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人静,乡衙后堂的书房内,只余一盏孤灯,映照着杨帆沉思的身影。白日里与贾诩、张玄等人商议政务时的从容,此刻已尽数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沉的凝重。窗外,狼牙乡的灯火零星闪烁,隐约还能听到远处军营传来的巡夜梆子声,一切都显得井然有序,充满生机。
然而,光羽白日里那番关于刺杀的汇报,如同投入心湖的巨石,激起的波澜远未平息。指尖拂过桌案上冰冷的镇纸,杨帆的思绪飘远,开始真正冷静地审视狼牙乡这艘正在急速航行的船只,以及自己所处的船长之位。
力量的渴望
“开元境一重……”杨帆下意识地运转体内玄气,那股远比凡胎境时精纯雄厚的力量在经脉中流淌,带来踏实感的同时,也映衬出自身的渺小。
赵天雄是真元境,便能统御千军,威压一方。黑虎军主力之中,乃至那未曾谋面的赤焰门内,又该有多少修为远超自己的存在?此次刺杀,若非光羽警觉,凭借自己这初入开元境的修为,在那些精通隐匿、暗杀、用毒的死士面前,又能有几分自保之力?
个人武力,在这个伟力可归于自身的玄幻世界,绝非可有可无的点缀,而是权力的重要基石,是生存的根本保障之一。它可以不是唯一的依仗,但绝不能成为明显的短板。
“政务、军务、谋略……这些固然重要,但自身的修为,绝不能落下。”杨帆在心中默念。他意识到,自己必须投入更多的时间在修炼上。《蛮牛锻体诀》早已修炼到顶,需要寻找更高阶的功法,需要更多的资源(玄石、丹药)来辅助修行。这不仅是为了自保,更是为了将来能够真正驾驭更强大的力量,震慑更强大的敌人。
繁荣下的隐忧
他的目光扫过桌上摊开的几份文书。一份是张玄呈报的《新入户统计》,数字依旧在快速增长;一份是萧何整理的《仓曹月度收支简报》,虽然缴获颇丰,但维持近万人口和近千军队的日常开销,依旧让库存数字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下降;还有一份是周丕提交的《新兵训练评估》,里面提到了新老兵磨合问题,以及基层军官短缺的困境。
人口暴增带来管理难度几何级上升,新颁布的律法能否真正深入人心并有效执行?物资消耗巨大,仅靠屯田和有限的贸易,能否支撑长期发展?军队规模扩张,但战斗力是否同步提升?忠诚度又如何保证?那些新投奔的文武,才能固然出众,但其忠心,是否经得起考验和时间的打磨?
贾诩曾隐晦地提醒:“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狼牙乡的快速发展,看似风光无限,实则已站在了风口浪尖。黑虎军的刺杀只是开始,周边那些原本漠不关心的势力,如今恐怕也已将警惕甚至敌意的目光投了过来。内部的隐患与外部的敌意交织,如同潜藏在暗处的漩涡,稍有不慎,这艘刚刚启航的大船便可能倾覆。
欲速则不达
回想起穿越之初,挣扎求存,每一步都如履薄冰。如今局面打开,文武班底初具规模,治下民众归心,反而更容易滋生急躁冒进的情绪。无论是麾下将领渴望建功立业的眼神,还是文臣规划蓝图的雄心,都在无形中推动着他不断向前。
但这次刺杀,像一盆冷水,将他浇醒。
“根基不稳,大厦将倾。”杨帆喃喃自语。狼牙乡的根基是什么?是那近万并非铁板一块的民众?是那数百套缴获的甲胄?还是这一套刚刚建立、尚未经过考验的制度体系?
不,这些都很重要,但最核心的根基,是“稳定”,是“秩序”,是“认同感”。是需要时间来让新颁布的律法成为习惯,让分配的土地真正成为“家产”,让新入伍的士兵真正认同“狼牙兵”的身份,让新投效的人才真正融入这个集体。
盲目扩张,四处树敌,只会消化不良,最终被活活撑死。历史上的无数教训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窗外沉静的夜色,心中已然有了决断。
暂缓脚步,苦练内功
扩张的脚步,必须暂时放缓。至少在未来半年到一年内,狼牙乡的战略重心,必须从对外开拓,转向内部整合与消化。
军事上,暂停大规模的对外军事行动(除非被迫自卫)。周丕和霍去病的任务,是全力整训现有军队,完善指挥体系,提升单兵和协同作战能力,尤其是要将新兵彻底锤炼成合格的战士。龙且的勇武要用在刀刃上,但不能只依赖个人勇武。
政治上,张玄和萧何需要时间将新制度彻底推行下去,完善细节,培养合格的基层吏员,建立起一套高效且廉洁的行政体系。冯源需要理顺物资调配,建立更稳固的后勤保障。
思想上,要加强对“狼牙乡”认同感的塑造。通过蒙学、宣讲、乃至军中的政治教导(由贾诩负责构思),让所有人都明白,他们是一个整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而对于自己,修炼必须提上更重要日程。同时,要更深入地了解麾下每一个人,不仅是他们的才能,更是他们的心思、他们的诉求。御下之道,恩威并施,知人善任,这比修炼或许更加复杂。
想通了这一切,杨帆心中的浮躁渐渐平息,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加沉稳、更加坚定的力量。
他知道,这条争霸之路注定漫长而艰险。一时的迅猛突进或许能取得耀眼的战绩,但唯有步步为营,夯实根基,才能行稳致远。
狼牙乡需要的不是一颗转瞬即逝的流星,而是一轮能够持续散发光和热,最终照耀大地的旭日。
他回到书案前,铺开纸张,开始构思一份关于狼牙乡下一阶段“巩固、消化、提升”的总体纲要。灯光将他的身影拉长,投射在墙壁上,那身影似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沉稳,也更具分量。
领袖的远见与克制,有时比勇猛精进更为可贵。经历风雨,反思自身,杨帆正在完成从一个优秀领导者,向一个成熟统治者的关键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