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坛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自崇祯十七年三月始,大明皇帝朱由检以惊人的魄力与庞大的资源,持续倾注于辽东战线。

营口、盖州、耀州三座互为犄角的雄城拔地而起,依托水师优势,构筑了一道坚实的桥头堡,并以此为基,逐步向内陆辐射,收复了辽南大片膏腴之地。明军一改往日被动守势,在辽西、辽南两个方向上均取得了显着的战场主动权。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满清在军事与政治上的双重困局。

军事上,外藩屏障尽失。皇太极生前苦心经营、赖以牵制明军侧翼的漠北蒙古诸部,被大同总兵满桂率领精锐骑兵长驱直入,一番“扫穴犁庭”,部落积蓄被劫掠一空,联盟关系名存实亡。

而作为满清最坚定盟友的漠南科尔沁部,更是遭到宣府总兵曹文诏部的毁灭性打击,部众溃散,牛羊马匹被掳掠无数,数十名核心贵族沦为阶下囚,连皇太极的亲舅舅、科尔沁部的台吉满珠习礼也兵败身死,其头颅至今仍高悬于宣府城头,警示着所有敢于亲近建奴的蒙古部落。

政治上,根基为之动摇。皇太极临终前力排众议,传位于年仅8岁的福海、这一决定彻底打破了八旗内部原有的权力平衡。

虽然后续多尔衮凭借其手腕与两白旗的实力,暂时压制住了最具威胁的竞争者——皇长子豪格,并为自己争取到了“摄政王”的头衔,但他心里清楚,这不过是危机下的暂时妥协。

两黄旗大臣心怀怨望,豪格及其支持者蛰伏待机,济尔哈朗等中间派系态度暧昧,他的摄政之位,远未稳固。

如今,这条由盛京秘密渠道不惜代价传来的消息——大明皇帝朱由检,竟亲临前沿要塞营口城——危险与机遇,在这一刻交织成了最致命的诱惑。

多尔衮在摄政王府邸中反复踱步。他深知,朱由检此举无异于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将自身置于险地。这对他多尔衮,对整个岌岌可危的大清而言,是一个千载难逢,甚至可能是唯一逆转国运的机会!

若能集结精锐,以雷霆万钧之势,不惜一切代价攻破营口,哪怕只是惊扰圣驾,甚至若能……若能一举击杀或俘获大明皇帝……那么,明军在辽东看似如日中天的攻势将瞬间瓦解,内部必然陷入混乱。

明朝那个年轻的太子,能否镇住局面尚未可知。届时,大清所面临的所有军事压力、内部纷争,都将获得宝贵的喘息之机。他多尔衮的威望也将如日中天,再也无人能挑战其权威。

时间,他现在最需要的就是时间,来消化内部,来重整旗鼓。而大明皇帝的人头,就是为他争取时间的最好祭品。

“朱由检……这是你自寻死路!”

多尔衮猛地停下脚步,眼中闪过一丝决绝。他不能再犹豫,必须抓住这稍纵即逝的战机,哪怕需要押上他手中大部分的精锐,哪怕需要冒着被豪格背后捅刀的风险。

一场围绕着大明皇帝性命、关乎两国国运的致命风暴,开始在辽南的天空之上,急速酝酿。

宋应星、方以智、王徵三人,带着一身工地的风尘与硝烟味,急匆匆地从百里之外赶回了营口城,觐见突然驾临的皇帝。

他们三位,本是奉旨跟随西班牙工程师弗朗西斯科,专职负责督建大凌河城及那座至关重要的棱堡。

然而,工程完工,见识到新式筑城技术与庞大组织力结合的效能后,他们便联名上书,极力主张将营口、耀州、盖州这三座辽南支点一并纳入整体规划,以同样的高标准、高效率建成。朱由检当时大笔一挥,准了。

如今,这三座雄城的城墙已然巍然屹立,防御体系初具规模,按理说,他们功成身退,该回京复命了。

可这三位“技术狂人”却丝毫没有要走的意思。他们又拿出了新的规划图——修建引水渠,规划灌溉网络,为这片新收复的辽南沃土丈量田亩,划分阡陌。他们似乎已将这片土地视作了实践其格物致知理想的巨大试验场。

“陛下……”

三人进入行营,见到正啃着羊腿的朱由检,脸上都露出了些许尴尬。

尤其是看到袁崇焕、阎应元等顶头上司也在一旁,这尴尬更添了几分。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可如今,不仅是“君”来了,连“将”的长官们也都在场,他们这几个“技术流”的擅自规划和滞留,就显得有些突兀了。

朱由检看着这几位他视若珍宝、大明独一份的“国宝级科学家”,一个个灰头土脸却眼神发亮,心里是又好气又好笑,又带着难以言喻的珍惜。

他放下羊腿,用布巾擦了擦手,带着几分无奈,几分调侃地开口:“唉………你们几个啊……”

他目光在宋应星那朴实执拗的脸上、方以智那透着睿智光芒的眼中、王徵那精益求精的神态上一一扫过,“朕当初派你们来是修堡垒的,堡垒修完了,朕指望你们回京帮朕打理将作监、格物院。你们倒好,这辽南的水土是把你们粘住了不成?跟朕说说,啥时候才肯收拾包袱回京啊?”

他的语气里没有真正的责备,反而更像是对着几位沉迷于兴趣爱好而忘了回家的老友,带着一种无可奈何的纵容。他也知道,让这些顶尖人才困在京城衙门里,或许真不如让他们在这片需要重建的土地上施展才华。

但他也确实需要他们回去,将实践中的经验转化为更普适的规范与知识。

宋应星与方以智、王徵交换了一个眼神,最终还是由最年长的宋应星上前一步,恭敬却坚定地回道:“陛下,非是臣等恋栈。实在是……辽南之地,百废待兴,水利乃农耕之本,田亩划分关乎赋税根基。

此间事若不定下章程,他日恐生弊端,有负陛下重托与百姓期盼。臣等……恳请陛下,容臣等将水渠勘定、田亩划分之事理出个头绪,再……再回京复命不迟。”

他们的态度很明确:活儿还没干完,我们不走。

朱由检无奈了,转头看向袁崇焕,“元素啊.........你怎么说.........还有,那戚元功呢?怎么也赖在这了?”

袁崇焕见皇帝点名,上前一步,沉稳地接过话头:“陛下,宋、方、王三位先生,实乃国之瑰宝。

非止筑城,前日阿济格率军来犯,其‘乌真超哈’炮队气焰嚣张,正是三位先生与弗朗西斯科顾问亲临城头,指挥炮手测距定轨,校风算尺,使我炮火远捷于虏炮,精度亦远胜之,方能在炮战中一击制敌,挫败阿济格锐气。此等才干,若局限于京中衙署,实是埋没。”

他先摆明了这几位留下的巨大军事价值,然后才回答关于戚元功的问题:“至于戚元功将军驻守大凌河堡,亦是当前局势下的最优之选。

大凌河堡地处最前沿,形如楔入敌境之尖刀,位置孤悬却至关重要,非智勇双全、意志坚定之大将不能守。戚将军深谙戚少保兵法,其麾下‘武毅营’不仅火器精熟,鸳鸯阵变化莫测,更是纪律严明,士气如虹。

由他镇守此堡,阿济格、阿巴泰之流便如鲠在喉,不敢全力进犯大凌河主城。此乃辽西防线得以稳固之关键一环。”

袁崇焕言语之间,不仅解释了戚元功留下的必要性,更将宋应星等人的“滞留”和戚元功的“驻防”都提升到了关乎辽东整体战略的高度。

朱由检听着袁崇焕为戚元功和武毅营的陈情,嘴里又嚼了几口羊肉,最终化作两声意味复杂的叹息,摆了摆手:“唉……那武毅营……唉……罢了罢了……”

他这“罢了”里,包含着多重意味。有对戚家军血脉扎根前线的欣慰,有对精锐部队无法随意调动的些许遗憾,但更多的,是一种基于现实的妥协和对袁崇焕判断的信任。

他知道,袁崇焕的排兵布阵必然是基于辽东整体防御最优化考虑。

关于军队的话题暂且搁置,朱由检话锋一转,问出了他始终萦绕于心的问题,语气也变得认真起来:“元素,这些军务暂且按下。你跟朕说说实在的,自咱们在辽南站稳脚跟以来,从东虏那边逃回来,投奔王师的百姓,前前后后,拢共大概有多少人了?你这里可有确数?”

这才是他真正挂心的事。城池再坚固,军队再精锐,若没有百姓安居乐业,辽东终究是一片无根的浮萍。人口的恢复,才是这片土地能否真正“活”过来的根本。

袁崇焕对此显然了然于胸,不假思索便拱手回道:“回陛下,自去岁至今,辽民来归者络绎于道。经各关口、营寨登记造册,累计已逾八万七千余口。

仅是上月,便有大小三十七股,约四千人冒死来投。如今在营口、耀州、盖州三城内外安置的,已近六万人,其余分散于沿海各屯堡、军屯。阎知府与杨知府正在全力办理此事,编户分田,发放农具粮种,然……人数仍在不断增加。”

说到最后,袁崇焕的声音也带上了一丝压力。八万多人,就是八万多张需要吃饭的嘴,尤其是在这片尚未完全恢复生产的土地上,安置的压力可想而知。

朱由检听着袁崇焕报出的流民数字,先是振奋,随即像是被勾起了什么极其沉重的心事,刚刚亮起的眼神又黯淡了下去。

他沉默了好一会儿,终于长长地、几乎是从肺腑深处叹出一口气来:“……………元素啊……”

他抬起眼,望着眼前这位自己寄予厚望的督师,脸上不再是帝王的威仪,反而带着一种近乎市井小民算总账时的愁苦与肉痛,声音都低沉了几分:“你知道朕这次……为了你这辽东,前前后后,到底花了多少钱粮下去吗?唉…………”

这一声叹息,可谓百转千回,道尽了无数难言之隐。

他登基以来,好不容易才让内帑和太仓填满。可自打崇祯十七年决定在辽东动真格以来,这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财富,就如同开了闸的洪水,不,更像是决了口的黄河大堤,那真是一泻千里,完全刹不住车地往外涌!

筑三座巨城,那是多少钱?招募流民以工代赈,那是多少粮?

打造“甲申铳”系列、采购西洋火炮、维持数万精锐野战部队和庞大水师的日常开销,还有那无底洞一般的火药、炮弹、铠甲、马匹……更别提眼下这源源不断涌来的八万多张需要吃饭的嘴!

具体的数字,朱由检现在已经不敢去细看了。

每次看到户部尚书呈上来的奏报,他都觉得心口发紧,眼前发黑。那已经不是“花钱如流水”能形容的了,那简直是把一座座银山、一座座米山直接往辽东这个巨大的“销金窟”里倒!

“朕现在……连看账本的勇气都快没了,”

朱由检苦笑着,对着自己最信任的几位臣子吐露着真心话,“看了糟心,不看……又怕底下的人糊弄朕。元素,你说说,朕这个家,当得容易吗?”

他这话里,有作为帝王的无奈,有作为“投资人”看到巨额投入尚未见到明确回报的焦虑,更有一种当家人深知家底即将见底的深切忧虑。支撑辽东战事的巨大消耗,就像一头贪婪的巨兽,正在疯狂吞噬着大明本就不算丰厚的元气。

墨坛书屋推荐阅读:龙血战神临高启明帝临鸿蒙大魏宫廷跃马大明爆强宠妃:野火娘子不准逃龙腾美洲学霸养成小甜妻重生之宋武大帝邪龙狂兵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三国:赵云是我弟万域灵神穿越之极限奇兵护国公朱由校:朕再也不做木匠皇帝重生1840:从废柴到霸主你是明珠,莫蒙尘特工之回到清朝这驸马当不得,影响造反!唐贼凶悍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美漫丧钟大宋将门三国曹髦灭晋兴魏兵锋王座寒门状元特种兵之血色獠牙穿越之从逃婚开始华夏万界为尊天下第一小乞丐大明安国公黑铁之堡重生我无敌虎狼之师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穿成了豪格,提前共和金兵入侵,我成了大宋救世主崇祯十七年:这个大明还有救狂妃错爱:冷魅王爷下堂妃我真不是暴君步步生莲公子饶命寒门败家子食物链顶端的佣兵穿成废柴皇子的我藏不住了南宋异闻录大乾逍遥纨绔最强医仙混都市皇后怀我孩子了,气炸李世民!
墨坛书屋搜藏榜:大明1805趣味三国传奇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大秦:苟成陆地神仙,被金榜曝光了!家养腹黑龙夫:愿求一纸休书我是正统我怕谁镇西王:天下霸业英雄恨之西楚霸王暗战绝世风华:妖娆驭兽师我被王莽拉着穿越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三国第一霸主重生大明1635以和为贵打不死我,皇叔干脆让我监国!唐枭终极妖孽狂兵夫人,请慢走(GL)帝国由中世纪开始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大明之纵横天下抗日之无敌战兵明末:来自未来的金手指红楼之石头新记曹操,梦回赤壁,龙吟千年穿越大唐重整山河重装军火商大明伪君子重生三国:吕布称霸!长缨赋重生房遗爱,却被李世民当成了宝不当堂主好不好影响世界的百位帝王爆笑穿越:草包傻王妃亮剑之我成了赵刚我真不想当皇帝啊最吕布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逍遥的王爷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钢轨上的家族九龙夺嫡:疯批皇子冷宫皇后崛起计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最强军魂秦皇扶苏:赳赳大秦,称霸全球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皇家儿媳妇悍卒之异域孤狼
墨坛书屋最新小说:穿越明末争霸大海在大唐苟活三国之从成曹穆开始五姐扶我青云志,我送她们诰命身明末改革软饭硬吃?女帝夫君是苟王红楼:聚宝盆助我纳群芳穿越穆顺,三国第一肉盾大明执政官民国茶圣:从零开始建商业帝国成长之红颜助我我,刘协,三造大汉董卓刚死,朕就收了西凉军大明:系统太毒舌,陛下受不了大秦:从县长到千古一帝玄黄十二域双界穿梭:此门入大虞杀手崇祯蓝鸮之恋春秋风云,我乃华夏第一谋士重生三国,请叫我蔡文帝大唐风流小厨师隋唐:家兄程咬金这就是你的宿命大明:我朱老三,解锁吕布模版!最后的一位将军我,天罗煞星,镇守人间五十年铁血使节:一人灭一国别家皇帝追求长生,朕只求速死全球统一系统黑风寨主成帝路这个师爷很科学玉简在手,昭姐横穿三千界开局大秦小兵,我为始皇炼不死军白虎御唐:龙阙血鉴大唐长安秘物栈三国:我,刘封,改姓定天下!汉末雄主:开局召唤华夏兵团大魏风云之千秋帝业我长生不死愁啊大明第一战神大明卫大明:哈密卫百户,富可敌国青金志人间清醒:资治通鉴智慧长生:老夫一惯儒雅随和天幕:始皇之子的造反人生崇祯元年,开局逆转亡国局杨凌传之逆袭家主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