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遑论此刻孙权半数兵马正陷于吴郡战事——
若此时寇曹联军来犯,孙权恐怕凶多吉少。
幸得鲁肃进言终使孙权宽心:
主公勿忧,曹操此刻无力南下;即便其真来犯,寇封也绝不会坐视不理!
(
此刻岳飞统领十万人马驻守豫州,赵云率领五万精兵坐镇宛城,而江夏地区更有十万精锐步骑严阵以待!
倘若曹操胆敢挥师南下,寇封麾下数十万雄师便可即刻北上出击,届时曹军将陷入腹背受敌之境!
更甚者,此举可能导致曹操丢失洛阳和许昌两处要地,因此他绝不敢贸然进犯江东。至于寇封方面......
确认曹操不会自取 ** 来攻江东后,孙权心中稍安。
然而对寇封,孙权仍心存顾虑。
转念忆起不久前才将妹妹许配过去,料想寇封应当会顾及这份姻亲关系,不至于对江东用兵。
至少在孙权看来,妹妹孙尚香有这个分量。
殊不知,这位孙家 ** 早已被寇封完全收服,反倒对自家兄长生出几分怨怼。
更关键的是,若孙权不主动出击,刘备势力反而会成为吞并江东的最大威胁。
面对潜在威胁与正在进犯的两股势力,孙权自然优先对付刘备。
当这个消息传到荆州时,寇封闻讯即刻召集众将商议军务。
当前寇封麾下,仅豫州与宛城两地就驻有十五万精锐战兵,皆为善战之师。
这些部队由岳飞、杨再兴、牛皋及赵云分别统领,主要防备北方曹操来犯。
若能再操练个一年半载,这些军队的战斗力必将更上一层楼。
况且日后北伐时,赵云与岳飞都将成为寇封手中的两柄利剑。
除这十五万主力外,南郡有黄忠四万兵马,襄阳驻太史慈三万将士,长沙由魏延统率三万人马,桂阳则有李严两万驻军。
再加上江夏十万步骑主力,甘宁五万水师,以及戚继光麾下万余戚家军。
合计之下,寇封掌握的兵力已达四十三万之众。
其中江夏十万步骑多为收编的曹军降卒,战斗力丝毫不逊色于原班人马。
拥此雄厚军力,要拿下江东简直易如反掌。
寇封命令下达后,刘伯温、戚继光等文武要员迅速齐聚郡守府,各就其位。
岳飞、赵云等将领驻守在宛城、豫州一带,若要进攻江东,只能依靠江夏的十万步骑。此外,甘宁和戚继光统领的六万水师,以及魏延在长沙驻守一年的三万人马,也可投入作战。
如此一来,寇封能调动的兵力总计十九万,而孙权麾下仅六万兵马,实力悬殊极大。即便算上谋士,寇封一方有三位顶尖谋臣,而江东即便加上鲁肃,也仅有一人半的智谋之士。
尽管如此,寇封并未轻敌。若真要攻打江东,除了孙权,还需提防刘备三兄弟。若关羽、张飞拼死一战,恐会带来不小伤亡。仅凭罗成、黄忠等人,未必能全身而退。
众将齐聚后,寇封开口道:“诸位,孙权已出兵,刘备与周瑜在吴郡激战,但攻城不易。听闻陆家已倒向刘备,并有谋士陆逊相助,周瑜短期内难以攻破吴郡。今日召集诸位,是想商议进攻江东的最佳时机与出兵名义。”
攻打江东势在必行,但时机与名义尚未定夺。此时讲究师出有名,即便曹操挟天子令诸侯,南下时也曾发布檄文,斥责寇封与孙权擅起兵戈。如今寇封刚与孙权结亲,若贸然开战,若无合适借口,恐遭天下人耻笑,背负不忠不义之名。
值得一提的是,陆逊此人,正是当年毁了刘备复兴大汉梦想的关键人物。
【
阴差阳错竟成了刘备帐下谋士,倒也有趣!
寇封话音方落,刘伯温抚须笑道:主公,孙权才刚起兵,与刘备尚未正式交锋。此刻正该整军备战,静待良机。
待孙刘两军久战不下之时,方是我军进军江东的最佳时机。
庞统闻言轻笑道:伯温兄所言极是。若孙权迟迟未能得手,便可借主母思乡之情为由,请主公出兵相助江东。
孙家主母与江东血脉相连,主公又是孙家女婿,如此出兵名正言顺。
诸葛亮却轻咳一声:士元此计虽妙,但恐有损主公与主母情谊。依亮之见,不如直接以讨伐刘备为由进军。
毕竟主公与刘备有生死之仇,这般理由反倒稳妥。若按士元之计...
庞统闻言猛然醒悟,面露愧色。他原以为这场政治联姻不过表面功夫,经诸葛亮提醒才惊觉失言,当即要向寇封请罪。
寇封摆手示意无妨。此事说大不大,终究是平日与臣下相处太过随意所致。纵使他与孙尚香真的情薄,也不该公然以此作伐。
```
此事纵然是唯一可行之策,也须私下谨慎告知寇封!
须知昔日曹丕尚为世子时,其幕僚被调离中枢,正是因有人妄议甄宓!
曹操借此机会打压曹丕,若非顾及世子身份及嫡系势力,按礼法早该问斩!
“日后务必谨慎!方才士元(庞统)思虑欠周,便依孔明、伯温之策暂按兵不动。”
“待孙权与刘备两败俱伤,再发兵一举平定江东!”
君臣之礼不可轻忽。事后庞统再度请罪,寇封自是温言安抚。经此一事,麾下文武必当引以为戒。
此时吴郡战局——
周瑜率三万大军进逼,刘备急调万余兵马固守吴县,决意死战。纵有三月喘息之机,刘备实际掌控的仅吴县、曲阿等数县。
陆逊献策:“吴县、曲阿、海盐三地可布三角阵。吴县城高池深,可为主力据守;曲阿遣关羽领四千兵马驻防,与吴县形成犄角之势。若周瑜攻吴县,关将军可迂回夹击。”
“海盐临海,若战事不利,尚可登船撤离扬州,保全性命。”
刘备颔首——陆逊已将退路尽数谋划。然此番他早存死志:胜则据扬州,败则埋骨吴郡!
```
刘备若从海上遁逃,此生便再难踏足中原,与其如此,他宁可与吴县共存亡!
周瑜率军连克六城,兵锋直指吴县城下。此刻他亲率陈武、韩当、周泰、黄盖四员大将列阵城前,明为劝降,实则意在探查虚实、瓦解守军斗志——此乃兵法上策。
三万雄师已将吴县围得铁桶一般,纵是插翅也难飞。这般围城之势,正是要动摇守军军心。毕竟,谁愿与刘备共赴黄泉?只需有人开城献降,吴县防御必将土崩瓦解。
此战于周瑜而言更关乎前程。正是刘备兴风作浪,才使孙权日渐猜疑。唯有献上刘备首级,方能重获主公信任。
玄德公!周瑜勒马城下,声震云霄:吴县已成孤城,何不早降?本督可保你性命觐见吴侯。若负隅顽抗,城破之日,莫说尔等,便是吴郡四大世家,也难逃千刀万剐!
这番狠厉之言令城上众人俱惊——昔日儒雅周郎,今日竟杀气冲天!但细想也难怪,刘备勾结世家反叛,袭杀朱治强占吴郡,逼得孙权仓促嫁妹,更让周瑜蒙受赔了夫人又折兵之辱,如何不叫人切齿?
战火在江东大地蔓延,倘若刘备在此地继续横行,恐怕这片基业真要毁于一旦!
不仅是刘备,就连周瑜也对江东豪族咬牙切齿!
早知今日,当初就该让孙策彻底铲除这些世家大族。若是如此,孙策也不会惨遭许贡门客毒手!
更不会给陆家可乘之机,让他们与刘备沆瀣一气,祸乱江东!
面对周瑜的指责,刘备放声大笑:
周公瑾,休要在此惺惺作态!你与孙权故意放我兄弟三人离去,不就是想借我之力对抗寇封?
可惜我偏不让你如愿!既然进退无路,索性就反了这江东!
你们江东既无力北上抗曹,又挡不住寇封大军,与我刘备又有何区别?
若非孙坚、孙策打下的基业,孙权小儿算什么东西?
你周瑜名满天下,娶得小乔 ** ,看似风光无限。可面对寇封时,不也和我一样节节败退?哈哈哈......
看着刘备癫狂的模样,周瑜怒火中烧:
这老匹夫被寇封他们坏了名声,终于撕下伪装了?
他厉声喝道:刘备、陆家,你们注定死路一条!
未等刘备回应,陆逊已怒目而视:
周公瑾!当年你与孙策在庐江围攻两年,活活累死我祖父陆康!
又屠戮我陆家满门数百口,强夺二乔,逼死乔公。你们为霸业不择手段,如今倒来指责我们?
周瑜闻言脸色铁青。往事种种他心知肚明,但此刻绝不能示弱!
周瑜沉默不语,猛然拔出腰间佩剑,厉声喝道:
黄盖、韩当、周泰、陈武听令!
四将领命上前,齐声应喝:
末将在!
周瑜目光凌厉,下令道:
命你四人各率五千精兵,分攻吴县四门,务必拿下此城!
末将遵命!
四人领命回营,率军杀向吴县。战鼓雷动,杀声震天。
攻城之战,计谋难施。若仅刘备守城,恐难支撑。所幸有陆逊相助,屡破周瑜之计。然此类妙计多为灵光乍现,并非每战皆可。
当初孙策攻庐江时,周瑜亦随军征战,苦战两年方克,全赖军力而非智谋。如今刘备拥兵万余,更有张飞之勇、陆逊之谋,吴县岂是易取?
激战数日,双方伤亡惨重,周瑜军已折损三千余人。
这一日,周瑜再度攻城,周泰率军险些登上城头之际,忽见远处烟尘漫天,显然有大军将至。
此刻周瑜正率部攻城,未向孙权求援,这支突现的兵马究竟从何而来?
毫无疑问,来者必是敌兵!
待那四千精兵逼近,周瑜凝神细看,只见领军之人正是刘备麾下大将——关羽!
见此情景,周瑜顿时面色大变,厉声喝道:
速速鸣金!后军上前接应,务必护住周泰将军撤退!
然而,周泰此时已登城与张飞等人激战正酣,岂能轻易脱身?
关羽勇猛无双,趁周瑜军攻城之际,率四千铁骑长驱直入,如利刃般撕裂敌阵!
情急之下,周瑜急令韩当、黄盖分兵左右迎击,为周泰争取撤退时机。
但关羽威势惊人,竟以一人之力压制黄盖、韩当二人!
如此局面,江东军如何抵挡?
更兼将士们以为中伏,军心大乱,纵使周瑜厉声呵斥亦无济于事,败局已定!
待关羽冲散敌阵,陆逊立即向刘备进言:
左将军,此刻若令张将军率城内守军出击,与关将军前后夹击,必可大破周瑜!
此战过后,定教那周瑜安分些时日。
刘备闻言,当即令张飞率军杀出。
只是陆逊仍以左将军相称,令刘备略感无奈。
二人终究只是同盟关系,陆逊代表陆家与刘备合作,并未认其为主。
这实为陆逊精心谋划——若先认主刘备,再转投寇封,难免背负反复小人恶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