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如溪,静默流淌,转眼间,乔琳家的双胞胎儿子已过了三岁生辰,成了研究所家属院里小有名气的“聪明豆”。这两个小家伙,大名一个叫周景明,一个叫周景深,完美继承了父母相貌上的优点,眉目精致,皮肤白皙,更难得的是那份远超同龄孩子的机灵劲儿。
他们的基础确实打得极好。乔琳孕期那由青莲本源极致优化过的身体,如同最肥沃的土壤,为他们提供了最优质的先天滋养。出生后,母乳喂养期间,乔琳自身那被持续优化的健康状态,也间接保证了乳汁的质量。这使得两个小家伙自小便体格强健,精力旺盛得像两只上紧了发条的小豹子。
更令人称奇的是他们的聪慧。并非死记硬背的早慧,而是一种触类旁通的灵气。哥哥景明活泼好动,对机械结构有着超乎寻常的兴趣,一个复杂的玩具车,他拆装几次便能摸清门道,甚至能举一反三,用积木搭出类似的传动结构。弟弟景深相对安静,却对图形和数字异常敏感,能轻易记住复杂的拼图图案,对周正偶尔在草稿纸上写下的数学符号也充满好奇,盯着看时,那双酷似乔琳的清澈眸子里,仿佛有星光闪烁。
乔琳和周正并未刻意揠苗助长,只是尽可能为他们提供丰富的环境和耐心的引导。看着孩子们旺盛的好奇心和惊人的学习能力,乔琳偶尔会想起自己前世懵懂灰暗的童年,心中感慨万千。她改变了命运,也为孩子们创造了一个截然不同的起点。
这日周末,阳光正好。许妍抱着她刚满一岁的儿子周景珩过来串门。许妍婚后气质愈发沉静干练,眉宇间却添了几分为人母的柔和。她怀里的小景珩虎头虎脑,一双大眼睛滴溜溜转着,对什么都好奇。
客厅里,顿时成了孩子们的乐园。三岁的景明和景深已经有了“小哥哥”的自觉,虽然自己还是调皮捣蛋的年纪,却知道把玩具分给更小的表弟。景明拿着一个会发光的工程车,在景珩面前演示,嘴里还模仿着引擎的轰鸣;景深则坐在一旁,耐心地用积木搭着一个简单的城堡,时不时指给爬过来的小表弟看。
许妍看着眼前这热闹又温馨的一幕,眼中满是笑意,对坐在身边的乔琳低声道:“姐,你看景明景深,真是越来越聪明了。景明刚才还跟我讲他那个小车是怎么转弯的,逻辑清晰得不像个三岁孩子。”
乔琳微微一笑,目光柔和地落在孩子们身上:“他们基础好,也爱琢磨。”她语气平静,心下却明了,这“基础好”里,有多少是得益于她自身被青莲本源长期优化后,所提供的极其健康优质的先天条件与孕育环境。这份优化,虽不能直接遗传,却为孩子们的体格和脑部发育,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石。
“景珩也不错,看着就壮实。”乔琳看向妹妹怀里咿呀学语的小外甥。
许妍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嗯,就是太皮实了,比他爸爸还能闹。”语气里是带着笑意的抱怨。婚后的生活显然让她感到安心和幸福。
两个女人坐在沙发上,看着孩子们嬉戏,聊着育儿经,也偶尔提及各自的工作。乔琳的研究在家庭与工作间找到了新的平衡点,虽然进展稍缓,但思考愈发深邃。许妍在电视台也已独当一面,制作的几档深度报道颇受好评。
阳光透过窗户,洒在铺着柔软地毯的地板上,也洒在三个生机勃勃的小家伙身上。空气中弥漫着孩童特有的奶香和活泼的气息。
周正从书房出来,看到这场景,眼中也染上暖意。他走到景深搭的积木城堡前蹲下,指着某个结构轻声说了句什么,景深仰着小脸,认真听着,然后用力点了点头,小手又开始忙碌起来。
乔琳看着丈夫和儿子的互动,感受着体内青莲本源那如同呼吸般自然、持续优化着她自身精力和状态的温润流转。它让她在照顾两个精力充沛的幼儿、兼顾科研与家庭时,总能保持一份内在的从容与稳定。
生命的新枝,在坚实的根基上茁壮成长。她的两个孩子,聪颖活泼;妹妹也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幸福和传承。前世的阴影早已散去,取而代之的是眼前这真实、饱满、充满烟火气与希望的当下。
玉阶仍在远方,学术的追求永无止境。但此刻,这片由家庭、亲情与新生命构筑的风景,同样值得她全心投入,细细品味。她微笑着,将小景珩递过来的一个软胶玩具接住,柔声道:“谢谢珩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