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誉对战不同于大规模演习,是小范围高强度的对抗,通常为一对一,最多不超过三人对战。
因为黎明号战斗小队的标准配置是一名主力驾驶员兼战术规划、一名远程辅助驾驶员、一名近战协作驾驶员,外加一名随队维修师。
当队员对职位安排有异议时,往往通过荣誉对战解决。
尤其是主力驾驶员位置,竞争最为激烈。
发起荣誉对战的一方提交申请后,如果另一方拒绝,则等同于放弃争议目标,因此很少有不应战的情况。
对战会在高度模拟空间中进行,系统会生成极端气候情况,或模拟外部敌袭,极大考验实战能力。
在荣誉对战中严格禁止使用远程杀伤武器系统,仅允许使用近战格斗武器或利用环境进行战术打击,考验机甲的机动性灵活性以及驾驶员的临场随机应变能力。
攻击目标通常是对方机甲的动力核心或者关节轴等薄弱处。
一旦一方驾驶员触发弹射逃生舱或系统判定其丧失战斗力,另一方必须立即停止攻击。
顾灼曾考虑过与曲迦音进行荣誉对战,但在见识过她的指挥能力后,心悦诚服地放弃了争夺三人小组领导权的想法。
正因为荣誉对战能高效解决内部的一些争端,通常来说军方高层对荣誉对战的干涉较小。
顾灼和周承光都表示会全力关注这场荣誉对战,为曲迦音加油助威。
其他黎明号成员也激动不已,纷纷上前拍了拍她的肩膀进行鼓励。
离开星际餐厅后,顾灼仍然有些激动:“刚才太解气了,可惜我已经退役了,要不然也参加荣誉对战,亲自送曙光号回家去!迦音,你一定要赢!”
周承光也不住点头:“没错!必须赢!我们都为你摇旗呐喊!”
路过的黎明号驾驶员们也竖起拇指,传递着自己的期待。
宋昭明的酒意已散去大半,思维清晰起来:“真没想到这么快就促成了黎明号与曙光号的荣誉对战。如果这次我们表现出色,上层或许会重新评估黎明号的价值。”
曲迦音沉吟道:“通过荣誉对战,应该可以一定程度改变上层的固有印象。但从这次将我们调往矿区的指令来看,高层淘汰黎明号的决心……很坚决。”
听她这么一说,众人都沉默下来。
“不过没关系,” 曲迦音话锋一转,“这只是第一步。对战之后,我们还需要持续发声,让高层看到黎明号的不可替代性。”
她转身对宋昭明说:“昭明,我们需要对曙光号的公开参数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尤其是在模拟环境中的表现。找出我们能规避的地方,以及可以精准打击的弱点。另外,荣誉对战之前,我考虑给黎明号加装临时推进模块,提升短时爆发机动性。”
讲到机甲的性能和改装,宋昭明立刻来了精神,他调出随身光脑进行全息投影,滔滔不绝地讲解起来。
曲迦音专注地听着,不时点头,身后的顾灼和周承光相视一笑。
黎明号机甲战队有专业的日常维护团队,负责机甲的清洁、基础润滑和环境适应性维护等。
而像宋昭明这样的随队专属维修师,则专注于所负责机甲的深度维护,参数调校及战斗中的紧急抢修。
前往炽焰星系矿区前,维护团队已为所有黎明号涂上了抗辐射、耐极端温差的特种涂层,并对关节部位进行了强化润滑。
宋昭明等随队维修师则对各自负责的机甲进行最后的参数优化和环境适应模块加载。
此次黎明号小队前往的炽焰星系矿区,离一颗炙热的恒星很近。
当恒星掠过星系时,地表温度会飙升至100摄氏度,黑色砂砾变得灼热无比,灰色的岩石因地表和地心的热能经常崩裂。
而当恒星远离后,温度又会骤降至零下100摄氏度,环境变得极为寒冷,大地冰封,死寂一片。
这里的环境极其恶劣,不仅需要抵抗极端冷热的交替冲击,还要应对矿区本身频繁的岩层断裂,甚至因地壳变动引发的岩浆喷涌,另外此地还带有强辐射。
更危险的是那些隐藏在冰壳或焦土之下的腐蚀性液态湖,一旦重型机甲不慎踏入,便会被腐蚀。
不过,矿区蕴藏着丰富的能量晶体矿脉,对联盟战略储备意义重大,尽管这些原矿带回后还需复杂的提炼和应用研究。
黎明号此次的任务,是利用其出色的地形和环境适应性,深入矿区危险区域采集核心矿样和关键地质数据。
工程机甲在复杂地形中受限,而黎明号作为战斗机甲则能灵活探入矿区深处。
黎明号的驾驶员们在战舰内待命,直到接近降落点才登入机甲。
部分已退役驾驶员的机甲将执行最终任务——深入核心区,完成数据采集后,驾驶员弹射离舱返回舰队,机甲则继续深入,进行定点自爆。
像曲迦音这样尚未退役的驾驶员,其机甲不会参与自爆,将在相对安全的区域进行样本采集。
宋昭明和其他随队维修师也一同前往矿区,他们配备了体型较小的维修机甲,可在突发状况下进行紧急现场维护。
运送黎明号战队的舰队内弥漫着压抑的沉默。
所有人都明白,此行注定是许多黎明号的最后航程。
抵达炽焰矿区,驾驶员们登入各自的黎明号,在不同坐标点降落。
他们首先在矿区外围协同作业,采集样本,检测环境数据。
随着时间推移,大家的心情也越发沉重起来。
不久之后,那些标记为报废的黎明号,在众人注视下走向矿区深处,走向那片致命领域。
弹射逃生舱的信号灯闪烁,被维修机甲精准捕获,舱内的驾驶员们被稳稳接住,回到了安全的空间里。
而他们的黎明号,曾经并肩作战的伙伴,那钢铁巨兽灰色的身影,逐渐消失在蒸腾的热浪之中。
此时外围的黎明号回撤,保持安全距离。
深入矿区的机甲开始断断续续回传各种数据,有一些是前所未有的实地探测信息。
突然,所有数据流戛然而止。
现场一片死寂。
紧接着,沉闷而巨大的爆炸轰鸣声从矿区深处接连传来。
所有黎明号的驾驶员,无论是在舰队安全舱内,还是仍坚守在机甲驾驶舱中,都不约而同地抬臂敬礼,这是他们对黎明号最后的致敬。
他们沉默地注视着,零星的装甲碎片被爆炸的气浪抛射出来,划过天空。
舰队开始发出返航信号,大部分幸存的黎明号开始启动推进器,返回母舰。
但曲迦音驾驶的机甲没有离开,而是往前推进了一步。
周承光和宋昭明焦急的声音同时从通讯端口传来:“组长\/迦音,为什么还要深入?任务已经完成了!”
曲迦音的声音透过嘈杂的信号传来:“我想把能看到的碎片归拢一下,堆到一起,算是为黎明号做的最后的事。”
她的行动像一道无声的命令,尚未进入舰舱的其他黎明号驾驶员,也纷纷操控机甲折返。
在恶劣的环境下,他们执拗地用机械臂捡拾搬运散落的机甲碎片,将它们堆叠在一起。
这其实从现实来讲毫无意义,炽焰星系残酷的环境很快就会吞噬这些机甲残骸,无论是极热将其融化,还是极寒将其彻底冰封。
但是对于黎明号的驾驶员而言,这意义重大。
在他们心中,这些机甲从来就不是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冰冷铁块。
同样的,他们这些经过多年严苛训练,无数次出生入死的驾驶员,也绝不是可以随意抛弃的“老家伙”。
这是黎明号驾驶员们无声的抗议。
回应他们的,是矿区骤然加剧的磁暴干扰,以及裹挟着致命辐射尘而来的,呼啸的狂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