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仓古道,赵云与陌刀队的出现,如同一块巨石投入本已汹涌的关中战场,激起了滔天巨浪。李傕、郭汜如芒在背,不得不分兵数万,由大将张苞、胡赤儿率领,西进至武功、槐里一带布防,严密监视这支突然出现的益州精锐,潼关正面的攻势为之一缓。
压力稍减的潼关守军,获得了宝贵的喘息之机。然而,吕布、陈宫等人深知,这仅仅是权宜之计。李郭主力仍在关下,粮草依旧匮乏,赵云所部虽锐,但毕竟兵少,且悬于敌后,难以持久。若李郭下定决心,先集中兵力击破赵云,或是不顾伤亡强攻潼关,局势依然危如累卵。
就在这微妙的时刻,益州牧、镇西将军刘隆的正式檄文,以最快的速度传遍了关中,并经由各种渠道,送到了潼关之上,也摆在了李傕、郭汜的案头。
檄文以慷慨激昂的笔触,历数李傕、郭汜“祸乱长安,劫持公卿,荼毒百姓”的罪行,斥其为“国贼”,并言明自己“受陛下厚恩,镇守西陲,见逆臣猖獗,社稷倾危,岂能坐视?” 宣布“将奉天讨逆,整饬山河”!
檄文一出,天下瞩目。刘隆在道义上占据了绝对制高点。
紧接着,益州北部门户汉中,战鼓擂动,旌旗蔽空!
汉中,沔阳大营。
点将台上,刘隆亲自为出征将士饯行。台下,以老将黄忠为首,吴兰、雷铜等将为辅,一万五千益州精锐步骑肃然而立,甲胄鲜明,刀枪如林,杀气直冲霄汉。这其中,更有部分士卒装备了最新由成都匠作营根据“图纸”赶制出的“神臂弓”和改进型“明光铠”,在阳光下闪烁着冷冽的寒光,军容之盛,令人侧目。
“汉升将军!”刘隆声音沉雄,传遍全场。
“末将在!”黄忠踏前一步,声如洪钟。他须发虽已花白,但腰板挺直,目光锐利如鹰,浑身散发着百战老将的凛冽气势。自归顺以来,刘隆待其甚厚,华佗又全力医治其子黄叙,病情已稳定好转,黄忠正愁无功报效,此刻正是斗志昂扬。
“李傕、郭汜,逆天无道,祸国殃民!今命你为讨逆先锋,率军出斜谷,兵锋直指长安!扬我益州军威,解潼关之围,救民于水火!”刘隆将令箭郑重交予黄忠。
“末将遵令!”黄忠双手接过令箭,虎目含威,“必斩将夺旗,以报主公!”
“吴兰、雷铜!”
“末将在!”二将轰然应诺。
“命你二人为副将,随黄老将军一同出征,奋勇杀敌,不得有误!”
“诺!”
刘隆目光扫过全场将士,朗声道:“三军将士!此去关中,乃正义之师,讨伐国贼!望尔等奋勇当先,扬我汉威!立功者,重赏!怯战者,严惩不贷!”
“讨伐国贼!扬我汉威!”
“为主公效死!”
山呼海啸般的呐喊声震四野,士气高昂到了极点。
当日,黄忠率领一万五千大军,浩浩荡荡开出沔阳大营,沿褒斜道北出斜谷,旌旗招展,声势浩大。大军行动并未刻意隐蔽,反而大张旗鼓,摆出了一副直取长安的架势。
消息很快传到李傕、郭汜耳中。
“报——!大将军!益州大将黄忠,率军一万五千,已出斜谷,前锋已至郿县附近!”
“黄忠?”李傕眉头紧锁,“就是那个在长沙与孙坚麾下程普大战不分胜负的老将?”
郭汜烦躁地踱步:“刘隆这是要干什么?赵云在陈仓,黄忠出斜谷,两路并进,他想夹击长安吗?”
谋士贾诩微微眯眼,缓声道:“二位将军,刘隆此举,名为讨逆,实为‘声东击西’,或曰‘围魏救赵’。其意在潼关,不在长安。黄忠兵出斜谷,威胁我侧后,迫使我等分兵抵御,从而减轻潼关压力。赵云那支奇兵,亦是此意。”
“可恶!”李傕一拳砸在案上,“刘隆小儿,欺人太甚!文和,依你之见,该当如何?”
贾诩道:“潼关吕布,已是瓮中之鳖,迟早可下。然刘隆两路兵马来势汹汹,尤其是那支‘陌刀队’,战力不明,不可不防。若置之不理,恐其真袭扰长安,断我归路。为今之计,需再遣一军,东出潼关,于蓝田、上洛一带布防,阻击黄忠。同时,加派斥候,严密监视赵云部动向。只要守住要道,使其不得寸进,待攻破潼关,擒杀吕布,再回师对付刘隆不迟。”
李傕、郭汜虽不甘心,但也知贾诩所言是老成谋国之道。无奈之下,只得再从围攻潼关的兵力中,抽调两万人马,命大将李别、王昌率领,急赴东线,抵御黄忠。
如此一来,围攻潼关的李郭主力,被赵云、黄忠两路偏师,生生牵制了近四万人马!潼关正面压力骤减。
潼关之上,压力一轻,守军士气大振。吕布看着关下明显稀疏的敌军营地,又接到细作关于益州两路出兵、李郭被迫分兵的密报,心中感慨万千。他走到垛口前,望着南方连绵的秦岭,沉默良久。
陈宫悄然来到他身边,低声道:“奉先,刘使君这‘雪中送炭’,可是实实在在的。若非他两路出兵,牵制了大量敌军,我等此刻恐怕……”
吕布没有回头,只是握紧了拳头,声音沙哑:“刘隆……他到底想怎样?”
陈宫看着吕布的背影,轻声道:“他在等一个答复。一个能救我等,也能让他名正言顺介入关中,乃至问鼎天下的答复。”
潼关依旧被围,但攻守之势,已因益州军的介入,发生了微妙而深刻的变化。刘隆的“雪中送炭”,已从虚张声势的威慑,变成了实实在在的军事支援。现在,球被踢到了吕布的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