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钟声敲响的那一霎那,二姐家的电话铃声响了。大姐夫打来的,二姐接了电话,挨个儿跟父亲、大姐、婷婷说话,喊她和悦悦过去接电话,两人都使劲儿摆手,她笑呵呵说:“你代表我们说话就行了,少说几句,长途电话费贵得很。”
第二天早晨,她在稀稀拉拉的鞭炮声中迷迷糊糊又睡了个回笼觉,醒来闻到煎饺子的香味儿,看看表,七点多了,赶紧起来。
二姐见到她,低声笑着说:“我还在想着要不要叫你起床呢,你倒自己起来了。今早厂里第一班车好像八点开,要不你坐厂里班车回去?”
她说:“我还是坐公交车吧,在咱家门口就有一站,坐你们厂班车还得从火车站走回来。”
姐姐说:“那倒也是。不过,厂里班车不是免费么?!”说完自己“嘿嘿”笑。
她也笑,说:“我要空着手就去挣这一块钱。”
洗漱完,和姐姐一起坐餐桌边吃早餐。早餐很丰盛,有煎饺,还有醪糟鸡蛋汤圆。
她说:“姐,你咋还做这么多?”
二姐说:“给你把十五的汤圆也一起做上了。这醪糟是我自己做的,不知道为啥,我怎么做都没咱妈做的好吃,吃着总是有点儿酸。咱妈做的醪糟是甜的。”
她说:“奇怪得很,咱妈腌的酸菜,做的醪糟、豆腐乳,就是好吃,随便怎么做都不失手。你还记得咱妈每年入冬前做的那一小坛青红椒鲜姜生蒜片毛豆米?经典啊!恐怕要失传了。”
二姐笑着说:“你喜欢吃那个?我会做呢!咱妈每年都叫我回去帮她一起做。今年来不及了,明年我给你做一坛子。”
她说:“那太好了,让经典永流传!”
这时悦悦开门出来,嘻笑着问:“你俩在这儿商量吃啥好吃的呢?”
二姐笑说:“还没做呢你就起来想吃了?”
她也笑,说:“你起这么早干嘛?怕我们吃好吃的不带你?”
悦悦说:“我每天差不多睡到这会儿就起来了。他俩爱睡懒觉,我又不睡懒觉。”不满地看了妈妈一眼,接着说:“今天幸亏我小姨在,要不我又要饿着肚子等我爸我妈起床做饭。小姨你知道不,他俩差不多每天都睡到中午才起来!我为啥长不高,纯粹是给饿的!”
她说:“那是从前吧,你妈三班倒,可能半夜才回来,顾不上给你做早饭?”
悦悦翻着白眼说:“啥呀,那时候我还能吃上早饭,我妈睡觉我爸就起来给我做早饭,现在倒好,他俩比着睡。”
她看着二姐说:“悦悦这年纪正是抽条儿的时间,不吃早饭不行吧?咱妈一年365天,没一天不给我做早饭。”
悦悦说:“看,难怪我小姨长这么高!”
二姐说:“你姥姥一直都起得很早,每天早晨五点起床,等其他人起床时,她已经把一天的活儿都干完了。”
悦悦问:“那你跟我三姨为啥还这么矮?”
二姐笑着说:“所以你如果长不高和不吃早饭没关系,是你遗传基因不好。”
悦悦翻着白眼说:“正因为遗传基因不好,才更要好好吃早饭!”
她笑,说:“咱家悦悦说的对,要保证悦悦吃好早饭。其实悦悦你这么大可以自己做早饭了,他们要不起来给你做,你就自己做。”
二姐说:“就是,你小姨像你这么大的时候都能照顾你大姨坐月子了,每天早晨给你大姨下西红柿鸡蛋面。”说完自己笑。
悦悦凑到她脸上问:“真的吗,小姨?”
她自豪地说:“那可不!你大姨晚上照顾你姐,早晨起得晚,别人都上班去了,我正好放暑假在家。”
悦悦说:“那行,以后我自己做早饭。可我爸我妈又不坐月子,干嘛起那么晚?”
她大笑。二姐笑骂:“这小兔崽子!”
说着话,三人已经吃完早饭。她要收拾碗筷,被二姐拦住,说:“你不管,等会儿你姐夫起来吃完饭让他收拾!”
看看马上到半点儿发车时间,三个人穿上外衣,换好鞋,拎着东西准备出门。二姐夫在大屋里喊:“雪儿,我送你回去吧,你稍微等会儿,我马上起床咱就能走。”
她笑着说:“你睡吧,姐夫。大过年的,睡够觉。我坐公交车方便得很,不用送。”
外面没有人,只有好闻的硝烟味儿,和在晨风中打着旋儿的碎花一样的鞭炮屑,还有花炮残骸。
悦悦说:“我咋觉得现在放炮的人越来越少了。以前每年过年,早晨被鞭炮声吵的没法儿睡觉,今年好像没响几声就安静了。”
二姐说:“现在谁家还有那么多钱浪费?不过,也好,省得吵,走在路上也不用防着那些放炮的熊孩子了。”
悦悦问:“哎,你说话注意点儿,你说谁熊孩子呢?”
二姐眉花眼笑地说:“哎哟,忘了这儿还有一个熊孩子呢。”
车站上没有人,只有一辆敞着车门的3路公交车。
三人把东西放车座上,站在路边等司机。
她问二姐:“你们哪天回咱家?今天是不是要跟我姐夫他家人一起过?”
二姐说:“哦,就是的,中午去她大哥家吃饭,晚上在我家吃。昨晚她爷爷在她大伯家吃的年夜饭。我们明天回家,你不用管,该干啥干啥去。明天中午我给你做你最爱吃的哨子面吧?”
她说:“你做啥我都爱吃呢,你看看他俩想吃啥?”
这时候司机从马路对面过来了,好奇地看了他们一眼。
二姐说:“行,你赶紧上车。”
悦悦在后面喊:“小姨再见!”
车开了,司机问:“你去哪儿呢?”
又问:“刚才那个是你姐?嫁到铜厂的?你昨晚在这儿过的年?”
她脾气很好,但不愿意满足司机的好奇心,只微笑着应:“对,我姐。嫁到铜厂,在她家过年。”
公交车一路狂飙,没几分钟就停在院子门口,她提着大包小包下了车。正暗自庆幸人们都还没出门,不用应付各种关心、好奇和揣测,收发室的窗户打开了,楼下的张大爷在里面问:“老四回来了?你怎么没去海南?你家没人呀?”
她保持着好脾气和微笑,答:“啊,新年好,张大爷!我回来就有人了。”
到家,安置好带回来的各色食物。她赶紧提着两只水壶下楼,趁着拜年还没开始,要把所有的暖瓶都装满开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