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小江,这就是我们目前最核心的项目,承天1号。”徐涵的声音带着难以掩饰的自豪,他走到平台边缘,像欣赏一件艺术品般仰望着这台凝聚了他无数心血的机甲。
“徐叔叔,这台机甲的设计真的很让人震撼。”江帆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他注意到承天1号胸口控制舱的位置,以及四肢关节处那些明显不同于传统液压传动结构的设计细节。这些细节让他敏锐地察觉到,这台机甲在传动效率上可能有着革命性的提升。
这是联邦第一台人机合一操控模式的机甲,不再像之前的那些,依靠驾驶舱里的各种操控设备运行。而是直接通过专门设计的头盔,让机甲与驾驶员的脑神经连接,直接像真人那样通过思维运行。徐涵骄傲地介绍自己的心血之作。
徐涵兴致勃勃地介绍:“我们最大的突破在于脑机神经接口的直接应用。传统的操控台和手柄虽然稳定,但始终存在指令延迟和操作复杂度的瓶颈。而脑机接口,旨在让驾驶员的思维直接转化为机甲的行动。”
脑神经连接?江帆的心头一紧,他知道,在帝国皇宫的机甲研发中心里,也有一台采用了这种模式的机甲,那是父亲珍爱的一台机甲,新赤焰号。一种久违的熟悉感和激动在江帆胸中涌动,曾经操控新赤焰号时那种人机合一、如臂使指的感觉,仿佛隔着时空再次召唤着他。
徐涵并没有注意到江帆面部表情的轻微变化,继续指向机甲头部后方一个不太起眼的接口位置,“我们做了大量的脑神经连接测试,目前的指令正确率已经接近82%。这意味着,在基础行动层面,几乎可以摆脱传统的仪表盘操控了。”
82%的正确率。江帆在心里默默对比。他记得父皇那台专属的新赤焰号,在最后一次测试时,脑机接口的正确率已经稳定在91%到94%之间,那几乎是当时技术的极限。
正确率越高,意味着大脑指令被机甲准确执行的比率越高,延迟越低。当机甲执行指令的正确率达到60%以上,完成普通的行走、跑动、抓握等常规动作已无问题,但在高速、高精度的复杂战斗动作中,每一个百分点的提升都至关重要。
比如,当你的大脑意图是重拳击打对方头部后,再紧跟着衔接掏出光刀在敌人颈部抹杀,实现致命的一击,但机甲可能只正确执行了重拳击面,而光刀却刺向了对方的胸膛,而往往敌人的胸甲厚实的可以经受住多次的穿透,那就很难保证在这期间内,自己不会遭受到敌人的反击。往往在生死一线的机甲格斗中,这种细微的偏差可能就是致命的。
“徐叔叔,那你们现在是如何处理那剩下的18%误差呢?”江帆问道,目光依旧没有离开承天1号。他想起自己操控新赤焰号时,那种几乎零延迟的流畅感,即便是他这样并非顶尖格斗高手的人,也能凭借机甲的卓越性能在模拟战中取得压倒性优势。
江帆记得他曾经以5:1的绝对优势击杀普通型的机甲,而若是换了他那位被誉为帝国战神的大哥林毅来操控新赤焰号的话,恐怕真的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秒杀”。
徐涵叹了口气,指了指承天1号控制舱的右侧座位:“我们增加了人工智能辅助系统,由副驾驶位进行实时校准和干预,但是目前还缺少大量的训练数据,目前还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法。”徐涵想到这个困难,也不由得挠挠头。
就在这时,承天1号胸口的控制舱盖缓缓向上开启,两名穿着蓝色工装的研究员从里面站了起来。他们看到平台下的徐涵,立刻恭敬地打招呼:“校长好!”
其中高个子、看起来比较开朗的叫姚晓天,另一个戴着眼镜、神情略显严肃的是周齐。他们都是徐涵的得意门生,现在则是这个核心项目的研究骨干。两人也看到了徐倩,姚晓天笑着挥手:“徐倩,你也来了啊!”
周齐的目光则落在了徐倩身旁的江帆身上,这个陌生而英俊的年轻人让他感到一丝不易察觉的警惕,他推了推眼镜,语气平淡地问:“这位是?”
徐倩和父亲的两位学生本就很熟悉,微笑着招手说:“姚哥,周哥,这是我朋友江帆。”当说到江帆时,她的脸不自觉地转向身旁的江帆,眼神中充满温柔,话语里也带着亲昵。
江帆礼貌地朝两人点头致意:“姚哥,周哥,你们好。”
姚晓天和周齐站在高高的控制舱口,轻轻点头算是打了招呼,心里面倒是没有把江帆当回事,骨子里带着一种属于技术精英的、下意识的居高临下傲慢。
周齐尤其如此,他内心深处对美丽的小师妹徐倩其实是有点点喜欢的,只是年龄上比徐倩大上六岁,加上自己的腼腆性格,这样的差距让他从未敢表露。此刻看到徐倩身边出现这样一个气质不凡的年轻男性,心里难免有些泛酸,虽谈不上嫉妒,但自然不待见江帆,也没什么热情,只是冷淡地想着,这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小子。
徐涵没在意弟子们细微的情绪,关切地问:“晓天,小周,这次测试有什么新进展吗?”
姚晓天活动了一下肩膀,回答道:“校长,我单独进行脑神经连接操控时,持续时间一长,还是会有轻微的眩晕感,虽然比刚开始已经好很多了。”他拍了拍身旁的周齐,“多亏了周齐在副驾进行辅助,经过这两天大量的训练磨合,我们俩的配合倒是越来越默契了。”
听到姚晓天的回答,江帆仿佛无意识地轻轻“哦?”了一声。这声音不大,但在安静的实验室里显得格外清晰。
站在他身旁的徐倩好奇地转头看向他,连徐涵也投来询问的目光。
“小江,你是不是有什么不同的想法?”徐涵饶有兴趣地问,不知为何,他总觉得这个年轻人能带来意想不到的视角和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