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西北发射场。
巨大的长征火箭已经稳稳地矗立在发射架上,箭体上那面鲜艳的红旗,在高原清晨的阳光下,反射着夺目的光彩,仿佛一团燃烧的火焰。
凌天、旅长、还有通过专线视频接入的李云龙,这些决定着战局走向的核心人物,再一次聚集于此。
旅长脱下了手套,用布满老茧的手掌,轻轻抚摸着发射塔架冰冷的钢铁支架。
那上面还带着露水的湿气,触感坚硬而真实。
他转过头,看着身边比自己年轻太多的凌天,声音里带着跨越了时空的感慨。
“小凌,我到现在还觉得跟做梦一样。”
“想当年,我们在这片山沟沟里,别说造炮,连一颗像样的铁钉都得从鬼子手里抢。现在……现在咱们的大家伙,要从这儿,直接捅到天上去了。”
李云龙在视频那头,这次破天荒地没有咋咋呼呼。
他让警卫员把镜头怼到了最近,自己则围着屏幕里的火箭影像,转了一圈又一圈。
那眼神,就像是第一次进城的庄稼汉看到了高楼大厦,充满了新奇、震撼,还有一丝发自内心的敬畏。
他比任何人都更渴望理解这种属于未来的力量。
他指着火箭尾部那巨大的、如同钢铁莲花般绽放的发动机喷口,隔着屏幕问旁边的一位工程师:“哎,我说同志,这玩意儿的屁股,比咱们99A的炮管还粗!它喷出来的火,能把坦克装甲给烧化了吗?”
那位被他称作“同志”的工程师,是来自未来的火箭发动机专家。
他听着这充满土味的问题,非但没有觉得好笑,反而耐心地解释起来。
“李军长,您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它喷出的火焰,核心温度超过三千度,别说坦克装甲,就是地球上最耐高温的材料,也顶不住一秒钟。它产生的推力,相当于几百辆99A坦克的发动机绑在一起同时发力!”
李云龙听得一愣一愣的,嘴巴张着,半天没合上。
最后,只能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他娘的……这是把一座火山塞屁股里了啊!”
指挥部里,所有人都被他这个粗俗但形象的比喻逗笑了,紧张的气氛稍稍缓和。
但很快,随着总指挥部里响起的一声指令,气氛再次变得肃杀。
“各单位注意!发射程序进入最后准备阶段!重复,发射程序进入最后准备阶段!”
镜头开始在不同的岗位间快速切换,构成了一幅紧张而有序的战前蒙太奇画卷。
穿着厚重银白色防护服的燃料加注团队,正在做最后的管线检查。
组长拧紧最后一个阀门后,对着对讲机一字一顿地报告:“祝融单元,燃料加注确认完毕,管路压力正常,请求撤离!”
临时气象站里,年轻的气象员刚刚放飞了最后一颗探空气球。
他紧盯着屏幕上反馈回来的高空风速数据,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报告指挥中心,三千米至一万米高空风切变窗口稳定,符合发射条件!”
在距离发射场数十公里外的雷达阵地上,数百名雷达兵如同雕塑般坐在自己的战位上。他们的屏幕上,以发射场为中心,划出了一圈又一圈的禁飞区。
任何一个未经授权的光点出现,都会在瞬间被数十个防空导弹阵地锁定。
几乎在同一时间,远在千里之外的东瀛,东京。
海军军令部的情报中心里,气氛陡然紧张。
一名雷达操作员猛地站了起来,椅子因为动作过大而向后翻倒。
他顾不上扶,指着屏幕上一个刚刚出现的,强度高到异常的信号源,声音发颤地尖叫:“长官!检测到来自支那内陆的强电磁信号!频率……无法识别!功率……正在指数级攀升!”
值班的少将一个箭步冲了过来,看着屏幕上那个如同红色太阳般刺眼的光斑,整个人如坠冰窟。
他有一种极其不祥的预感,却完全无法理解那究竟是什么。
“立刻上报给山本长官!最高级别警报!”
而在东京的街头,末日的狂热还在继续。
被洗脑的孩子们,正排着队,用稚嫩的嗓音呼喊着“天闹黑卡板载”,用削尖的竹枪,一遍遍地刺向稻草人。
他们的母亲,则在后方的空地上,疯狂地挖掘着根本无法抵御炸弹的简易防空壕。
高音喇叭里播放着喧嚣的军歌,将所有人的理智与恐惧,都淹没在这片人为制造的狂热之中。
他们不知道,决定他们命运的审判,即将在另一个维度展开。
渤海,龙宫基地。
丁伟身穿笔挺的海军呢子大衣,站在井冈山号两栖登陆舰的舰桥上。
他面前的屏幕,同样在直播着晋西北发射场的画面。
身后是海军第一特混舰队的全体舰长,他们全副武装,如同等待检阅的标枪。
丁伟看着屏幕里那即将升空的巨箭,对身边的副官沉声说道:“记住今天。从一百多年前的甲午开始,我们的海疆,就从来没有真正安宁过。我们被敌人的坚船利炮一次次地敲开国门,那是刻在骨子里的耻辱。”
他顿了顿,声音里充满了压抑不住的激动。
“但是从今天起,一切都不一样了。我们不再是只能在近海打转的黄水海军。这支舰队,将承载着这枚火箭给予我们的眼睛,走向深蓝,去拿回本就属于我们的一切!”
沈阳,东北行政委员会办公室。
赵刚刚刚签署完一份关于全面恢复鞍山钢铁厂生产的命令。
他放下钢笔,走到巨大的落地窗前,望向晋西北的方向。
眼神里充满了期待与沉甸甸的责任。
这场看似与东北无关的发射,将为这片刚刚获得解放的黑土地,赢得最宝贵的和平发展时间。
只有让敌人感受到悬在头顶的利剑,他们才不敢轻举妄动。
工业的齿轮,才能安心地转动起来。
发射场外围的最后一道封锁线上,李云龙正举着望远镜,最后一次巡视着自己的防区。
他对着通讯器,用尽全身力气吼道:“都给老子把耳朵竖起来,眼睛瞪圆了!从现在开始,谁要是敢在自己的防区里放进一只苍蝇,老子亲自扒了他的皮!告诉弟兄们,咱们今天守的,不是一座山头,是咱们民族未来一百年的安宁!这比他娘的打一场太原战役还重要!”
所有最后的检查工作,全部完成。
凌天和那位白发苍苍的总工程师,沿着长长的栈桥,最后走了一遍。
他们确认了箭体上的每一颗螺丝,每一根线路。
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凌天看到一行用黑色记号笔写下的小字——“送给未来的礼物,来自八十多年前的问候。”
他看着这行字,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个笑容。
“所有非必要人员撤离!重复,所有非必要人员撤离!”
巨大的发射场核心区,瞬间变得空旷起来。
只剩下孤零零的火箭和发射塔,在数十盏大功率探照灯的照射下,散发着神圣的光芒。
指挥部的帐篷里,气氛压抑到了极点。
巨大的电子倒计时钟,上面的红色数字,开始无情地跳动。
“一分钟准备!”
随着口令响起,发射塔上用于固定和支撑火箭的巨大摆杆,发出一阵液压的嘶嘶声,缓缓自动脱离箭体。
整个世界,仿佛都在这一刻被按下了静音键。
李云龙在视频里,一把摘下了自己的军帽,紧紧地攥在手里,手背上青筋毕露。
旅长习惯性地扶了扶眼镜,身体不受控制地微微前倾,似乎想看得更清楚一些。
凌天坐在主控台前,脸色平静。
他缓缓拿起桌上的红色加密通讯器,声音通过广播传遍了整个山谷,也传到了每一个关注着此地的人耳中。
“倒计时开始。”
“十,九,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