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这样的解释看着稀奇,细想却特别有道理!”赵导忍不住称赞,“把神话和地质事件结合,一下子就把‘愚公移山’的离奇情节落到了实处,比单纯讲寓言有意思多了。”
“是啊,我反倒觉得这种解读太妙了!”张导也跟着点头,眼里满是认同。
“太好了!这思路一下子就通了!”啸风越想越觉得贴切,忍不住拍手称妙,“既没丢了传说的文化味,又挖出了背后的科学逻辑,太精彩了!”
“你们这样胡乱解读古代传说,真的好吗?”一个清亮的声音突然传来,大家转头看去——说话的是位女子,脑门开阔,眼睛明亮有神,皮肤白皙,五官端正,戴着一副眼镜,气质文文静静。
她说话声音不算高,语气却铿锵有力,一看就透着股聪慧劲儿,一件黛蓝色上衣更衬得她脸色白净。
陶兄先是愣了一下,随即笑着反问:“那依你之见,我们这样的解读有问题吗?愿听高论。”
女子微微颔首,语气平和地说:“我倒觉得,你们把神话传说和地质变迁结合起来的思路,有一定的道理,不是毫无根据的胡乱猜测。”
“哈哈哈!原来你是认同我们的!”陶兄高兴地笑了。
大家也顿时笑了起来,刚才的小紧张一下子烟消云散。
“既然观点相近,那就是一路人!不如跟我们一起逛博物馆,正好能多个人一起讨论。”陶兄热情地邀请,又问,“对了,还没请教您贵姓?怎么称呼您方便?”
女子轻轻笑了笑,不卑不亢地说:“不用这么客气,叫我‘吃瓜博主’就好。”
“吃瓜博主?”小雨皱着小眉头,没听懂这个奇怪的称呼,眼睛里满是疑惑。
小虎也凑过来,挠了挠头:“我不知道‘博主’是什么意思,不过一听有‘吃瓜’,那可别忘了我!我最爱吃西瓜了,夏天一次能吃好大一块!”
“哈哈哈!”小虎的话把所有人都逗乐了,原本有点拘谨的气氛瞬间变得轻松起来。
“好啊,以后要是吃瓜,肯定叫上你!”那位女子被小虎的天真逗笑了,语气也更亲切,“我也爱吃西瓜,到时候咱们可以一起比谁吃得多!”
小虎一听,立刻兴奋地跳起来:“好呀好呀!我肯定能赢!”
大家看着他雀跃的样子,笑得更开心了,连带着对这位“吃瓜博主”的好感也多了几分。
“华老发了几页史前中国大事年表,大家要不要一起了解下?”梦瑶拿着手机问众人。
“时间有限,简单说说重点就行。”陶兄提议,其他人也纷纷点头表示同意。
“之前的远古历史都已讲明白了,那我就从13万年前开始讲,”梦瑶看着手机念道,“首先是13万到12万年前,处于末次间冰期,这段时间老富士山形成了。另外在13万到10万年前,山西地区出现了丁村人和咱们之前聊过的许家窑人。”
她顿了顿,继续往下念:“到了12万到8万年前,发生了布莱克磁极倒转事件,还有星轮虫海侵,也就是沧州海侵;同时老富士山在持续喷发,羌塘古湖和青西古大湖也在这个时期形成。再往后,11万到1.5万年前是玉木冰期,咱们国内也叫大理冰期。而10万到8万年前,富士山、长白山、城山日出峰这几座山共同喷发,河南许昌人也生活在这个阶段。”
“停一下!”陶兄突然插话,眼里满是疑问,“这里提到富士山、长白山喷发,时间刚好在10万年前左右,这会不会就是当初北京周口店猿人迁移到许家窑的原因啊?”
“从时间线来看确实能对上,都是10万年前前后,可能性很大。”啸风立刻附和,觉得这个推测很有道理。
周围的人也纷纷点头,觉得火山喷发导致环境变化,进而促使古人类迁徙,这个逻辑说得通。
梦瑶接着往下念:“接下来是7.8万到7.4万年前,印尼多巴火山发生了大爆发,这直接导致全球气温剧烈下降,海平面也跟着下降,不少大陆架都变成了陆地;也是在这个时期,现代智人再次走出非洲。到了7万年前,现代智人抵达了南亚和东南亚,7万到6万年前,他们就到了中国。”
“我觉得这里有点问题。”陶兄皱着眉开口,“说现代智人6万到7万年前才抵达中国,可咱们的许家窑人啊,他们生活在10万年前,比这个时间早多了,这前后是不是有点矛盾?”
“对呀对呀!”陶兄的话一出口,大家立刻跟着议论起来:
“许家窑人明明更早就在中国生活了,怎么又说现代智人那时候才到?”
“难道许家窑人和后来的现代智人不是同一支吗?”
一时间,众人都带着疑问看向梦瑶,等着她解答。
“您提出的这个问题特别好,正好戳中了古人类学研究里一个核心又有意思的争议点。”吃瓜博主笑着回应,语气条理清晰,“您说得没错,中国境内确实有许家窑人这类古人类遗址,但他们和‘7万-6万年前抵达中国的现代智人’,其实代表了人类演化的两个不同阶段,不能混为一谈。”
“什么意思?您能不能详细讲讲?”啸风往前凑了凑,显然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
“简单说就是:许家窑人是我们现代智人的‘远古亲戚’,但不是我们的直系祖先;而后来从非洲迁徙到中国的现代智人,才是今天所有中国人的直系祖先。”吃瓜博主用通俗的比喻解释,让大家更容易理解。
“那怎么可能?那我们的许家窑人最后去哪了?”王静立刻追问,脸上满是疑惑——刚对许家窑人有了印象,实在难接受他们“不是直系祖先”的说法。
“下面我用更具体的信息给大家梳理一下。”吃瓜博主放慢语速,分点说明,“首先,许家窑人是谁?他们生活在约10万多年前,属于‘早期智人’,也叫‘古老型智人’,是中国土地上更早的直立人(比如北京猿人)向现代智人过渡的关键环节。”
“对,之前看头盖骨复制品时,赵导就说过他们脑容量接近现代人,但头骨还有原始特征。”宇辰点点头,印证了这个说法。
“没错,这就是许家窑人的特点——脑容量已经很大,接近现代人水平,但头骨形态,比如眉脊突出、颅骨偏厚这些,还保留着不少原始特征,相当于‘正在往现代人模样进化,但还没完全成型’的古人类。”吃瓜博主补充道。
赵导也附和:“对啊,进化是个慢慢的过程,不可能一下子就变成现代人的样子。”
“至于他们的命运,目前主流观点认为,包括许家窑人在内的东亚早期智人,后来可能被新来的、技术更先进的现代智人替代或融合了,最终逐渐走向灭绝,只有极少部分基因可能融入了后来的人群。”吃瓜博主说到这里,语气稍作停顿。
“这个推论有问题吧?”陶兄立刻提出质疑,“‘替代灭绝’只是一种可能性,不是必然结果,不能直接下定论。”
“您说得很对,这确实存在争议,不是所有学者都认同‘完全替代’的说法,也有‘少量融合’的观点,目前还没有绝对统一的结论。”
吃瓜博主坦诚地承认争议,接着往下讲,“再来说‘7万-6万年前抵达中国的现代智人’——他们属于‘晚期智人’,也就是‘解剖学上的现代人’,和我们现在的人类在身体结构上已经没什么区别了。根据目前主流的‘非洲起源说’,也叫‘晚近非洲起源说’,所有现代人的直系祖先,都起源于非洲,后来逐渐迁徙到世界各地。”
正是:许家窑址存遗韵,击燧石星火迸,薪传远古;远古智人启文明,掷飞球野兽惊,智启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