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次遇到伊人以后,刘知青特意提了杨婶子的那件事情,伊人觉得她可能是知道一些事情的真相,但是却不方便说出来。
所以专门找了个机会,面对面详谈了一番。
事情还有后续,一些旁人都不知道的后续。
杨婶子回去以后没有多久,就把半夜才溜达回来的王海洋他爹给打了一顿。
边打还边要骂他“丧良心的王八犊子”,“也不怕做恶太多睡不着觉”,“为了点钱,连良心都不要了”。
刘知青虽然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但是结合王海洋他爹王大红平常的行事,和那天发生的事情,也能推测到一个八九不离十。
王大红肯定是没干好事儿,严重一些,可能手里还有人命官司。
王大红在村里就是一个小混子,从小偷鸡摸狗的事情没有少干。
当然,长大了,也没干过什么好事,掀小姑娘裙子,摸年轻妇人屁股,偷看女人洗澡哪个他没有干过。
刘知青当初下嫁给他,也是因为他的算计。不然凭他的德行,怎么可能娶得上刘知青这样的老婆。
后来有了王海洋,刘知青只能捏着鼻子和他把日子过了下去。
好在王海洋他爹这家伙经常不着家。
家里两个女人一个孩子,日子过得有他没他,没什么区别。
甚至他不在家的话,大家都欢喜。
“……当初我要考大学,王大红不让我考,还是海洋他奶奶做主,我才能考试。
我出来的时候,海洋他奶奶把我给拉住,告诉了我一些事情,并叮嘱我以后如果有机会,一定要把海洋给带走。
可不能把海洋留在家里,她说王大红会害了他的”。
即使已经和王大红过了好些年,但是对于王大红,刘知青谈起他,还是喊全名,足以见得对他的嫌恶。
对上了!
上辈子刘知青最后不就是把王海洋给带走了吗?
可能上辈子杨婶子也和她说过同样的话。
但是为什么呢?
杨婶子究竟知道了一些什么?
莫非上辈子是王大红害死了杨婶子?
听到伊人的猜测,刘知青不再隐瞒,把杨婶子告诉她的事情原原本本的告诉了伊人。
“海洋她奶奶之所以笃定,有人要害她,是因为她发现了王大红的秘密。
钱知青难产那天,正逢下大雨,说来也奇怪,秦知青竟然来找王大红,说是钱知青孩子生不下来,想要借家里的推车把钱知青给送到城里。
王大红也跟着去了,等到第二天早上才回来,他一回来,就告诉我们钱知青去的太晚了,孩子和大人都没保住。
我们只当钱知青是去的太晚了所以耽搁了,谁也没有多想,只是为钱知青感到惋惜。
她还这么的年轻,却……
但是海洋他奶奶在王大红的衣服里面却发现了不少钱,海洋他奶奶留了心,没有声张,只是在钱知青下葬的时候偷偷过去看了看……
再之后,就是那件事情的发生了……”。
原来如此!
那么这一切就说得通了。
他们杀人了!
秦庭筠和海洋他爹密谋杀了人,杀的还是钱秋玲。
难产?一尸两命?
不过是用来掩盖他们杀人事实的借口罢了。
再深究一些,秦庭筠在知道钱秋玲生不下来孩子以后,为什么不去求助村里的大队长,反而来求助王大红呢?
这一行为本身就是有问题的。
关键那天还下雨。
大雨滂沱,把所有犯罪的事实都给冲刷的一干二净。
就算有细心的人发现不对,也没办法查找证据。
伊人相信,村里绝对有人也发现了不对,不过没有证据,也不好大肆宣扬出来。
这绝对不是一时兴起,而是从很早之前就已经做好的谋划。
杨婶子在钱秋玲下葬的时候前去,恐怕那个时候她就已经发现了一些不对。
只不过她也没有想到,那个她辛辛苦苦养大的儿子,竟然会真的对她下手。
杨婶子那天确实是上了山,但是问题也就出现在这里了。她并不是一个人去的,不过那个人去的比她早,所以才没人发现。
那条路,杨婶子不知道走了多少回,闭上眼睛都能够摸得回去。
再说了,也不是特别陡峭的山,就一个略微有点高度的小山坡,有什么可危险的。
村里人哪个没去过,就连小孩子也都经常往那里跑。
但那天,杨婶子却走着走着,突然就从那里摔了下来?
不是突然,是有东西绊倒了她,那东西,杨婶子自然知道是谁家的,是她自己家的东西。
看到它的一瞬间,杨婶子脑海里面立马就明白了谁要害她。
不过飞奔而来的伊人,一下子接住了她,杨婶子才不至于从那里摔了下去。
那一瞬间,心痛和愤怒占据了杨婶子的大脑,这才有了破口大骂那一出。
只不过,王海洋他爹再不是个东西。
杨婶子也没有把事情的真相给讲出来,毕竟那是她的孩子。
虎毒还不食子呢!
当儿子的可以舍弃亲妈的命,当妈的却舍不下孩子。
再加上,家里还有一个王海洋。
就算是为了王海洋,杨婶子也只能把一切掩埋在心中。
总不能让王海洋从小就背上一个杀人犯孩子的名头吧。
但是,王大红这副行径,已经让杨婶子感到了不安。
她害怕,总有一天,王海洋他爹会害了王海洋。
所以这也是她为什么一定要让儿媳妇把王海洋给带走的原因。
上辈子也是如此。
不过上辈子,没有伊人的出现,杨婶子从山上摔了下来,摔得头破血流的,当场摔的人就不行了。
王大红也不像这辈子一样是半夜才回来的,而是杨婶子摔下去没多久,就急匆匆赶来了。
他来了以后,杨婶子摔得太严重,也就没把人往医院里面送。
杨婶子在家里躺了两天才咽气,咽气之前,她把王大红叫了进去。
不知道两人到底说了什么。
王大红跪在地上一个劲儿地打自己的脸。
杨婶子在临终之前,让王大红必须答应自己一个条件,那就是以后无论怎么样,他必须把孩子交给刘知青抚养,并且离他们娘俩远远的,别牵扯到她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