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辰希那句“预设你的存在”,像一道温暖而坚固的基石,彻底奠定了两人关系的新阶段。没有轰轰烈烈的宣告,也没有刻意的张扬,变化渗透在每一处微小的日常里,如同呼吸般自然。
去图书馆时,陆辰希依旧会为她占好靠窗的老位置,但林夕坐下时,他会很自然地将她手边那杯温水往她面前推近几分;学习间隙抬头,有时会撞上他早已停驻在她身上的目光,那目光里褪去了往日的清冷,只剩下专注的温柔,见她察觉,他也不闪避,只是极浅地勾一下唇角,便又低头继续自己的工作;离开时,他会一手拿起自己的电脑包,另一只手则无比熟稔地接过她抱着的厚重文献,肩并肩融入夜色。
苏晚晴几次撞见,总是挤眉弄眼,用口型对林夕说“啧啧啧”,然后被林夕红着脸轻捶一下,笑着跑开。连周屿都难得地在一次四人一起吃饭时,推了推眼镜,看着陆辰希极其自然地将挑净鱼刺的鱼肉夹到林夕碗里,面无表情地评价了一句:“程序运行稳定,兼容性良好。”引得苏晚晴爆笑,林夕耳根发热,而陆辰希则只是淡淡瞥了周屿一眼,后者立刻埋头扒饭,假装无事发生。
这种细水长流的温情,驱散了之前风波残留的最后一丝寒意。林夕感觉自己像一株终于得以在阳光下肆意舒展枝叶的植物,连带着做课题都仿佛注入了新的灵感。她开始着手一个新的调查计划,关于大学城周边旧城改造中小微商户的生存状况,这需要大量的实地走访和深度访谈。
她把初步构想说给陆辰希听,他安静听完,点了点头:“选题不错,贴近现实,有温度。”然后,他拿出手机操作了几下,“我给你推送了一个加密笔记软件,采访录音和现场照片可以即时上传、分类标记,支持多人协作加密查看,比你自己用手机备忘录方便。”
他总是这样,用最务实的方式支持她的梦想。林夕笑着接受了他的“技术支援”,心里甜甜的。
关于那个雨夜工作室里的对话和那本珍贵的笔记本,他们谁都没有再刻意提起。但那本深蓝色的笔记本,被陆辰希重新放回矮柜后,那把锁似乎就再也没锁上过。那扇通往他内心最深处的门,已然对她敞开。
与此同时,之前风波的余烬也在以另一种方式悄然清理。校园论坛上关于此事的所有讨论帖都悄然消失了,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温柔地抚平了褶皱。苏晚晴神秘兮兮地告诉林夕,学生会内部传来消息,资源管理科的张科长已被停职,接受纪检部门的进一步调查,而之前那个跳得最凶、散布谣言的匿名账号,也被查实与秦瑶的一个小跟班有关,据说受到了严厉的处分。
秦瑶本人则像是骤然从校园里隐形了。不再出现在她以往热衷的各种场合,连最常去的艺术学院小剧场也不见踪影。有传言说,她家里似乎出了点事情,具体不详,但显然已无暇他顾。
林夕听到这些,只是淡淡一笑。她并不关心秦瑶的具体下场,重要的是,笼罩在她头顶的阴云已经散去,她重新获得了在阳光下自由行走、畅快呼吸的权利。她甚至没有过多去探听陆辰希在其中具体做了什么,她只知道,他承诺的“处理”,从来都不是空话。
时间悄然滑入深秋,校园里的梧桐树叶几乎落尽,光秃的枝桠指向高远的蓝天,别有一种疏朗开阔的美。
这天是周末,陆辰希一早给林夕发消息,说实验室临时有个数据要跑,下午才能结束。林夕便自己待在宿舍整理访谈资料。快到中午时,她收到一个同城快递的通知。
拿到包裹,是一个扁平的、包装得很精致的方形纸盒,寄件人信息处只打印着“L”一个字母。她疑惑地拆开,里面竟是一本最新款的、专业记者常用的手持录音笔,旁边还有一张简洁的卡片,上面是陆辰希力透纸背的字迹:
「给未来的‘无冕之王’。清晰记录,无畏前行。——L」
林夕拿着那只做工精致、手感沉甸甸的录音笔,心里涌上一股巨大的暖流。他记得她抱怨过手机录音在嘈杂环境下效果不佳,也明白她对新课题的重视和期待。这份礼物,不仅实用,更是一份对她梦想最郑重的认可与支持。
她立刻拍了张录音笔的照片,发到“Lx_SecretGarden”,配文:
「收到战备物资。性能评估中,初步反馈:精准度满分,鼓舞值超标。——Lx」
几乎是秒回,园丁L的回复跳了出来:
「装备已激活,与核心用户Lx绑定。预祝首次田野调查顺利。——L」
看着屏幕上的字,林夕忍不住笑了起来,抱着录音笔在宿舍里转了个圈,像个得到心爱玩具的孩子。
下午,陆辰希忙完实验室的工作,来接林夕。他穿着简单的黑色毛衣和长裤,肩头还带着室外清冽的空气。
“想去哪里?”他看着她,目光柔和。
林夕晃了晃手里的录音笔,眼睛亮晶晶的:“‘战备物资’到手,想不想陪未来的‘无冕之王’去进行第一次实地勘测?”
陆辰希挑眉,显然对她这个自称有些意外,随即眼底漾开笑意:“荣幸之至。”
他们没有去那些知名的商业街,而是拐进了大学城后面那片正在面临拆迁改造的老街区。狭窄的巷道,斑驳的墙面,零星开着些经营了十几二十年的杂货铺、理发店、小吃摊。阳光斜照进来,将晾晒在窗外的衣物染上金色,空气中弥漫着旧时光的味道和生活的气息。
林夕拿出录音笔和笔记本,一边走,一边记录着街景,偶尔会停下脚步,尝试着与坐在店门口晒太阳的老人、或是正在忙碌的店主聊上几句。她态度诚恳,语气温和,大部分人都愿意和她这个看起来干净又认真的学生说上几句话。
陆辰希就跟在她身后半步的距离,沉默地陪着。他不打扰她的工作,只是在她需要时,递上水瓶,或是用他那种冷静的视角,帮她分析某个店铺的经营状况、或是某个受访者话语中可能隐藏的信息。他的存在,像一道沉静的影子,给予她最大的自由去探索,又在她回首时,确保自己触手可及。
在一个卖传统糖水的小铺前,林夕和一位头发花白、笑容慈祥的阿婆聊了许久,听她讲述这家开了三十多年的小店历史,以及对即将搬迁的不舍与迷茫。林夕认真地记录着,偶尔用录音笔捕捉下阿婆带着浓重口音却充满感情的话语。
离开糖水铺,夕阳已将天空染成一片温暖的橘红。两人手里各端着一碗阿婆坚持送的、热乎乎的红豆沙。
“感觉怎么样?”陆辰希问,舀了一勺红豆沙。
林夕深吸一口带着甜香的空气,眼神熠熠生辉:“感觉……很真实。比坐在图书馆里看数据要真实得多。每一个店铺,每一个人,后面都是一个活生生的故事。”她顿了顿,看向他,“谢谢你陪我过来。”
“看你工作,很有意思。”陆辰希看着她在夕阳下泛着柔光的侧脸,轻声说。他喜欢看她专注时的样子,喜欢她眼中那种为理想而闪烁的光芒。
两人捧着温热的糖水,并肩走在暮色渐起的古老街巷。身后是即将变迁的风景,身前是灯火初上的都市。过去的风波似乎已被远远抛在身后,而未来,如同这碗暖甜的红豆沙,握在手中,踏实而充满希望。
林夕悄悄按下录音笔的暂停键,将这一刻的宁静与满足,也收录进了她的“战备物资”里。她知道,属于他们的新序曲,正伴随着老街的落日和彼此心照不宣的陪伴,悠扬地奏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