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红跟她姐姐刘晓梅有着差不多的审美,自己住的小屋子里到处都是一片粉红,就连被子也这个色儿的。
偏还穿了一身粉色的睡衣趴在粉色被子上,就特别让人挪不开眼睛。
说起来这套睡衣还是今年刚流行起来的样式,整个红山这一片儿还没有卖的。她从西柳特意买回来两套,另一套给了韩瑶,两人打算穿着看看,如果舒服的话,下次上货的时候就进一批。
就是有点儿薄,也很容易就让人给……
乍暖还寒的天气,屋子里的温度也没那么高,她一下子就觉得冷了。
好在很快就有大火炉贴上来了,这让她极为舒爽地轻吟一声。
身后传来略有些沙哑的声音:“晓红,我是这么想的,咱们有些事只做不说,你看咋样?”
“是……是现在这种事儿吗?”刘晓梅趴在被子上,说出来的话就显得很闷。
但她心里可不闷,想得很透彻,接触过几个男同志,还跟其中两个谈过一段时间,可是哪一个都没能像陈建民这样在她心里烙下深深的印痕。
其实,一辈子不结婚……好像也不是不行!
可是这人光搁那儿贴着蛄蛹是啥意思?
陈建民差点儿笑出声,“我说的是把两样买卖拢到一起的事儿,你想哪儿去了?”
“哎呀,不跟你说话了!”刘晓红娇嗔一句,真就不出声了。
但她心里却已经彻底放开了,其实很多事都这样,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和无数次,这也不是她自己能控制得了的。
好在这人是陈建民,她喜欢这人,愿意为他付出一切。
所以,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她从身体到灵魂完完全全地敞开了……
下午,陈建民拿着刘晓红从储蓄所取出来的两千块钱回到木材加工厂,直接交给刘玉霞,随后问道:“我说,你这样扔下工作天天往这儿跑,没啥影响吧?”
“能有啥影响?”刘玉霞数过钱之后,头也不抬地说道,“就那几个死工资,跟你们林业局比都少一大截。完事还拖了好几个月没给开工资了。别说是我了,我们办公室韩主任都琢磨着要倒腾服装做买卖呢。”
“再说也不影响工作,我一般是上午待在单位,下午才办这边的事。对了,咱们要是中旬开业的话,原材料那边,你整明白了没有啊?”
碰上这么一个干事业跟催命似的主儿,陈建民无奈之余心里相当满意,人这种玩意儿吧,想要做成啥事儿就必须全力投入,得有一种拼命三郞的劲头。刘玉霞这人就有点儿那意思,没决定搞木材加工之前考虑得很全面,也很慎重,可一旦做出决定后,就没白没黑地扑到了这件事情上。
这还得是他陈建民眼光独到,发现了又一个能做成大事的人才。
这让他很是有些得意。
不过,原材料的事儿也确实是当务之急,他想了想说道:“我现在就去碰碰运气。”
说完,他就从加工厂出来买了一条红参烟,用报纸包起来夹在咯吱窝下直奔林场场部。
他要是没记错的话,上一次跟小姨子帮着场部解决工作服问题时,从冯海涛办公室里看到过场部后院里堆着不少木材,而且据他所知,这些木材多数都已经存放两三年了。主要是从83年开始跟严打同步的打击滥砍盗伐收缴上来的。
他就在打这些木材的主意,至于具体能不能行,还真不好说。
可是暂时也没别的地方能弄来现成的木材了。
冯海涛看到他之后,很是责怪地说道:“建民,你不老实儿地住院跑出来干啥?”
陈建民嘻嘻地笑着把那条烟放到了一人高的柜子上面,一点儿都不客气地坐下来,“领导,我是真躺不住啊,这几天都不知道咋过来的。天天就搁那一间病房里待着,憋气不说,身上都快捂出毛来了。这不是利索一点儿了嘛,就寻思出来透透气,哎,也怪了,不知道咋回事,走着走着就走到您这儿来了。”
冯海涛大笑,手指隔空点着陈建民:“你少跟我扯这没用的。找我肯定有事,别绕弯子了,直接说,只要不是上天摘月亮,下海捉龙王,能办的事儿肯定都给你办了。”
他能把话说到这程度,并不是说陈建民那一条烟就起作用了,而是两人之间通过几次办事,关系处到了一定程度。
而且,前几天陈建民从狼口救人的英雄事迹,被红山乡政府那边报到县里,可是大大地让林业部门露了把脸。
为此,县林业局局长马建国特意在会上点名表扬了红山林场。
现在的冯海涛是越瞅这个年轻人就越顺眼。
“嘿嘿,还是领导火眼金睛,一下子就穿了我这个小妖怪的本质,”陈建民笑着给冯海涛点了一根烟,接着说道,“领导,我有个事儿想跟您打听一下,就是您身后院子里那些木材,咱们是打算咋处理?”
“哎呀,你这还真把我给问住了。”冯海涛起身走到窗边往外看。
咋处理这些木材,县林业局也并没有下达明确的指导意见。冯海涛上任之后一直惦记着卖出去,不管卖多少钱都能帮着解决一部分资金短缺的困难。
问题是打听了一溜十三招儿,没人能买得起这么一大堆上好的木材。
县里倒是有个木器加工厂,他们想买。可那厂子半死不活的,拿不出现金,只能佘给他们。不说将来这笔钱能不能收回来,就算能收回来,还不定要等几年呢。
对于急需现金的红山林场来讲,这买卖做不得。
想要零买的人倒是有不少,但是处理这种罚没来的木材,卖给太多人,很容易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还挺不好处理。
冯海涛转过身来,眯起眼睛看向陈建民:“建民是有啥好路子想帮场里解决难题了?”
陈建民收起笑容,“领导,是这么个情况,我有个朋友想开木材加工厂,准备工作已经做得差不多了,现在还差原材料没落实,所以,委托我帮忙问这些木材能不能卖给他们加工厂,这对咱们林场也有挺大好处。”
冯海涛眯起眼睛似笑非笑地看着陈建民,红山公社才多大地方,虽然说人口不少,但是像韩瑶租下一套大院子,刘玉霞又天天张罗着雇人的事儿消息灵通一点儿的都知道。
偏偏陈建民跟韩瑶和刘玉霞都有联系,所以,用脚后跟想都能想到陈建民也是这个木材加工厂的老板之一,甚至都不排除是唯一老板。
但这人现在却说是他朋友要建厂……这是个聪明的说法,对冯海涛来讲,就比较好应对,能进退自如。
所以,他对陈建民的这一说法很是赞赏,话说得就比较放得开了,“原则上卖给你朋友问题不大,但是,建民,咱们之间有些话就不藏着掖着了……”
接下来冯海涛的几句话,让陈建民顿觉有一股寒气从脚底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