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天刚亮,林砚就搬了一块大石头放在阿瑶的土堆旁 —— 石头能挡住露水,也能让阿瑶少晒一点太阳。
晚晚蹲在旁边,把草绳兔子放在土堆旁,小声说:“阿瑶,我跟阿爹去镇上请人建房子,很快就回来陪你。”
牵着宝马往镇上走时,晚晚坐在马前,手扒着马颈,眼睛亮晶晶地问:“阿爹,我们的房子要像清风堂那样吗?有院子,能晒被子的那种。”
林砚笑着点头,指尖摸了摸怀里的钱袋 —— 里面有那对中年夫妻留下的银子,还有陈青给的盘缠,足够建一座结实的小木屋。
镇上的工匠铺在街口,老板是个五十多岁的汉子,手上满是老茧,正拿着刨子刨木材。
听说林砚要在望仙山脚下建木屋,老板放下工具,皱着眉问:“望仙山那边偏,山路不好走,材料得靠人扛,工钱得贵点。”
“没问题,” 林砚掏出一小块银子放在桌上,“我要两座房间,一个堂屋,再围个院子,材料要结实的杉木,屋顶用茅草就行,越快越好。”
老板见他爽快,立刻点头,喊来五个工匠:“这几位都是老手,三天就能给你建好,今天就跟你去看地方。”
往回走时,工匠们扛着工具,跟在宝马后面。
晚晚从马背上跳下来,跑到最前面的工匠身边,仰着头问:“李大叔,你会建带小窗户的房子吗?我想在窗户上贴花纸。”
被叫做李大叔的工匠笑着点头:“当然会,还能给你留个小窗台,放你的小玩具。”
晚晚开心地蹦起来,跑去跟另一个工匠说要在院子里留块地方种小花,跑着跑着,还不忘回头喊:“阿爹,你要记得给阿瑶留个能看到太阳的地方!”
到了桃花林,林砚指着靠近小溪的空地:“房子建在这里,堂屋的窗户对着那边的桃花树,两个房间一个给晚晚,一个我住,院子就围到那棵大松树下。”
工匠们很快定了图纸,李大叔拿起斧头开始劈木材,其他工匠则忙着平整地面。
林砚没闲着,帮着搬那些轻些的木板,晚晚也凑过来帮忙。
她力气小,搬不动木板,就蹲在旁边捡木屑。
说要攒起来给阿瑶 “烧小炉子”,又或者跑去小溪边,用小桶给工匠们递水,水洒了半桶在衣服上,也不在意,笑得眼睛都眯成了缝。
正午歇脚时,林砚从储物戒指里拿出干粮和肉干分给工匠们。
晚晚则跑到石头下,把刚从溪边摘的小蓝花放在土堆旁,小声说:“阿瑶,工匠大叔们好厉害,已经把木头劈成小块了,我们的房子很快就能建好啦。”
她说话时,风刚好吹过桃花林,嫩芽轻轻晃动,像是阿瑶在回应她。
建房子的三天里,晚晚每天都有新 “任务”。
第一天帮着递钉子 —— 虽然递错了好几次,把小钉子递成了大铁钉,惹得工匠们笑。
第二天学着编竹篱笆,笨手笨脚地把竹子缠在一起,最后还是李大叔帮她修整好,围在院子边缘。
第三天则守在工匠们糊窗户纸时,非要自己贴一张,结果把纸贴歪了,还沾了满手浆糊,却举着粘了浆糊的手跑去找林砚:“阿爹你看,我也会糊窗户啦!”
林砚看着她满手的浆糊,无奈又好笑,拿出帕子帮她擦手,目光却飘向石头下的小土堆。
这三天他每天都会去看,土堆上的花瓣还在,像是阿瑶一直在陪着他们。
有天晚上工匠们走后,他蹲在石头旁,摸了摸玉盒,小声说:“阿瑶,房子快建好了,以后我们就能在这里住下来,晚晚很开心,你也会开心的吧?”
第四天早上,当最后一片茅草铺在屋顶上时,小木屋终于建好了。
杉木做的墙透着淡淡的木香,堂屋的门是两扇对开的,推开就能看到溪边的景色。
晚晚的房间里,李大叔特意留了个小窗台,窗台上还放着晚晚捡的鹅卵石。
院子用竹篱笆围得整整齐齐,门口放着晚晚摆的三块 “看门石”—— 据她说,这样坏人就进不来了。
工匠们收拾工具准备离开时,晚晚跑回房间,抱出一大把野果塞给他们:“大叔,这个给你们吃,谢谢你们帮我们建房子。”
李大叔接过野果,摸了摸她的头:“小姑娘真懂事,以后有什么要修的,就去镇上找我们。”
林砚送他们到路口,给了工钱,又多塞了一袋肉干,感激地说:“辛苦各位了,以后路过这里,进来喝杯茶。”
回到小木屋时,晚晚正跑在院子里,一会儿跑到马棚旁看宝马 —— 林砚昨天在院子西侧搭了个简易马棚。
一会儿又跑到堂屋,把草绳兔子挂在堂屋的房梁上,仰头喊:“阿爹,阿瑶看到我们的房子了吗?她会不会喜欢呀?”
林砚走过去,抱起晚晚,指着桃花林里的石头方向:“会的,阿瑶肯定喜欢。你看,从这里能看到她那边的太阳,晚上还能看到星星,以后我们每天都能跟她说说话。”
晚晚趴在林砚怀里,看着石头的方向,小声说:“那我以后每天都给阿瑶带花,还要跟她讲我今天玩了什么,好不好?”
林砚点点头,抱着晚晚走进堂屋。
堂屋里摆着两张木椅和一张木桌,都是用剩下的杉木做的,桌角被磨得圆润,不会硌到晚晚。
他把晚晚放下来,晚晚立刻跑向自己的房间,一会儿拿出布娃娃,一会儿拿出小石子,在桌上摆成一排,像是在给阿瑶 “展示” 自己的宝贝。
傍晚的时候,林砚在院子里生了堆火,烤了几个红薯。
晚晚拿着烤好的红薯,先跑到石头下,把红薯放在玉盒旁:“阿瑶,这个红薯好甜,你尝尝。”
然后才跑回火堆旁,接过林砚递来的另一个红薯,小口啃着。
火光映着晚晚的笑脸,也映着小木屋的木门,林砚看着眼前的一切,心里忽然变得格外踏实。
前世自己也是和爷爷蜗居在一个很小的房子里,房子破破烂烂的,还总是会漏雨。
穿越过来后,在林家的房子也是破破烂烂的,后面这一路都在颠沛流离。
现在,在望仙山下,有了这座小木屋,有晚晚的笑声,还有阿瑶的 “陪伴”,他终于有了 “家” 的感觉。
晚晚啃完红薯,靠在林砚身边,看着天上的星星,小声说:“阿爹,以后我们再也不用住客栈了,对不对?”
林砚摸了摸她的头,声音很轻却很笃定:“对,以后这里就是我们的家,再也不离开了。”
风穿过桃花林,带着草木的清香,吹过院子里的竹篱笆,也吹过石头下的小土堆。
林砚知道,阿瑶虽然 “不在” 了,但她的影子,已经留在了这座小屋里,留在了他和晚晚的日子里,成了这个家里最温柔的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