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械流失、边将通寇、甚至勾结蒙古!周墨林查到的,是一个足以震动天下的巨大黑洞!而他自己,也已身处险境!
陆铮攥紧密报,指节因用力而发白。他知道,不能再有任何犹豫了!
他无视了还在争吵的朝会,径直出列,声音压过了所有嘈杂:“陛下!臣有本奏!
西北军情有变,非止流寇!边镇有将吏通敌资寇,甚至欲引蒙古入寇!
臣请陛下,即刻下旨,锁拿宣大总督及一干涉案将领,彻查军械流失案!并火速调派真定、大同等地兵马,驰援西安,同时严防宣大边关!”
此言一出,满朝皆惊!锁拿总督?边将通寇?引蒙古入关?这每一个词都如同惊雷!
“陆铮!你休要危言耸听!”立刻有大臣出声呵斥,“无凭无据,岂可构陷封疆大吏!”
“证据在此!”陆铮举起周墨林的密报(当然,他隐去了具体信息来源),“北镇抚使周墨林已于榆林查获实证!其本人正遭灭口威胁!陛下!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崇祯皇帝被这接连的坏消息砸懵了。他看看暴怒的陆铮,又看看群情激愤的大臣,,一时竟不知所措。
“陛下!陆指挥使所言若属实,则国势危如累卵!请陛下圣裁!”支持陆铮的官员也站了出来。
“陛下!万万不可听信一面之词!此乃厂卫构陷忠良之故技!”
朝堂再次分裂,争吵变得更加激烈。
而就在这决定西北乃至帝国命运的关键时刻,一名太监连滚爬爬地冲进大殿,声音凄厉:
“陛下!不好了!八百里加急!太原…太原兵变了!”
仿佛是为了印证陆铮的警告,山西太原镇军队,因长期欠饷和对上司贪腐的不满,爆发了大规模兵变!乱兵杀了巡抚,占据了府库,整个山西顿时大乱!
消息传来,如同最后一根稻草,压垮了崇祯皇帝的神经。
他脸色煞白,呆呆地坐在龙椅上,嘴唇哆嗦着,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朝堂之上一片死寂。所有的争吵都停止了。
陆铮看着皇帝那失魂落魄的样子,看着满朝文武惊惶的脸,心中没有半分验证猜测后的快意,只有无边的沉重和悲哀。
陆铮知道,最坏的预感正在以最快的速度变成现实。西北的崩坏,开始了。
而这一次,他还能来得及阻止吗?周墨林在榆林,又能否在乱局中全身而退?
……
太原兵变的噩耗如同最后一记重锤,砸碎了崇祯皇帝最后一丝强撑的镇定。
他瘫在龙椅上,目光涣散,嘴唇无声地翕动着,仿佛一瞬间被抽走了所有的精气神。
朝堂之上,死一般的寂静取代了争吵,巨大的恐惧扼住了每一位大臣的喉咙。
陆铮看着皇帝那近乎崩溃的模样,心中没有丝毫胜利的快意,只有沉甸甸的、令人窒息的责任。他知道,此刻能做决断的,只剩自己了。
他不再等待皇帝的旨意,猛地转身,面向满朝文武,掷地有声道:“太原兵变,西北危殆,此非议而不决之时!陛下龙体欠安,本指挥使受陛下密旨,临机专断!”
陆铮目光扫过那些惊疑不定的面孔,继续道:“即刻起:一、着令大同总兵、山西剩余未叛各部,全力镇压太原乱兵,安抚军心,首要确保宣大防线不失,绝不可使蒙古有机可乘!”
“二、以八百里加急令陕西总督孙传庭,放弃外围,死守西安待援!若西安有失,提头来见!”
“三、从京营、蓟镇紧急抽调精锐骑兵一万,由副总兵曹变蛟(曹文诏之侄,此时应在京畿)统率,即刻西进,驰援西安!
粮草由北直隶、河南沿途州县全力供给,敢有延误者,以资敌论处!”
“四、北镇抚司即刻签发驾帖,锁拿宣大总督及榆林、山西涉案将领,就地处决亦可!以儆效尤,稳定军心!”
没有商量,而是在下达命令。每一句话都带着不容置疑的杀伐之气。此刻,唯有铁血和速度,或许才能挽回一丝颓势。
部分大臣下意识地想反驳,但看着龙椅上失魂落魄的皇帝,再看看杀气腾腾的陆铮,以及殿外隐约可见的锦衣卫缇骑,最终将话咽了回去。非常之时,行非常之法。
命令被飞速传达下去。整个帝国的战争机器,在陆铮的强行推动下,开始艰难地、带着刺耳的摩擦声转向西北。
然而,信息的传递需要时间,而局势的恶化却更快。
榆林镇
周墨林此刻正身处真正的龙潭虎穴。他带来的缇骑在数次“马匪”袭击中已折损近半。
榆林卫的官兵表面恭敬,实则处处设防,他的调查举步维艰。太原兵变的消息传来后,这里的气氛瞬间变得更加诡异和危险。
当地守军似乎接到了什么指令,开始以“防备流寇”为名,封锁道路,甚至隐隐对周墨林一行形成了包围之势。
“大人,情况不妙。”一名心腹百户低声道,“看这架势,他们是打算把我们困死在这里,或者…干脆…”
周墨林面色冷峻。他手中虽有一些证据,但远未到能扳倒一位总督的程度。
如今太原一变,对方很可能会狗急跳墙,将自己这支钦差队伍彻底“消失”在混乱的西北。
“不能坐以待毙。”周墨林眼中闪过决绝,“他们越是想困死我们,说明他们越怕我们查到的东西!我们必须把消息送出去!”
周墨林当机立断:“今晚子时,你带两人,扮作溃兵,从东面山谷突围,那里守备相对松懈。
无论如何,要将这里的情况和我们查到的线索,送回京城,呈报陆大人!”
“那您呢?”
“我留下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周墨林语气平静,“放心,他们不敢明着动钦差。只要你们能把消息送出去,我就安全一半。”
是夜,子时。三名缇骑借着夜色掩护,悄然潜向东方山谷。
而周墨林则大张旗鼓地点亮灯火,召集剩余人手“商议军情”,做出死守待援的姿态。
然而,东面山谷的“松懈”更像是一个陷阱。三名缇骑刚潜入不久,便遭遇了密集的弩箭和伏兵!
两人当场战死,只有那名百户身负重伤,凭借高超的身手和地形熟悉,侥幸逃脱。
怀揣着周墨林用血写就的简短密报和几份关键证据,如同孤狼般消失在茫茫夜色中,向着京城方向亡命奔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