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热的阳光照着大地。骄阳似火的太阳,好像要把大地烤干一样。农民就顶着这样大的太阳辛苦劳作的在田间地头。 客人们都盼着来一场大雨,眼看着田地里的庄稼都蔫哒哒的。
何庆海这天也没逃过去, 毕竟庄稼是农民的命根子。只要有活,劳动力基本上都在田间劳动。谁让何庆海最近没事老请假,这时候也不好意思总去请假,爷爷还在家看着,爹娘也不允许自己还像小时候那样,可哪到处田间地头的乱跑, 看三弟把夹子都放好,两个小弟,没事来回跑着看情况。
何庆海就听着周围男女老少抱怨着天气热。 有人就说要是能来一场及时雨该多好看,这土楼块搁脚一踩,刷啦刷啦的,一点水分都没有,这今年再要挑水灌溉, 我这身体就害怕干不来了。有的人就说就是啊,这年年挑水浇地,这都连着两年了,今年还不知道啥情况呢,我估计也悬,没看,这两天村长,书记一直查看,没准也就这一两天了。
众人看一尺来高的苗蔫蔫哒哒的。这时候何庆海抬头望着天空,远处有一朵朵云向这边聚集而来。 计分员大声吆喝着说道,都别在这地头子坐着了,那活不干,坐就能坐,没咋的。众人继续起来,又跑田地里去了,这时候庄稼蔫蔫哒的,可是这杂草却长得疯快要不把这根子拔出,这草还得继续疯长, 恨这些杂草就用手把根子全都薅下来, 当一众村民还在田间地头,挥洒着汗水的时候,只见天空中轰隆隆几声,众人这才发现天已经没有大太阳了。
众人看着天空黑沉沉的乌云风起了。年纪大的人就说看样子要下雨了,这雨是真急雨,大家赶紧找地方躲一躲,这时候离村子很近,迅速大家都往家里跑。何庆海就发现自己三个弟弟赶紧去找夹子去了。随后随着村里的众人赶紧往村里走,众人刚下山脚呼隆呼隆的。雨水吧嗒吧嗒掉了下来众人撒丫子赶紧往各自家跑刚到院子里,这雨就下大了村里人欢呼着,何庆海看着三个弟弟这时候跟落汤鸡似的。
程桂珍何义这时候已经进了家门,说到赶紧把湿衣服脱了换换,可别让这热天雨淋了,容易感冒。众人赶紧换好衣服,擦好头发脸。何建国抱着小孙女说道,打雷把这孩子吓哭了,抱着好多了,这时候也不哭了,何庆海看着自己妹妹大眼睛卡巴着,四处张望着。估计这时候眼睛能看清远处的距离了,所以啥东西都觉得好奇。
程桂珍这时候说,哎呀,妈呀,酱缸咋样了?紧忙要出去看,这时候何建国说道酱缸我已经盖好了。没啥问题,这时候程桂珍舒了一口气,这大酱缸要是被这雨水给灌饱了,可就没法吃了,不知道这天气有多少人家的大酱缸会被雨水给灌了。 毕竟这大酱没下几天。每天家里都要打几遍爬,就希望这大酱早点发缸,吃新鲜的大酱。
众人这时正说着呢。雨水哗哗一个劲儿的倒灌,程桂珍站在窗边往外看着说道,这回雨水能把庄稼都灌溉透了,可不用再挑水了,何义叼着烟袋说道,应该是个丰收年,我就觉得今年的雨水很及时。
何庆海看自己爷爷对这些不懂,但是听着爹娘的说话声,点点头确实挺及时的。庄稼与水充分丰收,粮食就能多打,这是作为农民来说最愿意看到的事情。 这时候赶紧做饭,吃饭,没准雨停了的话,上山看看,挖些野菜。家里园子种的一些蘸酱菜,小白菜,小水萝卜菜,香菜,臭菜长得都挺好的,但是野菜还是最爱吃的。
随后何庆海就看自己老娘已经去烧火做饭,自己爹已经去帮忙了。 何庆海站在门口看着爹娘一边忙着做饭,一边唠嗑,只听何义说道,再炸点酱,最近吃蘸酱菜特费酱。
程桂珍拿着个小坛子,说道,这点酱也要吃完了,差不多能将就着新酱下来。何庆海知道自己家早早的就把陈酱都用坛子装回来放在家里,就害怕在外边有人家没酱吃,偷摸把大酱缸都给掏干净了,这可不是危言耸听,毕竟每年都会出现这样状况,尤其是这几年更猖獗了,谁家有大酱都得看好了,你不知啥时候这酱就被人偷走了。
随后程桂珍却说,谁像你似的吃个大酱往死抹,家里边吃大酱最费的人就是你。 吃那么咸还往死喝水。说着就把坛子里的酱挖出了两勺子。 锅里边的油这时候已经热了,只见老程桂珍放了葱花以后爆香,又在里边儿放了一些肉末,毕竟这样炒好了再放大酱。在锅里边咕嘟一会,生酱的味道一会儿就没有了,取而代之的就是浓郁的酱香味儿。
油汪汪的大酱蘸的小青菜吃,别提多好吃了。特别下饭,程桂珍这时候嘴也不闲着的,说前一段时间下大酱的时候,不少人家把酱筷子拿出来刷洗干净, 前垓老白家的酱筷子搁外边让人给偷了。
何义坐在灶坑门口烧着火,磕了磕烟袋说道,听说是有那么回事。程桂珍却说,我在地头听那赵大花却说,偷老白家酱筷子的是他家隔壁老黑家偷的。两家打的不可开交。
何庆还没忍住说道,那是咋被人发现的。程桂珍马上就把答案说给何清海听,因为老黑家没啥吃的那孩子们饿,看见老白家晾晒大酱块子搁外边,小孩子知道啥呀?饿的受不了,趁院子里没人就跑过去偷吃了几块,看始终没人出来,家里几个孩子都跑过去一窝下,把人家外边晾晒的大酱筷子全偷走了。等那老白家那老太婆出来的时候发现大酱快没了,就可哪儿找看到家院子里有脚印,都是一些小孩子的,毕竟他家孩子没有那么小的脚,顺藤摸瓜的就找到了老黑家,在老黑家柴火垛。边上看到那三个孩子在那一个个把大酱筷子吃的肚子溜圆。发现的时候,那大酱筷子基本上能剩一块就不错了。
听看热闹的人说,那白家的大酱筷子保存的可好了,切开里边儿都焦黄的,里边都变成糖心的了,隔的挺好,要是下酱,那绝对是好吃的大酱,这还能饶了他们家,让老黑家陪大酱筷子,两家就因为这事干起来了,那老黑家那老太婆也不是个玩意。就是不赔,有本事给孩子肚子用刀割开,自己掏出来要赔是不可能的。
说那话让人都受不了,黑人家也说了,你家那东西,谁让你搁在院子外边晒了,你要不搁外边晒,孩子也不能过去拿吃啊,要不然你就在外边看着,谁让你外边还没有人了, 两家人打了两三天才消停,咱们这边都听不着,我还是在地里听那写个嘴碎子的才知道原来大前街出现这么个事,也是这年头这大酱筷子也是好东西,谁家有那条件呼酱豆,那都让人羡慕的。
听说老黑家也没陪人家大酱筷子,毕竟他家今年也就两块。酱筷子也都隔的不好,还有里边生蛆了听说。这还舍不得赔给人家老白家呢。好像是老白婆子,儿子,儿媳妇儿也都上老黑家去要说法了。最后老黑家没招,把他家16岁的姑娘说给老白家当儿媳妇了。
这事才算消停。哎呀妈呀,家里几个不听话的孩子偷人家东西吃,最后把家里的大姑娘赔出去了。那能咋整?何庆海就听自己爹娘在那儿闲聊的是那能咋整?现在给人家搁哪儿弄大酱去筷子去,人家不依不饶。
听说老白家的儿子病病歪歪,身体还不好,可不是咋的,听说那身体是娘胎带来的,没足月,缺吃少穿的,不少人都说也是个短命的,那黑家的姑娘到老白家去。你的是守寡的。 何义听这话说道,村里这些老娘们就瞎扯,我看那小子身体不挺好的吗?这上地虽然干不来大老爷们那些活,但是一天六七个工分也能挣的。
但是黑家那姑娘能干呀,那姑娘一天10个工分比人家那好老娘们挣得还多呢,这黑家可是亏大发了。这时候看爹娘饭菜都做好了,大饼子出锅。 蘸酱菜一样一样全都拿在桌子上,一碗能蘸遍所有青菜的万能大酱。
pS,老铁老妹点点催更用爱发电,喜欢的给小编点个五星好评。在农村,尤其是在青黄不接的情况下,能吃上大饼子,你还想吃啥其他的山珍海味,开玩笑呢。这有的人家大饼子都吃不上,他们只能吃菜团子。不信老铁老妹们,你回到过去,在这饥荒年代有这大饼子, 你能换来一个媳妇儿。能死心塌地跟你过一辈子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