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剥落到床板,忽视正固,有凶险。
含义: 剥落蔓延到更显眼的位置(剥床以辨,辨指床板)。若继续忽视正道,凶险加剧。象征衰败已从底层上升到表面,问题日益明显。
六二故事:
粮仓坍塌的废墟已被清理,新的基柱正在加固。垣站在工地上,看着工匠们忙碌的身影。
所有粮仓的基柱都要更换。他对工师吩咐道,用最坚实的青冈木。
少主,青冈木价格不菲,全部更换的话......工师面露难色。
就用青冈木。垣斩钉截铁,粮仓是部族的命脉,不能再有闪失。
这是他在粮仓事件后下达的第一个严令。老臣谷雨站在他身后,微微点头。
接下来的日子里,垣仿佛变了一个人。他不再沉溺于宴饮游乐,而是亲自巡视部族的各个角落。
他查看了水渠,命人清理淤塞;他检查了城墙,修补裂缝;他甚至走访了边境的哨所,慰问守边的战士。
部族上下都为年轻首领的转变感到欣慰。那些曾经担忧部族会继续衰败的老臣,也重新燃起了希望。
少主终于明白根基的重要性了。谷雨在一次巡视中对垣说道。
垣望着远处正在加固的粮仓,轻叹一声:可惜明白得太晚。若是早些时候......
现在也不晚。谷雨安慰道,只要持之以恒,部族定能重振雄风。
然而,剥落一旦开始,就不会轻易停止。它像潜伏的瘟疫,在看不见的地方继续蔓延。
这日,垣召集各部首领在议事厅商议春耕事宜。
议事厅是部族权力的象征,宽敞明亮。中央摆放着一张巨大的木质床榻,这是历代首领主持会议的位置。床榻用上等的红木制成,雕花精美,铺着柔软的兽皮。
各部首领依次入座。垣坐在主位的床榻上,开始主持会议。
今年春耕,要扩大黍米的种植......
他正说到关键处,身下的床板突然发出一声细微的声。
垣顿了顿,没有在意,继续发言。
同时,要修复南部的水利......
又是一声脆响,这次更加明显。几位坐在近处的长老都听到了,纷纷看向首领的床榻。
垣感到身下的床板微微下沉。他下意识地挪了挪位置,想要继续讲话。
就在这时,灾难发生了。
一声巨响,精美的红木床榻从中断裂!垣整个人向后仰倒,重重摔在地上。断裂的木板和飞扬的尘土笼罩了整个议事厅。
少主!
快救少主!
厅内顿时乱作一团。侍卫们冲上前来,七手八脚地将垣从废墟中扶起。
所幸垣只是受了些擦伤,但一位坐在床榻旁边的长老却被飞溅的木片划伤了手臂,鲜血直流。
快传巫医!垣顾不上自己的伤势,急忙吩咐。
待混乱稍定,垣仔细检查那断裂的床榻。只见断口处的木材早已腐朽,内部布满虫蛀的孔洞和霉变的痕迹。
这......这怎么可能?垣难以置信。
这张床榻是父亲在位时新制的,用的都是上好的木材,至今不过十年光景。
工师闻讯赶来,仔细检查后禀报:少主,不仅是这张床榻,整个议事厅的木结构都出现了问题。
他带着垣查看厅内的梁柱、门窗。果然,许多木材表面看似完好,内里却已腐朽。
是潮湿。工师解释道,议事厅建在低洼处,地基排水不畅,常年潮湿。木材在这种环境下,极易腐朽。
垣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他想起父亲晚年,总是抱怨议事厅阴冷潮湿,却从未想过要彻底整修,只是在厅内多加了几处火盆。
为什么不早说?垣质问工师。
工师跪地请罪:先主在时,属下曾多次禀报,但先主认为这是小事,不值得大兴土木......
又是。垣的心沉了下去。
粮仓基柱是,议事厅潮湿也是。可正是这些,正在一点点侵蚀部族的根基。
立即检修整个议事厅。垣下令,所有腐朽的木材,全部更换。
命令很快被执行。工匠们拆开议事厅的木质结构,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倒吸一口冷气:
梁柱内部虫蚁横行,木质疏松如絮;墙面后的木材霉变发黑,轻轻一碰就化作齑粉;就连支撑屋顶的主梁,也出现了裂痕。
这哪里是议事厅,这分明是一个随时可能坍塌的危房!
少主,若要彻底修复,需要更换七成以上的木料。工师禀报,工程浩大,耗时至少两个月。
垣沉默了。两个月,意味着部族的政务将无法正常运转,各种会议和仪式都要另寻他处。
有大臣建议:不如先更换明显腐朽的部分,其他的稍后再议?
这是一个诱人的选择。既能够解决问题,又不会过分影响部族的正常秩序。
垣几乎就要点头同意。但就在这时,他的目光落在那些被拆下的朽木上,想起了粮仓坍塌的那个雨夜。
他坚定地说,既然要修,就要彻底。不能治标不治本。
然而,这个决定很快就遇到了阻力。
首先是部族的长老们。他们习惯了在议事厅处理事务,认为临时寻找其他场所有失体统。
少主,议事厅是部族的颜面。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老劝道,如此大动干戈,传出去恐怕会被其他部族笑话。
接着是负责工程的官员。他们抱怨人手不足,材料短缺。
全部更换需要大量木材,一时难以筹措。
最让垣感到压力的是,河西部落的使者即将再次来访。没有气派的议事厅接待,如何彰显部族的实力?
在各方压力下,垣动摇了。
那就......先更换最危险的部分吧。他最终妥协了,其他的,日后再慢慢修补。
于是,工匠们只更换了断裂的床榻和几根最危险的梁柱。墙面后的朽木没有被处理,地基的排水问题也没有解决。
议事厅很快恢复了原样。新换的木材光洁坚固,与那些未经更换的旧木形成鲜明对比。
表面上看,问题已经解决。
但了解内情的人都知道,剥落仍在继续。那些未被处理的朽木,就像潜伏的病灶,随时可能再次发作。
谷雨看着修缮一新的议事厅,忧心忡忡地对垣说:少主,这就像给一件破旧的衣服打上补丁,看似光鲜,实则不堪一击啊。
垣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但他有太多的理由说服自己:
部族财政紧张,不能浪费;外敌环伺,需要保持体面;春耕在即,人力不足......
他选择了最容易的那条路——表面修补,而非彻底根治。
然而,部族的子民们都是明眼人。他们看到首领在粮仓事件后的雷厉风行,也看到他在议事厅问题上的妥协。
看来少主还是太年轻啊。
遇到真正的难题,就退缩了。
部族的衰败,恐怕不是换几根柱子就能解决的。
窃窃私语在部族中流传。人们对新任首领的信心,开始动摇。
更让垣没有想到的是,他的妥协带来了连锁反应。
既然议事厅可以表面修补,那么其他工程是否也可以敷衍了事?
水渠的清理工作半途而废,只疏通了最淤塞的部分;城墙的修补偷工减料,用泥土填充裂缝;就连最重要的粮仓加固,也开始出现懈怠。
反正出了问题,修补一下就好了。这种心态在部族中蔓延。
剥落,这个曾经隐蔽的危机,如今已经浮出水面,蔓延到部族的每一个角落。
而垣,这个本该力挽狂澜的年轻首领,却因为一时的妥协,让整个部族在衰败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夜深人静时,垣独自登上城楼,望着星空下的部族。
灯火零星,人声寂寥。这与父亲描述中那个曾经繁荣昌盛的部族,相去甚远。
剥床以辨......他轻声念着这古老的爻辞。
剥落已经从隐蔽的床脚,蔓延到了显眼的床板。所有人都看到了问题,他却选择了表面应付。
这就是——再次忽视了坚守正道。
而凶险,正在暗中酝酿。
远处,最后一处粮仓的修缮工地上,工匠们已经收工。没有人注意到,新换的基柱与旧柱的连接处,已经有了细微的裂痕。
就像这个部族的命运,看似得以保全,实则危机四伏。
通过垣在议事厅床榻断裂事件中的抉择,深刻阐释了剥卦六二爻辞剥床以辨,蔑贞凶的寓意。剥落已从隐蔽的(粮仓基柱)蔓延至显眼的(议事厅床榻),象征着衰败从根基上升到表面。垣虽然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却在各方压力下选择了表面修补而非彻底根治,这种(忽视正道)的做法,不仅未能阻止剥落,反而导致部族上下人心浮动,危机进一步加深。故事揭示了在衰败过程中,治标不治本的妥协只会加速崩塌,唯有勇于直面根本问题,才能避免凶险的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