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的越野车平稳地行驶在返回京城的高速公路上,车窗外是飞驰而过的田野和远山。嘟嘟在后座的儿童安全座椅上睡得正香,怀里还紧紧抱着梅清音送的那张迷你古琴。
田恬靠在车窗边,目光沉静地望着窗外。古城半个月的经历在脑海中一幕幕回放——从最初发现玉佩的震惊,到与各位泰斗的深入交流,再到获得国家级的认可。这一路走来,他收获的远不止荣誉和头衔。
“在想什么?”祁樾的声音温柔地打破沉默。他一只手稳稳握着方向盘,另一只手轻轻覆在田恬的手背上。
田恬转过头,眼中带着深思:“我在想,师父当年传授我这些技艺时说过的一句话。”
“什么话?”
“他说,能力越大,责任越重。”田恬的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玉佩上的纹路,“那时我还小,不太明白这句话的含义。现在才真正体会到其中的分量。”
祁樾理解地点头:“你确实承载了很多人的期望。”
“不仅仅是期望。”田恬坐直身体,语气变得郑重,“这些技艺——古琴、围棋、医术、修复术,还有那些即将在纪录片中展示的古老智慧——它们不属于我个人,而是属于整个民族,属于人类文明的瑰宝。”
他望向窗外飞速后退的风景,声音渐渐低沉:“师父把这些传承交给我,不是让我据为己有,而是希望我能成为一座桥梁,连接过去与未来。”
祁樾将车驶入服务区停稳,转身认真地看着田恬:“所以你打算怎么做?”
“我要系统地整理师父传授的所有知识。”田恬的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不仅仅是拍摄纪录片,还要建立数字档案,开办传承工作室,培养更多的年轻人。这些技艺不该只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说到这里,他忽然想起什么,从随身包里取出那本陈观赠送的《忘忧清乐集》孤本:“就像这本棋谱,如果不是陈老慷慨相赠,可能永远只能束之高阁。知识只有在传播中才能焕发生命力。”
祁樾的眼中满是赞赏:“这个想法很好。需要我做什么?”
“你已经在做了。”田恬感激地握住他的手,“你的支持,就是我最坚实的后盾。”
这时,后座传来嘟嘟揉眼睛的声音:“小爸爸,大爸爸,我们到家了吗?”
田恬转身将儿子抱到前座:“还没有,嘟嘟再睡一会儿。”
嘟嘟却摇摇头,好奇地看着田恬手中的棋谱:“小爸爸,这个是什么呀?”
“这是一本很古老的书,里面记录着很多有趣的游戏。”田恬耐心解释,“等嘟嘟再长大一些,爸爸教你玩。”
“那别的小朋友也能学吗?”嘟嘟天真地问。
这个问题让田恬和祁樾相视一笑。祁樾摸摸儿子的头:“当然可以。你小爸爸正要让更多小朋友都能学到这些有趣的知识呢。”
“太好了!”嘟嘟开心地拍手,“那嘟嘟要和小朋友们一起学!”
童稚的话语仿佛一道光,照亮了田恬心中的迷雾。是啊,传承不是为了固步自封,而是为了让这些珍贵的智慧在新时代绽放新的光彩。
车辆重新驶上高速公路。田恬打开笔记本电脑,开始记录刚刚萌发的想法:
“传承计划初步构想:
1. 建立数字化档案馆,将师门技艺系统整理
2. 与教育部门合作,开发传统文化课程
3. 设立传承基金,资助相关研究和人才培养
4. 利用新媒体平台,扩大传播范围...”
祁樾瞥见屏幕上的内容,微笑道:“看来你已经找到方向了。”
“这只是个开始。”田恬的目光投向远方,“师父留下的秘境线索,还有四把钥匙要寻找。我总觉得,这一切都是师父精心安排的考验。”
“无论前路如何,我都会陪你一起。”祁樾的声音坚定而温暖。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满车厢。田恬看着身边最爱的人和沉睡的孩子,心中涌动着前所未有的力量。
他知道,自己肩负的不仅是师门的传承,更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记忆。那些古老的技艺中,蕴含着先人的智慧与精神,这是比任何物质财富都珍贵的宝藏。
“回国后,我想先去拜访几位老先生。”田恬规划着,“特别是李教授,他在文物数字化方面很有经验。还有白墨先生,他的艺术教育理念很值得借鉴。”
祁樾赞同地点头:“需要安排会面的话,我来协调时间。”
车辆驶入京城界时,华灯初上。繁华的都市夜景与古城的宁静古朴形成鲜明对比,却同样令人心醉。
田恬忽然想起师父的另一句教诲:“大隐隐于市。真正的传承,不在于身在何处,而在于心在何方。”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传统文化更需要找到与当代生活的连接点。而他要做的,就是搭建这些连接点,让古老的智慧在新的土壤中生根发芽。
回到家,将熟睡的嘟嘟安顿好后,田恬站在书房的窗前,望着都市的万家灯火。
祁樾从身后抱住他:“累了吗?”
田恬轻轻摇头,将手覆在祁樾的手上:“反而觉得充满了力量。因为我清楚地知道,自己要为什么而奋斗。”
月光下,那枚玉佩泛着温润的光泽。田恬知道,师父正在某个地方注视着他,期待着他将这份传承发扬光大。
这条路或许漫长,或许充满挑战,但他不再迷茫。因为他不仅有着师门的传承,有着各界的支持,更有着家人的陪伴。
文化的火炬,将在他的手中,传递下去。
而这一切,都始于那个改变命运的古城之旅。在那里,他找到了自己的使命,也找到了前行的方向。
夜深了,京城渐渐安静下来。但在田恬心中,一个伟大的计划正在悄然萌芽。这个计划将连接古今,跨越时空,让文明的薪火,永远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