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其实杨小红没多胖,只是因为爱吃,稍稍丰满了一些,胸前也壮观,毕竟年纪可比林如月大了几岁,人家成年了。
这只鸡应该是雄性,有这么长长的漂亮尾巴,能闷死在杨小红波澜壮阔的胸前也是一种幸福吧,就是不知道它是压死的,还是闷死的。
杨小红兴奋的大叫:“如月,快来,我抓住它了,我不敢动,怕它跑了。”
林如月看着杨小红这样子,笑弯了腰,杨小红的头发上还挂了好几根狗尾巴草,随风飘摇,那形象不比之前的李卫东好多少。
而且你确定这只鸡还能跑吗??
林如月收了收笑容的弧度,走了过来,“你慢慢起身,我用手摁住它,你再完全起来。”
为了确保万一,林如月可不想美味就这么逃走了,还是慎重的捉它。
杨小红轻轻挪开了胸部,林如月趁机两只手往草里一摁,先是隔着草摸到了它的头,再用另一只手从草丛的缝隙里去摁住鸡背,再放开草丛上的手,两只手伸起去抓住它。
果不其然,这只鸡还活着,但不太动弹了,没有任何挣扎的被林如月的手抓在了手里。
为了保险起见,林如月顺手拔了几根旁边的草,拴住了鸡的翅膀和两条腿。
杨小红眼睛直愣愣的盯着林如月手里的鸡,笑容满面,对着林如月说道:“如月,我厉害吧,我一下就把它抓到了。”
林如月看着肥肥怕野鸡,不吝夸奖,“要不是你,这只鸡估计也抓不到,真厉害!你看这只鸡多肥呀,估计有四、五斤重吧,夏天的虫子多,鸡吃得肥肥的。”
杨小红扬起一张得意的脸,笑得憨憨的。
林如月把鸡扔在背篓里,“一会儿我们再扯点儿草扔在背篓里藏起来,这山是公家的,村里人虽然都挺不错,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有人举报我们挖公家的墙角就惨了,这个时候还是慎重些,”
杨小红认真的点了点头,非常时期,一切还是注意些,表示知道了。
林如月看了看野鸡,这附近应该还有鸡窝,咱们找找看,说不定还能找到野鸡蛋,杨小红一听,眼睛立马就亮了。
两人分头在这附近找起来,果不其然,林如月在不远处的另一处灌木丛里找到了一窝野鸡蛋,蛋不大,只有七颗,也算是收获,可惜鸡妈妈不在,估计觅食去了,晚间的虫子更多。
林如月就地取材,用长的藤蔓编了一个简易的筐,还扯了几把杂草垫在下面,把鸡蛋放在里面,用手拎着。
杨小红对于此次上山收获巨大,莫名的更喜欢大山了。
在附近再次搜索了一番,再也没有这么好运了,两人选了一处树林密集的地方开始砍柴。
主要还是林如月砍柴,杨小红负责把长长短短的分类整理好。
林如月把一些矮一些的枯枝从树上砍下来,接连砍了数根树,手也有些软了。坐在地上休息了下,揉了揉自己酸痛的胳膊,用袖子抹了把额上的细汗。
看着天色不早了,赶紧来到杨小红身边,把长一些的树枝砍成两段,杨小红看到也没闲着,整理着砍断的树枝。
最后林如月把绳子穿过树枝底部,两人合力拉紧,把柴捆好了。又顺手从草丛里用柴刀割断了一些杂草,放到背篓里,再把小一些的柴放进背篓,最后再放了一捆长一些的柴放在了背篓上,用绳子固定好,对杨小红说道:“你来背背篓吧,我来背柴,你背不好会戳到自己。”
杨小红点点头,试着背了下,没问题,自己能背得动,起身后又接过了林如月手里的藤蔓筐。
林如月把三捆柴拴到一起,坐在地上,两手一拉,整个身体往前倾,柴就背在了背上。
山风轻拂,带来些许凉意。两个姑娘一前一后沿着林如月砍出来的小路往下走,肩上扛着沉甸甸的柴捆,脚步却轻快得很。林如月哼起山里人常唱的小调,杨小红跟着和,歌声在山谷间悠悠回荡。
忽然,杨小红停下脚步,指着西边的天空:“如月,你看!”
天边的云霞被落日烧得火红,层层叠叠,宛如织锦。两人呆呆的看着,不由发出感叹:“真美啊。”
“明天准是个好天气,有句谚语叫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林如月说着,调整了一下肩上的柴捆,“快走吧,天黑前得赶到家。”
小路蜿蜒向下,两旁的灌木丛中不时传来窸窣声响,是晚归的鸟儿和出来觅食的小兽。夏日蛇虫鼠蚁出没,两人加快了步伐,天黑了山里还是有些可怕的。
转过一个弯,村子的轮廓已然在望。炊烟袅袅升起,与晚霞交融在一起。杨小红忽然笑道:“哎呀,这肚子饿得真快呀,已经咕咕响了。”
“我也有点儿饿了,估计王丽丽他们已经做好了晚餐,这只野鸡回家做已经有点儿来不及了,干脆晚上我们把它炖了,明早喝鸡汤。”林如月计划着。
“好耶,只要是你做的,肯定都好吃,”杨小红对林如月的厨艺是一百个信任。
两人说笑着,加快了脚步。夕阳将她们的影子拉得老长,投射在崎岖的山路上,随着她们的步伐一跳一跳的,仿佛也有了生命。
两人赶在天黑之前,回到了知青点,走到了前院,林如月站在门口喊着李卫东:“卫东,你出来下,”
满脸熏黑着脸的卫东,从灶房跑了出来,看来在家也是养尊处优的少爷,不会生火,总得吃点儿教训。
李卫东跑了出来,看着林如月和杨小红背着高高的柴火,赶紧上前要帮忙背去后院,林如月让杨小红先进去,把自己的柴火卸下来,解开绳索,拎了两捆出来,“你帮我们挑水,我帮你砍柴,很公平,拿去,一会儿绳子还给我们就行了。”
最后又压低了声音对着李卫东说道:“你会杀鸡吗?我们抓了只野鸡,晚上把它炖了,明早上你过来吃饭,记得拿个茶缸装点儿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