炽阳宗太上长老王成,成功破关,一举踏入元婴之境!
这个消息如同九天惊雷,瞬间传遍了整个天元大陆中域,其引发的轰动效应,远超以往任何新晋元婴真君。金丹期的王成便能击杀元婴真君,现在他晋级到了元婴期,一身实力达到什么地步,谁也不敢想象。
元婴期,这已是当今修仙界明面上行走的最高战力,是真正意义上的巨擘,足以支撑起一个宗门千年不朽的辉煌。
回望炽阳宗这些年的发展轨迹,其势头之猛,堪称奇迹。短短百年间,便从原本中域五强宗门之列脱颖而出,一路高歌猛进,先是与琉璃阁并称“两超”,而如今,随着王成的成功晋级,炽阳宗在顶尖战力上已然实现了对老牌霸主“一尊”琉璃阁的反超!琉璃阁明面上仅有两位元婴真君坐镇,而炽阳宗,如今已赫然拥有了炽阳真君、灵炎真君以及新晋的青成真君王成,三位元婴修士!
这不仅仅是数量上的优势,更是一种质变。三位元婴,意味着宗门的战略纵深、资源调配和威慑力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中域的天,彻底变了。以往需要仰望的“一尊”,如今炽阳宗已然可以平视,甚至在某些层面,已然具备了分庭抗礼的底气。
也就在王成晋级元婴的消息传遍四方之时,在那遥远的中域核心地带,以及某些隐秘的洞天福地之中,有三人的道心,几乎在同一时刻剧烈震荡,充满了难以言喻的苦涩与悔恨。
正是当年因疑虑而放弃了王成所赠功法的琉光仙子、撼山巨猿与金不换。
琉光仙子静坐于流光溢彩的宫殿内,原本古井无波的绝美面容上,闪过一丝极深的复杂。她清晰地记得当年王成拿出那部看似离经叛道的功法时,自己内心的不屑与谨慎。那功法要求修士放弃对自身灵根资质的过度依赖,转而去研究什么“能量回路”、“阵法基元”,这与传统修仙之道南辕北辙。她以为那是歧路,是王成异想天开的试验品,为了道途稳妥,她选择了拒绝。可如今……王成竟凭此道,凝结元婴,走到了与她比肩的高度!这哪里是对现有修仙知识体系的修修补补?这分明是硬生生在公认的绝路之外,开辟了一条全新的、直达云端的通天大道!
中域南部一座莽荒山脉深处,化身巨汉的撼山巨猿发出一声沉闷的低吼,一拳将身旁的一座小山丘夷为平地。它血脉强横,肉身无敌,向来信奉一力降十会,对王成那些需要精密计算、借助外物的“取巧”之法嗤之以鼻。可现实给了它沉重一击。它卡在元婴中期已数百年,突破元婴后期遥遥无期。那份被它弃如敝履的功法,如今看来,竟有可能是通往更强力量的另一把钥匙,而钥匙,曾被它亲手扔掉了。
最为懊恼的,或许要数富可敌国的金不换。他在一座黄金宫殿内来回踱步,胖脸上满是肉痛。他一生精于算计,投资从未失手,却在那最关键的一次选择上,看走了眼。他当时认为王成的功法风险太高,不确定性太大,不如投资传统强者来得稳妥。可现在他明白了,王成这条“阵法大道”不是小打小闹,而是真正通了天的大道!其价值,根本无法用灵石衡量。这已经不是错过一次投资机会,而是错过了一个时代!
“炽阳宗太上长老的功法,可以修习!”这三个字,如今成了中域所有顶尖势力和大能修士心中共同的念头,可惜,最佳的“入手”时机,早已随着他们当年的放弃而逝去。
一时间,中域风起云涌。无数修士,无论修为高低,无论出身宗门还是散修,再次如同百川归海般,向着炽阳宗所在的方向汇聚。若说当年王成以金丹修为提出阵法大道,还只是引起好奇和部分金丹修士的兴趣,那么元婴期的成就,便是最有力的证明。
金丹期的创新,或许还可被归为“奇技淫巧”,但元婴期的道果,已然是足以开宗立派、影响万古的“大道”!谁不想在这条新路的起点,占据一席之地?
位于东域的白浩,自然也第一时间通过特殊渠道得知了这一震撼性的消息。于公于私,这场元婴庆典,他都必须亲自前往祝贺。没有丝毫犹豫,白浩便带着道侣柳如梦、纪若穸、苏婉儿三人,提前动身,前往中域。
面对整个中域的沸腾和各方势力的联名请求,刚刚境界稳固的王成,并未选择藏私。阵道之法,需要思想的碰撞与完善。正好,他也需要借此机会,将自己这些年来对阵法大道的感悟系统性地梳理一番。于是,在各方的要求和他的默许下,最终决定在彩虹谷,召开一场前所未有的传道大会!
消息传出,万众期待。
这一日,彩虹谷中心,一座由青玉临时搭建的高台拔地而起,高台之上,王成一袭青袍,面容平和,眼神深邃如星海,周身气息与天地交融,已然是元婴真君的恢弘气象。他缓缓坐下,目光扫过台下密密麻麻、一眼望不到尽头的人群,其中不乏许多成名已久的金丹修士,甚至有个别隐去了气息、疑似元婴的老怪物。
没有过多的寒暄,王成直接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一位聆听者的耳中,如同大道纶音,开始了对阵法大道的阐述。
他先从最基础的“能量感知与引导”讲起,摒弃了传统功法对灵根属性的苛刻要求,强调以神魂为引,以计算为基,构建能量流转的“最优路径”。他引入“效率”、“杠杆”、“回路稳定性”等闻所未闻的概念,将法术的释放,比喻成工匠打造器械,重在理解其内在原理,而非一味依赖天赋和感悟。
起初,台下众人尚能跟上思路,或沉思,或记录,觉得新颖虽新颖,倒也并非完全不能理解。
然而,随着王成将理论层层深入,触及到大道本质时,整个彩虹谷的气氛开始变得诡异起来。
王成清晰地指出:“传统修仙,修的是‘我心即天心’,认为世间万物皆因我之感知而存在,道法神通,源于内心感悟,引动天地之力,实则是以自身意志,强加于外物。此可谓‘唯心’之路,求的是内在的超脱与合一。”
话锋一转,他的声音变得凝重而有力:“而吾所悟之阵法大道,恰恰相反!吾等修士,应先承认外界天地、能量、规则,是客观存在,不以你我意志为转移。风在动,旗才动;水在流,非心念使之流。我辈修士,当以自身为‘观测者’与‘构建者’,去认识、理解、测量乃至利用这客观存在的规律。以阵法为工具,以计算为手段,撬动外界大道之力为我所用。此乃‘唯物’之路,求的是对外在规则的掌控与运用。”
“通俗而言,一杆旗子迎风招展。唯心者言:‘非风动,非幡动,仁者心动。’而唯物者则言:‘旗本在动,因风而动,与心何干?’我辈阵修,要做的不是去纠结心是否动,而是去研究风从何来,力有多大,旗杆材质如何,如何布置阵法,才能让这风、这旗,发挥出最大的威能!”
“轰!”
这番石破天惊的论述,如同万丈雷霆,在无数修士的识海中炸开!
“荒谬!”一位白发苍苍的金丹后期老者猛地站起,手指颤抖地指着高台,“歪理邪说!修仙修仙,修的是超脱自我,契合天道,岂是让你去做那匠人般的算计?如此物化大道,与那凡间铁匠何异?道之何在?心之何在?”
“噗!”另一位道心与传统理念绑定极深的中年修士,脸色瞬间潮红,猛地喷出一口鲜血,气息瞬间萎靡。他双目圆睁,充满了恐惧与无法置信,喃喃道:“道错了……全错了……若外界为真,我心何存?若规则客观,修行何用?这……这是魔道!是毁道之言!”说罢,竟不顾伤势,踉踉跄跄地推开人群,如同躲避瘟疫般,疯狂地向谷外逃去。
有了第一个,便有第二个、第三个……
仅仅第一天传道结束,彩虹谷内便有数十位修士或因道心冲突,或因理念崩塌,或吐血,或疯癫,仓皇离去。他们是真的接受不了。千百年来固化的世界观,那“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修仙豪情,其根基在王成的“唯物大道”面前,受到了最根本的挑战和动摇。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是客观事实,而非主观感悟,那修仙的意义何在?若一切皆可测量计算,那机缘、顿悟、心性,又将置于何地?
高台之上,王成将台下众人的反应尽收眼底,神色依旧平静。他早已预料到这番言论会引发的冲击。破而后立,阵道之兴,必然伴随着旧观念的破碎与阵痛。他看着那些仓皇逃离的背影,眼中无悲无喜,只有对大道前路的坚定。这场传道大会,才刚刚开始,真正的风暴,还在后面。
阵法之道,走的是借天地万物的路子。而那些能够留下来,开始思考,甚至尝试接受这条新路的人,才是阵法大道未来的希望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