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亲王府新建的园子果真是玲珑雅致,宜修好心情地逛了一下午才回府,胤禛早已等候多时。
因着养儿子,胤禛这一个来月,极度萎靡——弘晓再疯玩,也是在一岁后,弘晖和胤衸这两个完全不一样,夜里竟然各种折腾。
胤禛就没一个晚上能睡个通宵的,不是半夜起来吩咐奶娘,就是让苏培盛取来玩具。
父子之间还没建立起来的感情,就这么消耗了。
犬子和千金的区别,胤禛这回是体验得够够的。
宜修一直以有事要忙为由,拒绝把弘晖接回来,贵妃哪里在两孩子瘦点之前是不能再送了。
整整一个半月啊,胤禛又当爹又当娘地照顾俩孩子,精神也好,身体也好,萎靡到了极点。
这次说什么都要把弘晖、胤衸送回棠安院。
什么,你说能收三波人情,五叔家的连带七弟家的都有,这个,也不是不可以再商量。
“爷,刚定了五日后在二伯家会面呢,我这备礼外加调教小姑娘,一通忙活下来,不到年底都歇不了。”
“可到了年底,各家年礼、宴席轮流来,还得入宫拜年请安,咱们谁能得空啊?”
“两个妹妹的孕期也在年底,洗三、满月、百日后,两个孩子的抓周宴也到了。”
三句话下来,胤禛彻底举手投降,“成成成,我管,我管还不成吗?”
“不成?府里几个孩子,你没点心?胤禌那你去看过几次,姝玥你又瞧了几次,濡媛明儿就回来了。你自己说,你管了几个?”
宜修起身上前两步,咄咄逼人,居高临下看着瘫坐在椅子上死命往后缩的胤禛。
这架势,他太熟了。
要完。
“啊~~~~”
低低一声痛呼倾斜而出,胤禛瑟瑟发抖,四处揉捏被掐轻的地方。
何苦来哉!
何苦来哉啊!!
最后的最后,某位粑耳朵逮着母老虎喝茶的间隙,扔下一众奴才,脚底抹油溜了。
苏培盛几个自然是脱了一身皮,才囫囵回了前院。
试问哪家王府前院的奴才会在后院受尽苦楚啊!!
王爷夫纲不振,连带着前院的奴才都低人一等。
高无庸抖着浑身的肥肉,装成一副疼的满地打滚的委屈样,成功骗过一众人。
果然,福晋就是福晋,暗中投靠福晋的决定是对的。
翌日,胤禌正在廊下一边赏景,一边给宜妃写信呢,五格提着个食盒走了过来,“十一阿哥好,奴才五格见过十一阿哥。”
胤禌看向带路的绘春,绘春笑着引荐,“这是我们福晋的弟弟,福晋怕你一个人带着发闷,让五格少爷作陪。福晋说,外头这几日天气都不错,可以出府走走。”
“多谢四嫂。”胤禌是有哈哈珠子的,不过他日常病着,很少去尚书房进学,与哈哈珠子们接触的少,还没交过同龄的朋友呢,见五格自来熟地打开食盒,送上春日斋的糕点当见面礼,露出个温和的笑容。
“四嫂真的有心了,小叔子来府上叨扰,她不嫌麻烦还这么关照,嫂嫂做到她这个份上,真是我们这些小叔子的福气。”
“呵呵,这话奴婢一定带到,但在这之前,还请您配合一下。”绘春是带着任务来的,要给胤禌量身做几套衣服,“十月十一,是裕亲王福晋寿诞,福晋说先前您在皇宫,伯娘的生辰送份礼就成,但如今在宫外,理应去露个脸,要做两套新衣。”
“好。”胤禌张开双手,任由绘春各种动作,边上宜妃派来的嬷嬷瞧见这一幕不由赞叹,四福晋在做人这方面真没的说。
七福晋亲自领着表妹来宜修处,敏瑜生得俏丽,一路走来,不知是风吹的,还是紧张的,脸蛋红彤彤的,宛若映雪的红梅。
五官瞧着不是倾城之相,只那双眸子,灵动如水,见之即喜,就是一点不好,许是自幼不受重视,有些怯弱害羞。
“敏瑜给雍郡王福晋请安,福晋金安。”
宜修没叫免礼,对七福晋道:“面相好,就是不够灵动活泼。大姐姐希望生母晚年有靠,收的义女要是个安静的,还怎么哄人高兴?昨儿不是跟你说了,五叔母也有意帮衬养着呢,更要活泼些。”
七福晋一脸为难,拉着敏瑜起来,帮忙描补,“这不是头次见嘛。在我们跟前不这样,可会说话了,是不是,敏瑜?”
“是,四福晋,请您放心,敏瑜一定能全力讨得恭亲王福晋和侧福晋喜欢的。”
敏瑜明白,能得这个机会,姑姑和表姐一定没少暗中出力,绝不能在她这儿掉链子。
“呵呵,傻丫头,诓你的,坐吧。”宜修笑着拉着两人坐下,“灵动是要,但也要礼数周全,刚刚做的不错,就是心性还不够定。这话我只在这儿说,你啊,面相很好,乖巧些长辈们自然喜欢,只是将来如何,还得你自己去了恭亲王府自己摸索。”
“最重要的,是有心,得有真心。”
敏瑜微微一惊,露出个乖巧的笑容,“福晋提点,敏瑜牢记于心。”
说着,她眼波如水看向宜修,不免存了三分感激。
这份提点,让她定了心神,没了先前的紧张窘迫。
康熙三十八年十月十八,恭亲王府大办认亲宴。
常宁亲自去原辅国公府现二等奉国将军勒塞礼府上,说起自家福晋和侧福晋与其女敏瑜投缘,要收为义女。
勒塞礼一时怔愣,自家女儿里头有叫敏瑜的?片刻后才想起,是丝雨啊,那个雨天出生又克死生母的孩子。
这女儿勒塞礼没什么印象,主要是见得少,自从小妹(七福晋之母)把她接到自己府上小住后,一年也难得见两回。
改名字这事儿他就听了一句,碍于妹妹的情面没反对,但心里多少是不舒服的。
没想到这孩子入了恭亲王的眼,勒塞礼哪敢说不。
至于福晋想要推荐另一个不太熟悉的女儿,他连连剜了两眼:你什么身份,也敢糊弄恭亲王,还不退下。
福晋索绰伦氏撇了撇嘴,无奈退下。
常宁很满意勒塞礼的识趣,知道身份,明白这是恩典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