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嫂子江湖”的初显威力
嫂子牌分舵开张后,不到一周,整个军区的家属院仿佛进入了“嫂子时间”。
教导队家属楼的酸梅汤热卖到连玻璃瓶都不够用;
后勤处的针线包卖给了邻近小学的老师,连老师都来“回购”;
炮兵营分舵的毛线鞋子上线三天,就收了十二笔订单;
训练营周边,战士们休息时间会特地来买嫂子饼干,连带提回去孝敬班长。
人气太旺,引来了附近小摊贩的酸意:“一帮家属,弄这些虚头巴脑的,能挣钱?”
可讽刺没能挡住热度,反而有外地军嫂专门托人打听:“嫂子牌的分舵,还能招人不?”
嫂子江湖,初见雏形。
二、问题出现:人多口杂,难统一
分舵刚火,问题也接踵而来。
首先是品质管控。
沈知秋抽查时发现,有个分舵的梅干菜饼,用的是劣质菜干,味道苦涩,差点被顾客投诉。
其次是账务混乱。
有人私下收现金但未记账;有人漏登记货品进出,导致中心库房无法对账。
最后,是嫂子内部的“争宠”心态。
有嫂子背后私下挖人,说自己摊子好、赚钱快,要“单干”;
还有分舵嫂子想“自立门户”,打着嫂子牌,却悄悄贴上自家绣的商标。
沈知秋心知肚明:小打小闹能靠感情撑,大了之后,必须有规矩。
三、顾战霆的警醒
夜里,沈知秋坐在小桌前反复修改《嫂子牌分舵制度草案》。
顾战霆走进来,帮她倒水:“你想清楚了吗?真要走品牌这条路,就不能怕得罪人。”
沈知秋抬头:“我明白。不能光靠人情。我得给嫂子牌定下三条铁律。”
顾战霆点头,没说话,只将一本《部队物资管理条例》递给她:“你可以从这套制度里,参考些执行细节。”
她接过,眼神清亮坚定:
“我要的是嫂子牌长长久久,不是昙花一现。”
四、嫂子牌的三大“江湖规矩”
第二天,嫂子牌全体骨干齐聚。
沈知秋站在黑板前,郑重宣布:
“从今天起,嫂子牌正式设立运营规矩,简称‘嫂子三律’!”
嫂子们好奇地看她写下:
货不对标,三倍赔偿;
账目不清,暂停运营;
擅用商标,立刻除名!
她解释:
所有产品必须由中心质检,统一包装,分舵不得自行更换配方与包装;
每月交一次账目明细,由账房嫂子和我一同审核;
商标统一注册,不得私用或私售,违者按军区违纪处理上报。
嫂子们听后议论纷纷,有担忧,有认同。
一个胆子大的嫂子问:“这是不是太严了?咱们都不是正式单位。”
沈知秋抬眼看她,平静道:
“咱不是单位,可咱得有信义、有规矩、有底线。”
五、嫂子议会成立
为了公平透明,沈知秋还组织成立“嫂子议会”:
每个分舵推选一名代表,每月集中汇报运营问题、建议、账务;
一旦出现争议,需在嫂子议会中公开讨论表决;
所有重大决策,将提前公示,全员投票通过。
这一机制的建立,极大激发了嫂子们的参与感。
最初的不安、质疑,渐渐被一种自豪取代:
“嫂子牌,不是一个人的生意,是大家一起守的家业!”
六、嫂子牌·向注册商标迈进
顾战霆托人找来商法事务所,帮助嫂子牌申请商标注册。
沈知秋认真地签下名字时,心中泛起从未有过的笃定。
“嫂子牌”,她终于不只是手工摊子,更是拥有名字、有规矩、有魂的品牌。
本章小结:
分舵发展迅猛,但暴露出品质、账务、品牌管理三大问题;
沈知秋与顾战霆共商,制定“嫂子三律”作为品牌立规基石;
同时设立“嫂子议会”,形成协商、共治的新机制;
正式申请注册嫂子牌商标,品牌化步入实质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