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回到教室,准备拿出资料继续完善演讲稿,却发现原本放在桌洞里的资料不翼而飞。他心中一沉,立刻明白这很可能又是王少杰和张成的手段。看着空空如也的桌洞,李东握紧了拳头,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他暗暗发誓,不管对方使出什么手段,自己都不会退缩,一定要找出资料,在比赛中证明自己。
尽管资料丢失让李东有些恼火,但他很快调整好了心态。成功报名演讲比赛的喜悦还未消散,他深知不能因为这点挫折就乱了阵脚。他开始回忆自己还能从哪些途径获取相关资料,脑海中迅速浮现出学校演讲社团。
当天下午,李东便来到了演讲社团活动室。活动室里摆放着各种演讲相关的书籍,墙壁上张贴着历届演讲比赛的精彩照片。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偶尔还能听到隔壁教室传来的朗朗读书声。
李东向社团里的同学说明了来意,大家都很热情地接待了他。其中一位同学主动表示愿意帮助他,李东感激不已。从那之后,李东每天都会抽出时间来到这里,全身心地投入到演讲比赛的准备中。他反复修改演讲稿,每一个用词、每一个段落都仔细斟酌。他时而低头沉思,时而奋笔疾书,额头上冒出细密的汗珠,打湿了几缕头发。
然而,李东不知道的是,这个看似热心帮助他的同学,早已被王少杰和张成买通。在指导李东的过程中,这位同学故意给出错误建议。他告诉李东,演讲时要尽量使用夸张的肢体动作,这样才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在内容上,要多讲一些耸人听闻的故事,而不必过于注重逻辑。李东并未察觉其中的异样,依旧认真按照对方的指导练习。他在活动室的讲台上一遍又一遍地演练,夸张的动作让他自己都有些气喘吁吁,但他坚信这是提升演讲效果的有效方法。
与此同时,王少杰也没闲着。他在校园各处散布关于李东的负面谣言。他告诉同学们,李东之所以能获得演讲比赛的参赛资格,是因为给校长送了礼,而且他平时的成绩也都是作弊得来的。这些谣言就像病毒一样,迅速在校园里传播开来。同学们看李东的眼神中多了几分怀疑和不屑。
在食堂里,李东端着餐盘寻找空位时,原本还热热闹闹聊天的同学们,看到他走过来,突然就安静了下来,眼神闪躲。李东能感觉到那种异样的氛围,心中一阵刺痛,但他没有停下脚步,默默找了个角落坐下。吃饭时,他听到旁边有人小声嘀咕:“没想到李东是这种人,平时还装得挺老实。”“就是,还送礼走后门,真不要脸。”这些话语像针一样扎在李东的心上,但他咬了咬牙,告诉自己不能被这些影响,一定要专注于比赛。
在操场上,几个同学正在打篮球,看到李东路过,其中一个故意大声说:“有些人啊,就会用不正当手段,也不知道这次演讲比赛能搞出什么幺蛾子。”李东听在耳里,拳头不自觉地握紧,但他还是加快脚步离开了。
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距离比赛越来越近。李东依旧蒙在鼓里,按照错误的方法练习着。而负面谣言也在校园里越传越广,像乌云一样笼罩着他。他该如何应对这双重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