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大姐又说:“他这是急着回家杀鸡呢?”
“现在菜市场里都不给杀活鸡,都是冷链配送。”
陆明桂见她还在说鸡的事情,忙扯开话题:“李小哥儿说要教我识字嘞。”
她说着还有些不好意思,自嘲道:“你说我这一把年纪了,还要做个学童!”
其实杨大姐早就发觉陆明桂不识字的事了,闻言就道:“这有啥的?”
“总不能做个文盲,多少要认识几个字。”
“都说活到老学到老,六十岁正是拼搏的年纪!”
六十岁还学?
陆明桂觉得她六十岁就能入土了!
但是估计在杨大姐心里,自己差不多是六十岁的模样,干脆跟着点头算了。
杨大姐又说:“对了,大娘,我还忘了问你,你上回说家里要做包子卖?”
“开张了吗?生意怎么样?”
陆明桂心中叫苦,卖包子是上回找的借口。
自己这一天天的,真是没少胡说八道啊!
那能怎么办?
她硬着头皮,就坡下驴:“还,还行!”
“这不,我又要来买米买面了。”
杨大姐自然高兴,又是一顿推销,但陆明桂觉得之前那些都不错。
这次买了袋装的精白米,还有面粉,油盐酱醋都再买些。
这回还狠狠心,买了一小瓶胡麻油,胡麻油就是香油。
做菜的时候滴了几滴,香的很!
只是太贵了一些,一小瓶就要二十块钱,不过香油吃起来也省,一瓶能吃很久。
最后算下来,总共花的钱和上次差不多,也是千把块钱。
这样她还剩一万块钱出头点,都用手帕子包好,放在了白房子的角落。
这回陆明桂还是借了店里的小推车,将东西推到消防通道里,再往白房子里放。
这里人更少,比起她之前找的角落里人还要少,几乎是没有人。
等到还小推车的时候,杨大姐又塞给她一个红艳艳的小纸盒。
“这是啥?还挺好看!”
杨大姐就指了指不远处一家卖水产的说:“是那家的儿子结婚,发的喜糖。”
“这附近几家商铺都拿到了。”
“我血糖高,不敢吃,大娘,你拿去吃吧。”
陆明桂不好意思收,糖可是金贵玩意儿,何况包的这么好看!
她婉拒:“还是拿回去给你闺女吃吧,小孩子不是都爱吃糖?”
“正好还在读书,吃糖甜甜嘴。”
杨大姐硬塞给她:“我女儿早就不爱吃糖了。”
“听李老板说,你们第一次碰面,就是你低血糖的时候。”
“这个糖啊,你觉得头晕或者眼前发黑就吃一颗,低血糖啊其实也挺危险。”
陆明桂只好接过糖,又是一顿感谢。
从前她不懂什么是低血糖,后来慢慢回过味来,就是早上没有吃早饭就下地干活,猛然起身会有些头晕。
所以她都是吃了饭再下地的,倒是没有晕倒过。
又关心杨大姐:“那这血糖可真难伺候,不能高不能低的。”
“你这血糖高可怎么办?”
杨大姐无所谓说道:“也不算太高,就七点几吧。”
“现在好多人血糖都高呢。”
“只要不吃糖,少吃米饭面条,多吃粗粮杂粮就行。”
陆明桂大概明白了,因为很多人血糖高,所以这里的粗粮更贵一点,而精白米白面就便宜。
她一时间说不上是羡慕还是别的,眼看时间不早,匆匆告别了杨大姐,回了白房子。
白房子里现在堆的有些乱。
除了那五个货架以外,还堆了将近二十袋面粉,十袋大米,以及上回散称的大米,鸡蛋,油盐酱醋糖,虾皮,猪肉等。
不过现在她没空整理,这回在菜市场的时间久,要先回家去看看。
等换了衣服出了白房子,这回发现时间果然不一样了。
院里已经传来宋小冬扫地的声音,唰唰的。
她估摸了一下时间,去菜市场的时间是辰时正,现在估计快要辰时四刻。
若是按照这边过了一天,那边过了三天算的话,今天在菜市场足足待了一个半时辰。
好在陆明桂如今是一家之主,家里人只当她没起,没人会来叫她起床,不至于露馅。
但今后每天都要去学认字,还是小心为好。
等她推开门走出去的时候,砌墙的孟川正好来了。
他身后还带着四个人,扛着工具,推着车。
这几人都是他的徒弟。
孟川跟陆明桂打招呼:“婶子,今儿个咱就开始干活了。”
说着就开始指挥起来,有人去河边挑水,有人夯地基,他自己则是取出麻绳和木桩,带着大徒弟开始拉线定位。
陆明桂便叫宋小冬倒水。
宋小冬搬了个长条凳,摆好粗瓷碗,朝里倒满水放在条凳上。
“孟师傅,水倒好了,您渴了都过来喝啊。”
孟川谢了他,却并没有喝水,先去指导徒弟和泥。
“稻草少了,再放些!”
“加水!加水!使劲踩!搅和开喽!”
没一会儿,这动静就把隔壁赵婶子给吸引过来。
“真砌墙了?”她有些羡慕。
谁家不想有个正儿八经的的土墙啊!
篱笆墙连个人影都遮不住,而且晚上总是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也不知道是什么野物在那蹭。
赵婶子又说:“我还记得,有一年,野猪下山了,把咱两家篱笆墙都踩倒了一片。”
“还是你家老宋追了几天,才猎到了野猪。”
“我家还分到一碗野猪肉咧!”
后来,宋家就修了两边的围墙,只是前头的围墙没砌成,到底差了点银钱。
陆明桂见她羡慕,自然不欲惹眼,顺势抱怨道:“还不是宋大智那个丧良心的玩意!”
“都断了亲,还要来害我们。”
“你说说家里都是老弱,还有菊叶怀着孩子呢!”
“这要是出了事,可叫我怎么活啊!”
赵婶子深表同情:“谁说不是呢?宋大智可真是不像话!”
“今后你砌了土墙,可安心一些了。”
她虽然羡慕,却觉得自家反正儿孙多,就算是遇到了贼人,也不害怕。
倒是宋家真的要砌墙,一家老小哪里经得起这种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