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的礼乐比我们现在的礼乐,意义、作用和功能都要更大一些。”老钱微微叹了口气,感慨地说道,“你看现在的音乐,大多好像只是为了满足耳目之娱,让人获得一时的快乐罢了。再提起礼仪礼节,很多人也只觉得是流于表面的形式,没有真正发挥出它应有的价值。”
“确实如此,古时候的礼乐,那可肩负着教化民众的重要使命。”老李接过话头,认真地分析着,“孔老夫子每到一个新的地方,最先去了解的就是当地的礼乐情况。因为通过当地流行的礼乐,就能大致知晓这个地方的民风民俗。也正是因为夫子深刻明白礼乐的重要性,所以他在谈及‘益者三乐’时,把‘乐节礼乐’放在了首位。”
老钱接着补充道:“古时候的礼乐,涵盖的范围极为广泛,大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全都包含在礼乐的范畴之内。要是我们能够切实做到遵守礼乐,往小了说,对内可以通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来修养自身;往大了讲,还能凭借修身去实现治国平天下的宏伟抱负。”
“解释得太精彩了!”啸风忍不住拍手称赞,脸上满是钦佩的神情,“一下子就把礼乐的内涵和作用说得明明白白。”
“谢谢!”老钱听到夸赞,笑得合不拢嘴,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老陶,你觉得呢?”老李转过头,一脸得意地问老陶,眼神里仿佛在期待着更多的认可。
“厉害!”老陶毫不犹豫地伸出大拇指,由衷地称赞道,脸上的表情真诚而又热情。
“看你这表情,好像还有点意犹未尽似的,难不成你还有不一样的见解,要不你也给大伙解释解释?”老李半开玩笑地说道,语气里带着一丝调侃。
“没有没有,真的解释得非常好!我完全赞同。”老陶连忙摆手,急忙解释道,生怕被人误解。
“好啦,咱们言归正传。”老赵适时地插话进来,“继续刚才的话题,你们说三益,那接下来我们说说三损。”
“好,一言为定。”老李爽快地应道,接着便开始讲解,“孔夫子说的‘乐道人之善’,意思就是要把弘扬别人的善行善言善语当作一种乐趣,这其实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与人为善、成人之美。”
“一个人的思想、行为、语言和观念,都是在长期的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习惯。”老李顿了顿,继续深入分析,“要是我们养成了喜欢道人之善的习惯,总是善于去发现别人的优点并加以弘扬,慢慢地,我们自己身上也会潜移默化地具备这些优点。可要是整天只喜欢找别人的缺点,时间一长就会发现,那些原本被我们所诟病的别人的缺点,不知不觉也跑到自己身上来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倡导道人之善,因为道人之善,本质上也是在弘扬正能量,这样不仅会受到大家的欢迎,还能在不知不觉中提升我们自身的品性 。”
“这一段说的精彩!”老孙满脸真诚,竖起大拇指,毫不吝啬自己的夸赞,眼神里透着对老李见解的认可。
“难得老孙头称赞一回。”老李嘴角上扬,带着一丝调侃的笑意,那表情仿佛在说这可是稀罕事儿。
“老李头,麻烦你把那个‘头’字去掉。”老孙佯装严肃,微微皱眉,一本正经地纠正道,引得众人一阵哄笑。
“哈哈哈哈。”老赵和老钱笑得前仰后合,整个氛围轻松又愉快。
“第三个是‘乐多贤友’。”老李很快收住笑容,回归正题,神色认真地讲解起来,“什么是贤友呢?也就是‘友直,友谅,友多闻’,就像老钱这样的。”说着,还特意用手指了指老钱。
“那我们就不是贤友了,成了‘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老孙眨眨眼睛,半开玩笑地问道,脸上带着一丝狡黠。
“这可不是我说的,是你自己说的。”老李连忙摆手,一脸无辜,眼里却藏着笑意。
“上当了。”老孙这才反应过来,无奈地摇摇头,自己也跟着笑了起来。
“哈哈,是你自己要钻进套子里的。”老钱笑得合不拢嘴,还不忘调侃几句。
“交友不慎啊!”老赵也跟着凑热闹,语气里满是打趣。
啸风和陶兄看着这几位有趣的老仙,也都忍俊不禁,被这欢乐的氛围所感染。
“孔老夫子把交友提到了仁德的高度。”老李神色变得郑重,继续深入剖析,“因为朋友之间相互影响,你会影响朋友,朋友也会影响你。有一句话叫‘以文会友,以友辅仁’,所以说朋友在我们的人生中是至关重要的。”
“对。”老钱连忙点头,补充道,“好的朋友会帮助我们提升德行,所以才有‘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这句话,是吧,老李。”
“对,老孙,是这样的。”老赵突然抢着说,脸上带着坏笑,“我有一个知己,便是你,还有两个损友,便是老钱和老李。”
“知己肯定是有共同的志向,共同目标的仁人志士。”老钱没理会老赵的玩笑,认真地说道,“否则道不同,不相为谋。”
“对,一到一起就抬杠,可不就是不相谋嘛。”老李也跟着附和,最后总结道,“这就是我们说的‘益者三乐’ 。”
“接下来,该你们解释损者三乐。”老钱目光扫视着众人,嘴角微微上扬,带着一丝期待地说道。
“损者三乐,”老赵清了清嗓子,神情严肃起来,缓缓开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所谓不好的兴趣有哪些呢,第一个就是‘乐骄乐’。这‘骄’啊,就是骄傲的意思,给人一种骄奢淫逸的感觉。人一旦陷入骄傲的状态,就很容易滋生懒惰的情绪,变得放荡不羁,还会盲目自满。把这些当作快乐的源泉,那可真是有害无益啊。”
“关于戒骄戒躁,在好多经典里都有提到。”老孙推了推眼镜,认真地说道,眼神中透露出对经典的熟悉和尊重,“在《礼记》中就说‘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还有一句叫‘谦受益,满招损’。包括《易经》里也说‘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这些经典语句,无一不是在强调人要具有谦虚的品性,而绝不能沾染上骄傲的恶习。”
正是:溯源亘古,道不远人,子尽孝、臣尽忠、弟尽悌、友尽信,纲常有序昭今古;稽古通今,学惟逊志,礼崇和、乐崇文、诗崇雅、书崇真,经史含辉照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