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明桂迎着宋小秋的目光,哪里会不知道她的意思?
可那时候她就像被什么迷住了双眼,荷包里没有铜钱,脑袋里没有主意。
只知道顺着宋大智两口子的意,依附着大房一家。
如今不同了,她有银子,还有红票子,白房子里放着白花花的大米!
这次一定能护住几个孩子!
她拍了拍宋小秋的手:“好孩子,别怕,娘再怎么变,都是你的亲娘。”
“去吧,用不了多久,娘一定能把你带回来!”
宋小秋几乎又要哭出来,趁着眼泪没有下来,匆匆离开了娘家。
陆明桂却斗志昂扬,想着怎么能尽快把闺女给救回来。
哪怕是去挑水浇地的时候都在琢磨这事,只不过一时半会儿也没有琢磨出个头绪来。
后半晌,陆文礼父子俩来了。
按照陆明桂的嘱咐,两人将装满了野菜的牛车停在了村外的路上。
陆明桂放下扁担,和宋小冬说了一声去镇子上就朝村外去了。
这回依旧是大哥赶牛车,不过二哥没有跟过来,牛车上坐不下了。
牛车上摆了四个柳条编制的大筐,筐里放着鲜嫩嫩的野菜。
“小妹,这里两筐是马齿苋,另外一筐马兰头,一筐香椿头,都是捡了鲜嫩的带过来。”
“老的我们留着自家吃了。”
“另外还摘了一小筐蕨菜,不多,就四五斤。”
“蕨菜?”陆明桂有些惊喜。
现在蕨菜也正是当季,就是一般长在山里,她又不愿去大松山,所以一直没摘。
“对,新鲜的蕨菜,也不知道那位贵人要不要?”
“还有一小篮子野韭菜,也是在山里摘的,看着就鲜亮,这个就别卖了,留给你自己吃。”
“包饺子肯定好吃!”
陆明桂被他说的直咽口水,野韭菜猪肉饺子,那确实好吃。
要不这韭菜就自己留着包饺子吃吧,其余的野菜拿去卖给朱玉芳。
“大哥,永康,你们帮我一起把野菜运到镇子上。”
“到了镇子上,我再去找贵人。”
做戏就要做全套的,陆明桂指挥二人一路赶着牛车到了镇子上。
至于地方,她已经想好了。
上回到钱木匠家里寻小冬,曾经路过酒楼后头一个巷子,那里僻静人少。
到了地方,果真是没人。
陆文礼有些诧异:“小妹,贵人说在这个地方买野菜?”
两边都是人家的砖墙,巷子里连个人影子都没有,他有些起疑。
陆明桂却神情自若:“大哥,贵人说了,就在这里取野菜。”
“若是送到了他住的酒楼,腌臜了他主子的眼,那可就不好了。”
“小姑,这贵人怕不是哪家的管事?”陆永康问了一句,“所以干脆就在这里收野菜?”
陆明桂点头,她已经为卖野菜的事情想了一套瞎话。
“贵人是京城官老爷家的管事,住在前头的悦来客栈,他虽然收野菜,却不肯叫我直接送过去。”
“只说放在这里,他申时正会来取。”
“大哥,永康,这眼看着就要申时了,你们把野菜卸下来,先去镇子口等我。”
这种说辞自然让陆文礼将信将疑,野菜虽是穷人吃的,可也不至于让富人如此避讳吧?
还特意选了个巷子!
他有些不放心。
但陆永康劝道:“爹,官老爷们多少有些癖好,既然不想让人知道,那我们就快走吧。”
“可别耽误了小姑的买卖。”
陆明桂也劝:“大哥,这人是京城来的,说不定哪天就走了。”
“所以啊,现在能卖一回可就少一回。”
“咱能赚点银子还不好吗?”
陆文礼只得点头,叮嘱道:“那你注意安全,可别被人欺负了去。”
“这几筐野菜咱在家称过了,大概有二百七十多斤。”
陆明桂点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
这父子俩才放了心,赶了牛车朝镇子外走去。
看着两人背影消失,陆明桂一手摸着木钗,挨个儿将几筐子野菜放进了白房子里头,却并没有第一时间去菜市场。
虽然知道自己无论进去多久,时间都不会变,可她向来小心谨慎,还是不愿冒险。
出了白房子,她顺着巷子往街上走去,家里盐不多了,要去买点盐。
镇子上只有一家官盐店。
铺子虽不大,人却不少,门口的人甚至挤不进去。
不少人都在打听:“今日盐多少文一斤?”
有人答道:“今日是五十文一斤。”
“这么贵?”
“这还算贵吗?有的地方已经是六十文一斤了!”
便有人嚷嚷:“糙米涨价到五文钱一斤,黑麦粉也涨价,这让人咋活啊!”
陆明桂在一旁听的心中发紧,盐又涨价了,上回她买盐的时候是四十五文。
糙米原本是四文一斤,如今要五文了。
眼下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估摸着还要涨。
正想着呢,盐铺门口有人吵了起来。
“涨价不算,这盐是什么玩意?”
“你们就卖这样的盐?”
陆明桂从人群里看去,就见一个男人敞开一个布袋子,里面是灰白色的大盐粒子,掺杂不少杂质,有细碎的沙粒,甚至还有几丝枯草。
这样的东西也往外卖?
店小二鼻孔朝天走了出来:“你们懂什么?”
“盐价又涨了,能有这样的就不错了。”
“不就是有点杂质?回去筛一筛不就没了?挑三拣四!”
男人隐忍怒气争辩:“那也不能卖这样的盐,都是真金白银买的!这让人怎么吃?”
“你爱买不买,不买就滚!”店小二又斥责起来,并不把这些人放在眼里。
很多人围了上来,吵嚷声越来越大。
陆明桂看了一眼官盐铺子,到底没有踏进去,悄悄离开。
还是等去白房子那头的菜市场看一看吧,说不定盐价不会如此离谱。
她转身去了买了两斤黑面,准备回家包饺子吃。
又偷偷从白房子里拿出了最后一块猪肉藏在了竹篮子里,这才朝镇子口走去。
只是还没有走到镇子口,她却突然看见一个有些熟悉的身影。
这不正是胡翠花吗?
陆明桂记得,胡翠花娘家在水井胡同,不在这大槐树胡同,怎么往这里跑了?还专门往巷子里钻?
她原本不想管,可双脚却不听使唤跟了上去。
七拐八拐,远远地看见胡翠花转过一条巷子,人就不见了。
跟丢了!
陆明桂摇摇头,转身要走,却见巷子另一头一扇门打开,走出来一个男人。
她定睛一瞧,顿时嘀咕起来,这人,不是女婿吴顺子又是谁?
瞧那副样子,鬼鬼祟祟一看就没干好事!
他家是在小王庄的,到镇子上来干啥?
不买盐不买米,空着一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