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云锋授衔的兴奋余波尚未完全平息,战王府内,年纪最小的墨云柔,却做了一件让整个京城再次为之侧目、甚至惊动朝堂的大事。
这日,墨云柔并未像往常一样去她的“云裳阁”或工坊,而是郑重地请求与父母一同用早膳。膳后,她并未离去,而是让贴身丫鬟捧上来一个紫檀木的匣子。
“父亲,母亲,”墨云柔声音依旧带着少女的清脆,但语气却异常认真,“女儿近日核算账目,铺子与工坊盈利颇丰,除却预留扩大经营与日常用度之资,尚有余裕。女儿……想将这些银钱,捐给朝廷。”
此言一出,连见惯风浪的墨骁珩和虞怀瑾都微微怔住。
“捐给朝廷?”虞怀瑾放下茶盏,柔声问道,“柔儿为何突然有此想法?可知这是多大一笔数目?”她深知女儿生意做得极大,这“余裕”绝非小数目。
墨云柔打开匣子,里面并非金银,而是一本装订工整的账册和一封言辞恳切的陈情书。她将账册与书信双手奉上,清晰地说道:“母亲,女儿并非一时冲动。近日听父亲与大哥议论朝政,提及边境不稳,虽有军队驻守,但长期对峙,耗费巨大。陛下与父亲有意重开并扩大边境互市,以商道缓和局势,充盈国库,惠及边民,却苦于初期投入巨大,朝廷一时难以筹措。”
她顿了顿,眼中闪烁着与她年龄不符的睿智与远见:“女儿以为,边境安宁,则商路畅通;商路畅通,则天下货殖繁荣。这不仅是朝廷之事,亦关乎我等商贾长远之利。女儿愿捐出白银五十万两,专项用于扶持边境互市建设,算是……算是女儿身为大周子民,亦是为自家生意长远计,尽一份心力。”
“五十万两?!”一旁的墨玉琳倒吸一口凉气,差点从椅子上滑下来。就连墨骁珩,眼底也掠过一丝惊异。他知道女儿生意做得成功,却不想已到了能动辄捐出五十万两巨资的程度!这几乎相当于一个中等州府一年的税收!
虞怀瑾接过账册和书信,仔细翻阅。账目清晰,每一笔来源去向明明白白;陈情书字迹工整,理由充分,拳拳之心跃然纸上。她抬头看向女儿,目光中充满了震惊、骄傲,以及一丝难以言喻的动容。她的柔儿,真的长大了,不仅会赚钱,更有了一份超越寻常商贾的家国胸怀。
墨骁珩沉默片刻,看着小女儿那认真而坚定的眼神,沉声问道:“你可想清楚了?这并非小数目,是你辛苦经营所得。”
墨云柔用力点头,眼神清亮:“女儿想清楚了。钱财可再赚,边境安宁、国家强盛的机会却更为难得。女儿相信,此举利国利民,亦终将利己。”
“好!”墨骁珩难得地扬声赞了一句,他拿起那封陈情书,“此事,为父替你递上去。”
数日后,金銮殿上。
当墨骁珩出列,呈上墨云柔的陈情书与捐献账目,并朗声说明其意图时,整个朝堂再次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寂静。
五十万两!还是战王府那位年仅十二三岁的三小姐个人捐献!用于支持朝廷的边境互市计划!
这消息比墨云锋授衔更让人震撼。授衔尚有军功和战王影响力的因素,可这真金白银的五十万两,却是实打实的个人财富和惊人的魄力!
户部尚书第一个激动得胡子直抖,看向墨骁珩的目光简直像是在看救世主——边境互市计划卡在资金上许久,这笔钱简直是雪中送炭!
一些保守的文官起初还想嘀咕几句“女子抛头露面经商不成体统”或是“商人重利,其心可疑”,但看着那白纸黑字的账册和明确的捐献意向,再看看御座上皇帝逐渐明亮起来的脸色,这些话都生生咽了回去。
皇帝仔细翻阅了陈情书,越看,脸上的笑容越盛。他抬头,目光扫过群臣,最终落在墨骁珩身上,声音洪亮,带着毫不掩饰的赞赏与喜悦:
“好!好一个墨云柔!好一个战王府的三小姐!年仅十二,便有如此经商之才,更有这般忧国忧民、深明大义之胸怀!‘边境安宁,则商路畅通;商路畅通,则天下货殖繁荣’!此言,深得朕心!”
皇帝龙颜大悦,当即准了所请,并道:“墨云柔一介女子,心怀家国,慷慨解囊,支持边政,实乃天下商贾之楷模!若我大周商人都能如此,何愁国库不丰,边疆不固?传朕旨意,战王府三小姐墨云柔,忠义可嘉,特赐御笔亲书‘义商’金匾,悬于其商铺门楣,以示褒奖!另,赐宫缎百匹,明珠一斛,准其日后承办宫中部分丝帛采买!”
“义商”!
这两个字由皇帝亲笔题写,其分量重于千金!这不仅仅是对墨云柔个人的肯定,更是彻底抬高了她的社会地位。从今往后,她不再是普通的官家小姐或成功的商人,而是得了陛下金口玉言、赐匾嘉奖的“义商”!谁敢再因她经商或年纪小而轻视于她?
消息传出,京城再次轰动。
“五十万两!我的老天爷,战王府这位三小姐是财神爷转世吧?”
“陛下亲题‘义商’!这可是开国以来头一遭!以后谁还敢说商人低贱?”
“战王府这风水……真是绝了!王爷康复掌权,世子中举,二公子授衔,三小姐成了御笔亲封的‘义商’!这哪是王府,这是聚宝盆兼文武状元坊啊!”
“当初谁说战王妃捡了烂摊子的?这分明是点石成金手!”
惊叹、羡慕、赞誉如潮水般涌向战王府。墨云柔的“云裳阁”及名下其他产业,门庭若市,“义商”金匾之下,生意更加红火,无人敢来滋事生非。
谢府之内,虞怀姝听到这个消息,已经连嫉妒的力气都没有了,只剩下麻木的绝望。她曾经引以为傲的才女之名、谢家媳的身份,在虞怀瑾和她的子女们创造的这一个个奇迹面前,显得如此苍白可笑。
战王府内,接到圣旨和赏赐的墨云柔,依旧保持着那份不符合年龄的沉稳。她摸着那金光闪闪的“义商”匾额,眼中闪着光,对父母说:“父亲,母亲,女儿做到了。女儿没有辜负你们的期望,女儿用自己的方式,也能为这个家,为这个国,尽一份力。”
虞怀瑾将她搂入怀中,眼中含泪,却是喜悦的泪。墨骁珩看着相拥的母女二人,看着厅内那象征着无上荣光的“义商”金匾,心中豪情涌动。
他的长子文能安邦,次子武能定国,幺女商能富国!再加上他身边这位智慧坚韧、为他撑起一个家的王妃……
墨骁珩缓缓握紧虞怀瑾的手,目光扫过这蒸蒸日上、根基深植的家宅,望向远方。
潜龙在渊,终成腾飞之势;雏凤清鸣,已响彻九霄。战王府的辉煌,已无人能够阻挡。而这,远非终点,只是一个更为波澜壮阔的未来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