验和备份系统,努力锁定那些试图对中国导弹发射车进行“报复性打击”或进行战场评估的低空、低速目标(如JASSm导弹或“全球鹰”无人机)。近防速射炮(如陆基730\/1130)和红旗-10近程防空导弹则构成了最后一道低空屏障,疯狂地向任何试图靠近的敌方弹药倾泻着弹雨。夜空中,防空火力网形成的弹幕与不断爆开的导弹破片烟云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残酷而壮烈的战争画卷。
______
地点: 太平洋上空,弹道导弹中段
中国的弹道导弹群正在经历最危险的阶段。美日韩的陆基、海基反导系统开始发力。
从“宙斯盾”舰上发射的标准-3 block IIA 拦截弹冲出大气层,试图进行中段动能撞击。地面发射的“萨德”拦截弹也在大气层边缘拉起,进行高层拦截。
太空中,上演着一场速度高达十几马赫的“子弹对子弹”的死亡碰撞。
不断有代表中国导弹的光点在屏幕上消失——意味着被成功拦截。但东风-21d和东风-16并非易与之辈。它们采用了诱饵、干扰装置、以及末端机动变轨技术(尤其是东风-21d),极大地增加了拦截难度。
“报告,03批次的4个目标,2个被标准-3拦截!”
“07批次目标释放诱饵!萨德丢失目标!”
“检测到目标进行末端机动!爱国者系统无法稳定跟踪!”
______
地点: 嘉手纳空军基地,跑道
凄厉的警报声中,地勤人员疯狂地试图将剩余的F-15、F-16战机拖入加固机堡,但时间已经来不及了。
第一枚完成末端俯冲的东风-16弹道导弹,以极高的精度和近乎垂直的角度,携带着巨大的动能和数百公斤的高爆战斗部,狠狠地砸在了跑道中央!
轰隆——!!!!
地动山摇般的巨响!一个巨大的弹坑瞬间出现,混凝土碎块和扭曲的钢筋被抛向数百米的高空。剧烈的冲击波将附近两架来不及转移的F-15战机像玩具一样掀翻、撕碎,引发猛烈的二次爆炸和熊熊大火。
这仅仅是开始。
紧接着,第二枚、第三枚导弹接踵而至!一枚精确命中了塔台和指挥中心所在的建筑群,另一枚则砸向了露天停放区的弹药堆积点,引发了灾难性的连锁爆炸,整个基地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巨手狠狠蹂躏,陷入一片火海和浓烟之中。
类似的场景同时在乌山基地、群山基地、普天间机场等地上演。东风-16以其高精度和强大的毁伤效果,重点“照顾”着跑道、机库、指挥设施和后勤节点。
而更令人恐惧的是东风-21d的到来。虽然其主要设计目标是大型水面舰艇,但其对固定目标的打击精度同样惊人。一枚东风-21d直接命中了嘉手纳基地的燃料储存中心,引发了冲天烈焰和巨大的蘑菇云,几乎照亮了半个冲绳的黎明。
火箭军的首轮火力反制,如同一次精准的外科手术打击,又像一柄沉重的铁锤,狠狠地砸在了联军前沿部署的“牙齿”和“眼睛”上。虽然反导系统取得了一些战果,但足够数量的常规弹道导弹成功突防,给予了敌人前沿基地以沉重打击,有效迟滞了其后续空中力量的出动节奏和强度,为解放军其他军种的调整和反击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周锐大校在指挥所里收到了初步战果评估,他面无表情地看着屏幕上代表敌基地受损的标记,只是冷冷地吐出两个字:
“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