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尚未散尽,陈鑫已经整装待发。他背上背着新制的背包,里面装着几块不同颜色的矿石样本、铁匠临时打造的地质锤。脚边放着连夜准备的勘探工具包:麻绳、木制量角器、炭笔和厚厚一叠粗糙的羊皮纸。
他展开手绘的地形图,指向东南方一片标注着红色问号的区域:昨天我在溪流下游发现磁铁矿碎屑,按照沉积规律,源头应该在这片丘陵地带。
蒋毅走过来,递给他一个装满淡绿色液体的玻璃瓶:明明新调配的体力药剂,能维持八小时不渴不饿。
明明现在就是咱们五星城的神!陈鑫兴奋的说道,然后仰头一饮而尽,液体带着青草的清香滑入喉咙,疲惫感顿时消散不少。他看着蒋毅问道:城区规划已经做好了吗?
和杰夫他们的城镇规划团队刚把住宅区图纸定稿了,我觉得他们非常有天赋。蒋毅脸上也是挂上了笑容,现在就等你的建材了。
晨光穿透雾霭时,陈鑫的身影已经消失在密林深处。他沿着溪流逆流而上,不时蹲下检查河床中的碎石。第三处转弯时,一块带有磁性反应的黑色石块引起他的注意——断面呈现出细密的晶粒结构,边缘还带着褐色的风化痕迹。
就是这里。陈鑫用地质锤敲击岩壁,回声沉闷而均匀。他取出测试瓶,将盐酸溶液滴在岩石表面,立即产生剧烈气泡。碳酸钙反应明显,适合烧制石灰。
正午的阳光直射下来,陈鑫的皮甲后背已经湿透。他在一处裸露的岩层前停下,岩壁上蜿蜒的条带状构造如同大地的年轮。用锤子小心撬下一块,断面呈现出松脂光泽。
软锰矿...陈鑫的指尖微微发抖。这种二氧化锰含量超过60%的矿石是制备锰铁合金的关键。他迅速在图纸上标注好坐标信息,接着继续往前听到远处传来流水轰鸣声。
循声穿过灌木丛,眼前的景象让他屏住呼吸——整片山崖如同被巨斧劈开,裸露的岩层呈现出清晰的沉积序列:上层是灰黑色的页岩,中层是厚层石灰岩,底部则是夹杂着暗红色铁矿带的石英砂岩。溪水从断层间奔涌而下,冲刷出无数矿砂。
复合型矿床!陈鑫的声音在峡谷中回荡。他飞快地测量岩层倾角,采集各类样本。当夕阳将岩壁染成金色时,他的行囊已经装满二十多种矿石标本。
归途比预想艰难。背负着沉重的矿石,陈鑫不得不放慢速度。月光照亮林间小路时,营地了望塔的轮廓终于出现在视野中。令他意外的是,炼金学徒艾伦正举着火把在门口踱步。
终于回来了!身材瘦高的艾伦小跑着迎上来,他最近每天最期待的事情就是陈鑫带着矿石样本回到营地。然而艾伦的眼神只是礼貌性的划过陈鑫的脸庞,第一时间去取陈鑫身上的背包,开始一块检查,矿石碰撞发出清脆声响。艾伦举起最上层的石灰岩样本在火光中泛着珍珠般的光泽。
陈鑫看着艾伦那每次看到新矿石就开始陷入自己的世界的模样,只能开玩笑的说道,“水都不给我一杯,渴疯了!”
艾伦听到回过神来,起身小心翼翼地捧起一杯冰凉的清水,递给陈鑫,陈鑫接过水杯一口干掉,整个人感觉活了过来。回想着矿场的情况对艾伦说道,“今天收获还不错吧,就是矿石区离营地有段距离,需要后续采集费点力,还有保护工人也需要多花人手。”
艾伦好似没有听见一样,继续在那自顾自的盯着矿石样本,嘴里好像在念些什么,但是又没发出任何声音。
“今天我还找到了疑似软锰矿,生铁通过降碳除杂、配合锰铁合金调配,从脆硬生铁蜕变为高锰钢,用这个来做武器,我们的武器将领先这个世界。”陈鑫一看艾伦又犯毛病了,就挑了一个最重要的事情和艾伦说道。
一直沉迷在对矿石的筛选和构思他可以怎么利用这些矿石时,听到陈鑫的话,一下被吸引了注意力,两眼一下就泛发出了奇异的光彩,兴奋的问道,“这个配方也是来自你以前的那个世界吗?”
“你小子,不给你说炼金的话题,你就听不见?”陈鑫一脸无语的看着艾伦。
“我...我不是那个意思,我只是....”艾伦听到看道陈鑫似乎有点生气,慌忙解释道。
“好啦,我知道,你继续吧,高锰钢的配比我给你写在这了”说完陈鑫把写着配方的羊皮纸提给艾伦。
这时的艾伦显得有点拘谨,他也知道自己这个毛病不好,但是他就是改不了,心里多少有些惭愧,于是有一点不好意思接下笔记,但是眼神却没有离开这个笔记。
“你就拿着吧,为了五星城,这些本来也该给你,笔记在这个世界只是一个参考,而你才是真正能发挥笔记作用的人!”陈鑫拉过艾伦德手,把羊皮纸塞在艾伦的手里。
艾伦听到这些,脸一下就红了,小心翼翼得展开笔记仔细的看了起来。
“得,又不理我了...”陈鑫看着接过笔记的艾伦。
两人蹲在篝火旁,将矿石碾成粉末加入不同试剂。艾伦的笔记本很快写满密密麻麻的数据。
需要先制成锰铁合金。陈鑫接话道,但首先需要建造鼓风炉。
深夜的讨论引来了铁匠老约翰。这个满脸络腮胡的壮汉听完陈鑫的分析,突然从怀中掏出一块蜂窝状的金属块:看看这个!上周用你教的块炼法炼的海绵铁。
陈鑫接过金属块,多孔的结构让他挑眉。用匕首划开表面,内里呈现出纤维状的铁素体。
居然炼出了熟铁...陈鑫的惊叹让老约翰得意地咧开嘴,明天开始建反射炉,先打造一批钢钎和矿镐。
次日黎明,整个工业区沸腾起来。陈鑫将勘探成果向蒋毅汇报后,立即着手三件事:模具标准化、水泥配方和冶炼工艺升级。
在临时搭建的工棚里,他用炭笔在橡木板上绘制砖模图纸:标准砖尺寸为长宽高保持4:2:1的比例关系。这样砌筑时...
每块砖都能完美咬合!叫夏洛特得工匠突然领悟,手指划过图纸上的榫卯结构,而且可以节省15%的砂浆。
陈鑫微笑点头:瓦模要更精细些。弧度控制在22.5度,边缘必须预留滴水槽。他展示了一个精巧的梯形设计,这样雨水会顺着瓦当流下,不会倒灌。
与此同时,水泥试验也在紧张进行。陈鑫将石灰石、粘土和铁渣按7:2:1的比例混合煅烧,艾伦则负责记录各批次的凝结时间和抗压强度。
第三组配比强度最高。艾伦指着试验台上已经硬化的灰色块体,但凝结太快,工人来不及施工。
陈鑫沉思片刻:试试加入些的石膏粉。它能调节硅酸三钙的水化速率...
就像炼金术中的时间沙漏!艾伦眼睛一亮,立刻跑去材料堆翻找。这个年轻的炼金学徒有着惊人的直觉,总能将陈鑫的科学理论与本土魔法知识奇妙融合。
第七次试验时,新调配的水泥浆体在保持强度的同时,初凝时间延长到45分钟。艾伦兴奋地在笔记本上画满星形标记:这比王都竞技场用的火山灰水泥还稳定!
采矿队的进展同样喜人。老约翰带着新打造的淬火钢钎,在陈鑫标注的矿点成功开采出第一批铁矿石。虽然运输仍靠人背马驮,但蒋毅已经规划出一条通往矿场的碎石道路。
要致富先修路。陈鑫看着热火朝天的筑路现场,想起故乡的谚语。木制轨道车正在测试中,虽然只是简单的滚轴结构,但已经能运输五倍于人力的矿石量。
七天后,工业区迎来了历史性时刻。第一窑红砖出窑时,整个五星城的居民都跑来围观。暗红色的砖块整齐码放在草垫上,在阳光下泛着陶土的光泽。老约翰用锤子猛击砖块,砖体应声裂成两半——断面显示出均匀的烧结结构。
比普通土砖硬三倍!铁匠捡起碎片端详,要是再提高烧制温度...
瓦片烧制则经历了些波折。最初几批瓦片在冷却时纷纷开裂,直到艾伦提出在粘土中加入熟料。就像炼金术中的骨料强化,他解释道,能让坯体承受更大热应力。
这个改良立竿见影。出窑的瓦片呈现出温暖的砖红色,轻轻敲击会发出清越的陶音。陈鑫将两片瓦以标准角度搭接,倒水测试时,水滴果然顺着预设的沟槽完美滑落。
水泥生产更是一场技术革命。当第一袋硅酸盐水泥封装完成时,艾伦坚持要在袋子上烙五星标志:这是属于我们自己的文明印记!
最激动人心的突破发生在冶炼区。经过三天三夜的连续鼓风,第一炉锰铁合金终于出炉。暗银色的金属锭上布满星辰般的闪光点,胡浩试着用匕首划过表面,只留下一道淡淡的白痕。
硬度是普通熟铁的两倍!老约翰的瞳孔在炉火映照下闪闪发亮,用这个打造武器...
先解决矿镐问题。陈鑫笑着举起新打造的锰钢镐头,开采效率能提升三倍。
当胡浩知道工业部冶炼出来了锰钢,他几每天都缠着陈鑫,念叨着“鑫哥,我亲爱的鑫哥,你那速射弩的图纸出来了吗?啥时候让工匠们生产啊?”
陈鑫都被胡浩问烦了,但是他就是不告诉胡浩,工匠们都验证了好几款了,现在弓弦的绳子材料不行,如果解决不了,那复合弓在战场上害死他的主人。
当矿工们装备上新的锰钢镐头。这时他们挥动矿镐在岩壁上凿击,火星四溅中,深红色的赤铁矿纷纷剥落。
比旧镐头省力一半!矿工们兴奋地汇报,就是手柄容易打滑...
铁匠老约翰立刻提出改进方案:缠上浸油麻绳如何?我的铁锤也用这个防滑。
当胡浩看到矿工们用上了新镐头,内心那是无比的羡慕。
为了解决水泥浇筑后容易开裂的问题,陈鑫带着铁匠们用最土的办法造铁丝——先把铁锭烧红,两个壮汉用大锤反复捶打,硬生生砸成手指粗的铁条。老约翰想出个笨主意:在硬木板上凿出不同大小的凹槽,烧红的铁条依次穿过,靠人力拉扯变细。
得退火!艾伦提醒道。他们挖了个土坑,把拉细的铁丝埋进炭灰里慢慢冷却。拉出来的铁丝歪歪扭扭,粗细不均,但好歹能用了。陈鑫把几股铁丝拧在一起,强度反而更高。
先凑合用!蒋毅拍板道。工匠们把这种麻花铁条编成网,虽然卖相难看,但拌进水泥后,楼板确实结实了不少。
随着建材问题解决,蒋毅筹划已久的住宅工程终于启动。选址在营地东侧缓坡上,这里地基稳固、排水良好。陈鑫带着测绘队用石灰粉画出建筑轮廓,挖出十八个基桩。
地基深度必须达到1.5米。陈鑫向施工队解释,这里的土层比较肥沃,表层土也比较松软,地基深一点,稳当。
水泥浇筑是个技术活。陈鑫将铁丝骨架加碎石增强结构的工艺教给了工匠们,虽然没有钢筋,但编织成网状的铁丝显着提升了混凝土抗裂性,而碎石则增加了混凝土的承担压应力。艾伦则改进了木质振捣器——通过有规律的拍打让水泥浆充分密实。
墙体砌筑时,标准化砖块的优势尽显。工匠们很快掌握三一砌筑法,墙体以每天一米的速度拔高。瓦片铺设更是引来围观,当最后一片红瓦严丝合缝地卡入檐槽,整个屋顶在夕阳下泛起温暖的涟漪。
二层单元楼封顶那天,全城居民聚集在工地周围。这栋占地三百多平米的建筑有着简洁的几何美感:矩形主体、拱形门窗、双坡屋顶与排水天沟浑然一体。最令人惊叹的是功能分区——十六户家庭共享公共厨房和仓储空间,每户都有独立卫浴。
这叫集体住宅。蒋毅向居民们解释,下一步我们会建造配套的公共浴室和洗衣房。
分配仪式充满温情。十一个有孩子的家庭优先入住,当玛莎大婶带着他的孩子拿到铸铁钥匙时,这个历经磨难的妇人将钥匙紧紧贴在胸口。一楼最右边的房间奖励给了艾伦——表彰他在工业化进程中的卓越贡献。
胡浩的二队也没闲着。虽然没有等到新型的速发复合弩,但是新锰钢箭头的战士们战力也是暴增,开始扩大清扫周边威胁的范围。狼人斥候的皮甲在新型箭矢面前如同纸糊,豺狼人储存的毒箭甚至来不及上弦就被火力覆盖。五天时间,安全边界向外推进了二十里。
矿场周围已经安全了,运输路线畅通了。胡浩在军事会议上展示地图,采矿队现在可以安全抵达新发现的铜矿点。
夜幕降临,新住宅亮起橘黄色的烛光。艾伦趴在自家窗台上,正用羽毛笔在羊皮纸上计算釉料配方。楼下飘来烤面包的香气,远处冶炼区的火光将云层染成暗红。
陈鑫敲门进来,手里捧着个素烧陶胚:试试看,第一窑实验品。
陶胚表面覆盖着层灰白釉料,在烛光下泛着贝壳般的光泽。艾伦小心地摩挲着断面:已经开始玻化了...怎么做到的?
瓷石加草木灰。陈鑫指着窗外的星空,烧制时保持还原焰,没想到产生了这种影青效果。
两人就着烛光讨论到深夜,从釉料配方聊到高炉自动化,再到未来的水利锻锤计划。当话题转到光学仪器时,艾伦突然想起什么,从壁橱里捧出个青铜匣。
看看这个。他神秘地掀开匣盖,里面整齐排列着十几支水晶管,每支都封存着奇异物质:地脉催化剂星光感应剂金属记忆合金...
陈鑫拿起一支标着热力增效的琥珀色晶体:这是?
我的秘传配方。艾伦压低声音,有些古代炼金术...或许能突破材料极限。比如这个——他指向靛蓝色粉末,能让陶瓷耐受骤冷骤热。
月光将两个探索者的身影投在米色墙面上,一个代表着严谨的物理法则,一个承载着魔法的混沌智慧,此刻却在釉面开片声中达成微妙平衡。
远处传来晨祷钟声时,陈鑫起身告辞。走到门口时他突然转身把早就准备好的《材料科学基础》和《有机化学》两本书提给艾伦:这个书你应该会喜欢,里面有一些化学表达式我已经注释了,我大学也没学得太好,主要是实验做得太少,有一些其实我也不是很懂,但是我相信以你的天赋,这本书给你灵感就足够了。
艾伦疑惑的接过这两本书翻开,仅仅看了目录,就忘记陈鑫还在身边了。
陈鑫看到艾伦那入了魔的样子,想必他那浓重的黑眼圈就是这么熬夜做实验来的吧,感慨一番后便带上门回他们的宿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