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坛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李世民忽然觉得,自己之前对文安的那点“欣赏”和“利用”心思,似乎有些浅薄了。此子之能,已非简单的“匠才”或“祥瑞”可以概括。

他像一口深不见底的井,你永远不知道下一次打捞上来的是什么。对待这样的人,或许……不能再仅仅视其为可用的“器物”或“棋子”了。

一种微妙的、连李世民自己都尚未完全明晰的重视和……一丝隐隐的忌惮,在他心底悄然滋生。

“……文安那小子,胆小,怕升官太快惹人眼红,还央求老程别说是他弄出来的。”程咬金最后补充道,脸上露出一丝“你懂我懂”的笑容,“不过,这等利国利民的大功,老臣岂敢隐瞒陛下?况且,这后续的章程,还得陛下您来拿主意呢!”

听到程咬金说将这制盐生意的五成干股献给自己时,李世民嘴角忍不住微微上扬了一下,心中颇感熨帖。还是这些跟着自己出生入死的老兄弟贴心,有什么好处都第一时间想着自己这个皇帝。

他这皇帝,当得也确实不宽裕。前朝留下的就是个烂摊子,登基以来又是赈灾又是备边,内帑好不容易靠着石炭生意和各地进贡有点起色,年前一场大旱又花出去七七八八。

皇后贤德,日常用度能省则省,一件像样的裘衣穿了几年都舍不得换。虽说皇帝不该整日想着钱财,可没钱,真是寸步难行。

如今这制盐法,简直就是雪中送炭!不,是送来了一座挖不完的金山!而且这盐利,比起石炭,更是关乎国本,影响深远!

一瞬间,李世民的思绪已经飘得更远。五姓七望为何能如此嚣张?除了盘根错节的姻亲关系和门生故吏,不就是因为他们掌握着大量的土地、人口以及像盐、铁这样的暴利行业吗?

如今,文安这制盐法,就像一柄锋利无比的匕首,直接捅向了他们最肥硕的钱袋子之一!若能借此机会,不仅充盈内帑,更能打破世家对食盐的垄断,削弱其经济根基,甚至……反过来利用这质优价廉的新盐,去冲击他们的市场,攫取他们赖以生存的财富和影响力!

想到这里,李世民只觉得一股热血直冲头顶,多日来因旱灾和世家掣肘而积郁的闷气,仿佛找到了一个宣泄口。他猛地站起身,在御案前来回踱了两步,眼中精光闪烁。

“好!好一个程知节!好一个文安!”李世民抚掌大笑,“此乃天赐我大唐之福!来人!”

他立刻对殿外候命的内侍吩咐:“即刻传召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李靖……嗯,还有唐俭,速来两仪殿议事!”

不到半个时辰,被紧急传召的几位肱骨大臣便匆匆赶到了两仪殿。看到程咬金之后,几人相互看了一眼,脸上都带着几分疑惑和凝重。这个时辰突然召见,还有程咬金在侧,莫非是边境有变?还是哪里的灾情又起了反复?

房玄龄作为首辅,率先开口问道:“陛下,如此紧急召见臣等,不知有何要事?”

李世民此刻心情极佳,脸上带着一种高深莫测的笑容,他摆了摆手,示意程咬金:“知节,把东西给诸位爱卿看看。”

程咬金依言,将那罐盐放到了众人中间的案几上。

房玄龄、杜如晦等人疑惑地围拢过来。当他们看清罐中之物,又各自蘸取少许品尝之后,脸上也都露出了惊异之色。

“此盐……品相绝佳,味道纯正,实乃臣生平仅见!”房玄龄捻须赞叹。

“确是上好的精盐,不知陛下从何处所得?”

杜如晦也点头附和,但眼中疑惑更甚。一罐好盐,虽稀罕,也不至于让陛下如此兴师动众吧?

李世民见吊足了众人胃口,这才让程咬金将事情的原委,包括文安献法、试验成功以及那惊人的产出和低廉的成本,再次详细说了一遍,不过具体操作的流程程咬金没有说出来,否则他可就真是棒槌了。

这一次,殿内陷入了一片死寂。

几位重臣都是人精中的人精,瞬间就明白了这“简单”制盐法背后所蕴含的恐怖能量!他们的表情从最初的惊讶,迅速转变为震惊,继而变得无比严肃和……炽热!

长孙无忌目光闪动,看向程咬金的眼神里带着毫不掩饰的羡慕。这程老匹夫,真是走了狗屎运!竟然让他搭上了文安这条线!这制盐的买卖一旦做起来,利润怕是比那石炭生意还要惊人,甚至他家经营的铁器生意也要逊色几分!

李靖虽一向沉稳,此刻握着盐罐的手也不由得微微用力。他想的更多是军中。若将士们都能吃上这等好盐,体力、士气必将提升,于边防大有裨益!

“众卿都明白了?”

李世民的声音打破了沉默,他目光扫过众人,“此乃天赐良机!朕召诸位前来,便是要商议,如何借此‘贞观盐’(他随口就给新盐定了名),好好敲打一下那些尾大不掉的世家!”

皇帝定了调子,接下来的商议便直奔主题。在场的都是李世民的核心班底,虽然其中如房玄龄、长孙无忌等也与世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此刻,帝国的利益和皇权的稳固才是第一位,才是对他们这些新的勋贵更有利的。更何况,那些顶级门阀平日里何尝把他们这些“新贵”放在眼里?

于是,一场围绕新盐法、旨在打击五姓七望的谋划,在这两仪殿内迅速展开。

房玄龄老成谋国,率先提出:“陛下,此盐一出,市面上那些劣质粗盐和旧法精盐,必将无人问津。臣以为,当立即由朝廷……或者由宿国公出面,联合几位可信的勋贵,在长安、洛阳等要地,开设‘贞观盐号’,以低于市面的价格,大量抛售此盐!先声夺人,迅速抢占市场,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杜如晦补充道:“不仅如此,还需派得力人手,暗中收购那些世家控制的盐井、盐场产出的旧盐。他们存量必然巨大,我们低价倾销新盐,他们的旧盐就烂在手里!资金周转必然困难!届时,或可压价收购其盐井,或可逼其向朝廷低头!”

墨坛书屋推荐阅读:
墨坛书屋搜藏榜:
墨坛书屋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