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坛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就在陆铮全力应对内政,试图为四川重建造血机能之时,一匹来自北方的快马,带着八百里加急的文书,冲入了成都。

信使几乎是从马背上滚落下来,将一封火漆密信交到了陆铮手中。

陆铮拆开一看,瞳孔骤然收缩。信是内阁首辅李标和司礼监王承恩联名发出的密函,内容只有寥寥数语,却重若千钧:

“虏酋皇太极,已于五月称帝,改元崇德,国号大清。

八旗劲旅,倾国而出,兵分两路,疑有入塞之举。朝野震动,陛下忧心如焚。

川局若可勉力维持,盼公速做决断,或派精兵北援,或……尽早结束川事,亲自回援。”

北方,那个最强大的敌人,终于不再满足于劫掠,亮出了鲸吞天下的獠牙。大明的生死考验,来了。

陆铮攥紧了密信,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他抬头望向北方,目光似乎穿透了千山万水,看到了那即将燃起的狼烟。

四川的根基还未牢固,内忧未平,外患已至。

陆铮缓缓坐回椅子上,闭上了眼睛。脑海中,是四川刚刚泛起的绿色希望,是嘉定州蠢蠢欲动的豪强。

是亟待整顿的盐井,是十几万忠诚但疲惫的军队,是朝堂之上无数双或期待或嫉恨的眼睛,以及北方那铺天盖地而来的、更为冰冷的杀意。

下一步,该如何落子?

……

关中平原,渭河水携带着泥沙滚滚东流,两岸新绿的麦苗与正在抽穗的禾稻交织出一片充满希望的画卷。

与四川那种被强行催发生机的紧迫感不同,陕西的复苏显得更为沉静、扎实,如同一位久病初愈的老人,在小心翼翼地活动着筋骨。

三原县,渭水渠修复工地上。

成千上万的民夫和轮值服役的军户,正喊着号子,将一块块巨石垒砌进被去年洪水冲毁的渠坝。

汗水顺着他们古铜色的脊背滑落,滴在温热的土地上。陕西巡抚傅宗龙并未坐在西安衙署听汇报,而是戴着斗笠,穿着便服,亲自站在堤坝上。

他手里拿着的不是令旗,而是一张画满了标记的渠道图,正与几位老河工和工部官员指指点点。

“此处迎水面需再加厚三尺,用糯米灰浆灌缝,方能抵得住秋汛。”傅宗龙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

他并非水利专家,但这数月来,他走访了关中所有主要水系,咨询了无数老农和工匠,硬是将自己逼成了半个行家。

“抚台大人放心,材料都已备齐,定在汛期前完工!”负责此段的县令连忙保证,额头微微见汗。

这位傅抚台不好糊弄,是出了名的。

“嗯。”傅宗龙点点头,目光扫过那些劳作的民夫,“饭食要足,盐分要够,若有中暑者,立刻救治,不得延误。”他转向随行的粮官,“从官仓拨付的粮食,可有克扣?”

“绝无克扣!下官每日亲自查验,按大人定下的标准,每人每日足量发放!”粮官赶紧回答。

傅宗龙不再多说,只是用锐利的目光又扫视了一圈工地,这才转身走向下一段堤坝。

他的务实与细致,让地方官吏不敢有丝毫懈怠,也让参与劳作的百姓感受到了一丝久违的、属于官府的“公道”。

延安镇,一处新设立的军屯寨堡。

这里不再是破败的营房,而是依着山势修建的、兼具防御与居住功能的堡垒。寨墙外,是新开垦的梯田,绿油油的粟苗长势正好。

寨墙内,传来了士兵操练的呼喝声,但与以往单纯的拼杀训练不同,其中夹杂着工匠打造农具的叮当声和孩童的嬉闹声。

守备此地的参将,原是曹变蛟麾下的一员悍将,如今脸上多了几分风霜,却也多了几分沉稳。

他正向前来巡视的陕西都指挥使(傅宗龙整顿军务后任命)汇报:

“大人,按照傅抚台的方略,我部现有战兵一千二百人,皆分有田土,家属也安置在寨内。

平日里,三成时间操练,七成时间耕种。目前屯田所出,已能自给三成口粮,秋收后预计可达五成。

将士们有了恒产,心思也定了,剿匪守土,更为卖力。”

都指挥使看着校场上那些虽然穿着旧军服,但精神面貌截然不同的士兵,点了点头:“傅大人此法,实乃固本之策。边镇稳,则陕西稳。

你们这里做得不错,但切不可松懈,北边蒙古诸部,还有榆林外面的鞑子,可都盯着呢。”

“末将明白!已按新操典,加强了夜不收(哨探)的派遣和烽火台的警戒。”

傅宗龙对陕西军力的整顿,核心在于“精兵简政,寓兵于农”。

他顶着压力,裁撤了大量吃空饷的名额和老弱,将有限的饷银集中用于保留下的精锐边军和部分核心卫所。

同时,大力推行军屯,让军队部分自给,减轻财政压力,也稳定了军心。

如今,陕西明面上能拉出来野战的精锐,虽只有四万余人,但皆是能战敢战之士,且后方相对稳固。

西安府,巡抚行辕。

这里的气氛与成都陆铮行辕的杀伐决断不同,更多是一种案牍劳形的繁忙。

各府县上报的文书堆积如山,内容从春耕进度、仓廪储粮、刑名案件到吏员考核,无所不包。

傅宗龙刚刚处理完一桩凤翔府官员虚报垦荒面积的案子,直接将那名知府革职查办。

他放下朱笔,对下面的几位参政、参议说道:

“为政之道,贵在实,忌在虚。陕西元气未复,一丝一毫的虚耗,都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稻草。

各府州县的考成,首要便是钱粮、刑名、民生三事。凡有欺瞒、怠惰者,本抚绝不姑息!”

傅宗龙推行了一套极其务实的官吏考核办法,不看文章诗词,不看迎来送往,只看你治下户口是否增加,田亩是否复垦,积案是否清理,百姓是否安定。

这套办法,让不少只会空谈的官员无所适从,却也提拔起了一批像周文博那样敢于任事、通晓实务的干吏。

在民生恢复上,傅宗龙也抓住了关键。

他并未像陆铮那样强行推广新作物,而是鼓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恢复生产。

在陕北,鼓励种植耐寒的粟、黍;在关中,着力恢复小麦和桑麻种植。

他深知,稳定压倒一切,在百姓惊魂未定之时,熟悉的作物更能带来安全感。

同时,他严厉整肃治安,派兵清剿了盘踞在商洛山区边缘的几股李自成残部和小股土匪,保障了商路和乡村的安全。

一些逃亡在外的百姓开始陆续返乡,虽然缓慢,但确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

墨坛书屋推荐阅读:龙血战神临高启明帝临鸿蒙大魏宫廷跃马大明爆强宠妃:野火娘子不准逃龙腾美洲学霸养成小甜妻重生之宋武大帝邪龙狂兵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三国:赵云是我弟万域灵神穿越之极限奇兵护国公朱由校:朕再也不做木匠皇帝重生1840:从废柴到霸主你是明珠,莫蒙尘特工之回到清朝这驸马当不得,影响造反!唐贼凶悍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美漫丧钟大宋将门三国曹髦灭晋兴魏兵锋王座寒门状元特种兵之血色獠牙穿越之从逃婚开始华夏万界为尊天下第一小乞丐大明安国公黑铁之堡重生我无敌虎狼之师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穿成了豪格,提前共和金兵入侵,我成了大宋救世主崇祯十七年:这个大明还有救狂妃错爱:冷魅王爷下堂妃我真不是暴君步步生莲公子饶命寒门败家子食物链顶端的佣兵穿成废柴皇子的我藏不住了南宋异闻录大乾逍遥纨绔最强医仙混都市皇后怀我孩子了,气炸李世民!
墨坛书屋搜藏榜:大明1805趣味三国传奇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大秦:苟成陆地神仙,被金榜曝光了!家养腹黑龙夫:愿求一纸休书我是正统我怕谁镇西王:天下霸业英雄恨之西楚霸王暗战绝世风华:妖娆驭兽师我被王莽拉着穿越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三国第一霸主重生大明1635以和为贵打不死我,皇叔干脆让我监国!唐枭终极妖孽狂兵夫人,请慢走(GL)帝国由中世纪开始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大明之纵横天下抗日之无敌战兵明末:来自未来的金手指红楼之石头新记曹操,梦回赤壁,龙吟千年穿越大唐重整山河重装军火商大明伪君子重生三国:吕布称霸!长缨赋重生房遗爱,却被李世民当成了宝不当堂主好不好影响世界的百位帝王爆笑穿越:草包傻王妃亮剑之我成了赵刚我真不想当皇帝啊最吕布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逍遥的王爷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钢轨上的家族九龙夺嫡:疯批皇子冷宫皇后崛起计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最强军魂秦皇扶苏:赳赳大秦,称霸全球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皇家儿媳妇悍卒之异域孤狼
墨坛书屋最新小说:三国:我,刘封,改姓定天下!汉末雄主:开局召唤华夏兵团大魏风云之千秋帝业我长生不死愁啊大明第一战神大明卫大明:哈密卫百户,富可敌国青金志人间清醒:资治通鉴智慧长生:老夫一惯儒雅随和天幕:始皇之子的造反人生崇祯元年,开局逆转亡国局杨凌传之逆袭家主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游戏三国之逆流天下司马老贼玄黄问道穿越水浒:郓哥称帝录开局托孤,我带双诸葛躺平复汉秦时:截胡所有,多子多福血色白银三国:谋划董卓遗产后,称霸北方大唐:我当太子,李二李四全破防小姐,姑爷又摆烂了洪武:医圣朱橚女帝的社畜生存法则山歌行之时空浪游记离之星于府钱庄水浒:后周遗孤,开局撕诏书三国:开局逆袭,大小乔求嫁我!三国:开局黄巾渠帅,掳夺二乔北境之王:从假死开始古代荒年,喂嫂纳妾大秦帝国:铁血文明穿越大唐成小道士魂穿刘备,我二弟天下无敌!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隋唐:我靠情圣系统截胡满朝皇后寒门小神童寒甲御天摊牌了,我是藩王,也是军火商穿越当死侍李云龙穿成大宋皇帝?不服就干三国:开局种田,捡的白毛丫头竟我要当纨绔,你让我教太子娶公主南北战争:我与龙娘同居的日子汉末职场,小兵迎娶何太后大明洗冤录之十二奇案大唐:纨绔老六指点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