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坛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秋日的应天府,天高云淡,金风送爽。

数日的静养,对于常遇春而言,不啻于一场漫长的煎熬。他那具为战争而生的铁打身躯,仿佛每一寸肌肉、每一根骨骼都在渴望着战马的嘶鸣与兵刃的交响。此刻,他正站在庭院中,任由午后的暖阳洒在脸上,感受着那道从左肩斜贯至胸口的狰狞疤痕。

疤痕是新生的,皮肉呈粉嫩的暗红色,像一条蜷伏的巨蟒,盘踞在他古铜色的肌肤上。每当呼吸起伏,那新生的嫩肉便会与里衣摩擦,传来一阵微痒的刺痛。寻常人或许会视之为奇耻大辱,或是终身的遗憾,但常遇春却觉得,这感觉无比踏实。

这道疤,是鄱阳湖的血与火烙下的勋章,是他从尸山血海中为朱元璋、为这支义军拼杀出来的证明。它比任何华丽的言辞都更能诉说忠诚,比任何黄金白银都更显荣耀。他属于战场,属于这身铁甲,而这道伤疤,便是他与战场之间,最亲密无间的契约。

“将军,吴王府来人,主公请您即刻过去。”亲兵的声音在院门外响起,恭敬而急促。

常遇春的眼中,瞬间迸发出一道比秋日阳光还要炽烈的光芒。他等这一刻,已经等得太久了。

“知道了。”他沉声应道,转身大步流星地走向内室。

那套陪伴他身经百战的铠甲,正静静地立在木架上。甲叶上还残留着鄱阳湖水战的硝烟与血腥,被擦拭得锃亮,在昏暗的室内反射着冷冽的寒光。常遇春伸出粗壮的手指,一寸寸地抚过冰冷的甲片,动作轻柔得如同在抚摸情人的脸庞。这是他的第二层皮肤,是他灵魂的延伸。

他开始穿戴铠甲。护心镜、臂缚、腿裙……每一件部件的扣合,都发出清脆而富有节奏的金属撞击声。这声音,是他心中最动听的乐章,是战鼓的前奏,是冲锋的号角。当最后一根束带勒紧,那熟悉的沉重感与束缚感再次传来时,常遇春感到一股久违的力量感从四肢百骸喷薄而出。他,常遇春,又回来了!

跨上战马,他一抖缰绳,那匹通体雪白、唯有四蹄漆黑的“踏雪乌骓”似乎也感受到了主人的战意,发出一声高亢的嘶鸣。马蹄踏在应天府的青石板路上,发出清脆的“嗒嗒”声,引得路人纷纷侧目。他们看着这位身披重甲、面容冷峻的将军,眼中充满了敬畏与崇拜。他就是大明第一战神,是主公朱元璋手中最锋利的那把尖刀,是所有敌人闻风丧胆的噩梦。

吴王府的守卫远远便看到了常遇春的身影,无人敢上前阻拦,纷纷肃立两旁,行以最崇高的军礼。常遇春径直来到书房外,翻身下马,将缰绳扔给侍卫,朗声道:“末将常遇春,奉召求见!”

“将军请,主公已在书房等候多时。”门内传来朱元璋贴身内侍的声音。

常遇春推开厚重的木门,一股墨香与书卷气扑面而来。与外面的肃杀之气截然不同,吴王府的书房显得格外雅致。博古架上摆满了各类典籍,墙上悬挂着几幅山水墨画,一缕檀香从角落的香炉中袅袅升起,让整个空间都显得沉静而安详。

然而,这份安详的中心,却是一个正在伏案疾书的身影。朱元璋,这位未来的开国皇帝,此刻并未身着龙袍,只是一身寻常的儒士便服。他眉头微蹙,全神贯注地盯着案几上堆积如山的公文,手中的朱笔不时在纸页上划过,留下一个个决断的红圈。他仿佛不是一军之主,一位雄踞一方的霸主,而是一位勤政爱民的州府官吏。

听到开门声,朱元璋抬起头,当看到常遇春那身熟悉的铠甲和那双燃烧着战火的眼睛时,他脸上所有的疲惫与严肃瞬间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如同兄长见到久别归来的弟弟般的欣喜笑容。

“遇春!你来了!”朱元璋立刻放下手中的朱笔,亲自起身,快步迎了上来。

他的动作没有丝毫君王的架子,充满了真诚与热切。他走到常遇春面前,伸出双手,用力地拍了拍他的肩膀,那力道之大,仿佛在确认眼前的这个人是否真实。

“你的伤好得真快!”朱元璋上下打量着他,目光在他宽阔如山的肩膀和那道在铠甲缝隙中若隐若现的伤疤上停留了片刻,眼中满是赞赏与一丝不易察arct的疼惜。“鄱阳湖那一战,我听回来的将士说,你率领着敢死队,硬生生冲破了陈友谅的楼船阵,直捣其中军大帐。当时我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了。若非你如此悍不畏死,以命搏命,战局如何,尚未可知啊。你为我朱家天下,立下了不世之功!”

常遇春闻言,抱拳躬身,声音沉稳而坚定:“主公言重了。为主公荡平群雄,开创太平盛世,是末将的本分,亦是末将的荣幸。鄱阳湖一战,是全军将士用命,末将不敢独揽功劳。”

“本分?”朱元璋哈哈大笑起来,笑声洪亮而爽朗,在书房中回荡。他再次拍了拍常遇春的肩膀,这一次,语气变得无比严肃而真诚。“遇春,你我之间,不必说这些客套话。从你当年在怀远带着几十个兄弟,牵着一匹瘦马投奔我那天起,我就知道,你是我朱元璋的韩信,是我的樊哙!这天下,将来是要你我兄弟一同打下来的!”

这番话,如同一股滚烫的岩浆,瞬间涌遍常遇春的全身。他知道,这不是简单的君臣对话,更不是上位者对功臣的笼络。这是兄弟间推心置腹的肺腑之言,是领袖对最信任战友的最高肯定。朱元璋的信任,比他身上任何坚固的铠甲,都更能让他感到心安,更能让他无所畏惧。

常遇春的眼眶微微有些发热,他猛地抬头,迎上朱元璋那双深邃而充满期待的眼睛,重重地点了点头:“主公,遇春明白!”

“好!”朱元璋满意地笑了,他拉着常遇春在案几旁的胡床上坐下,亲自为他斟了一杯热茶。“来,先喝口茶,暖暖身子。看你这风尘仆仆的样子,肯定是接到我的信,连家都没回就直接过来了。”

常遇春接过茶杯,温热的触感从掌心传来。他看着杯中清澈的茶汤,水汽氤氲,模糊了视线。他想起当年,自己还只是一个落魄的草莽,空有一身武艺却无处施展。是朱元璋,这位当时还只是郭子兴手下一名将领的年轻人,慧眼识珠,给了他施展抱负的舞台。从濠州到滁州,从和州到采石矶,再到如今的应天府,他们一同经历了无数次生死考验。这份情谊,早已超越了普通的君臣。

“如今,陈友谅已灭,其子陈理更是束手就擒,我大明再无西顾之忧。”朱元璋话锋一转,脸上的笑容收敛,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运筹帷幄的深沉。他站起身,走到墙上悬挂的一幅巨大的江南舆图前,手指在地图上缓缓划过。

“但是,江南群雄,狼子野心者,犹有一人。”他的手指,最终停在了地图的东部,重重地叩击在一个点上。

“张士诚!”

常遇春的目光瞬间变得锐利如鹰,死死地锁定在朱元璋手指所指之处——平江,也就是后世的苏州。

“此人,占据着浙西、平江一带,此地自古便是鱼米之乡,富甲天下。”朱元璋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凝重,“他坐拥钱粮,兵精粮足,且此人颇懂经营,轻徭薄赋,在治下深得民心。他就像一只肥硕的蚂蟥,牢牢地吸附在大明的心腹之地,是我统一江南的最大障碍,也是最棘手的敌人。”

常遇春沉默不语,但他的大脑却在飞速运转。张士诚,他太熟悉了。这个私盐贩子出身的枭雄,与陈友谅的残暴嗜杀截然不同。他更像一个精明的商人,一个土皇帝。他治理下的平江,歌舞升平,商贾云集,百姓安居乐业。要攻打这样的地方,单纯的武力征服是远远不够的,甚至会激起当地百姓的殊死抵抗。这正是张士诚最可怕的地方。

“我思虑再三,决定对张士诚用兵,不可操之过急,更不可硬碰硬。”朱元璋转过身,目光灼灼地看着常遇春,“他盘踞平江多年,早已将此地经营得如铁桶一般。若我大军直扑平江,必将陷入旷日持久的围城战,届时,北方的元廷,或是其他观望的势力,一旦趁虚而入,我军将腹背受敌,危矣!”

常遇春心中一动,他隐隐猜到了朱元璋的打算。

“所以,”朱元璋的手指再次回到地图上,从平江向外延伸,依次点过几个地名,“湖州、嘉兴、杭州,这些地方,是张士诚的臂膀,是他赖以生存的粮仓与兵源地。我要你,遇春,替我斩断他的臂膀!”

他猛地收回手,目光如电,直视常遇春:“我决定,先拔除他的羽翼,扫清外围,孤立平江!待他成为一座孤城,再集中优势兵力,直捣其巢穴!”

常遇春的心中,猛地掀起滔天巨浪!

他不是没有独当一面过,但那多是作为偏师,执行策应或骚扰任务。而这一次,朱元璋给他的任务,是整个对张士诚作战的战略主攻方向!这意味着,他将独立统帅一支数万人的大军,肩负起为整个大明王朝扫平东南的重任!

这已经不是让他作为最锋利的尖刀去冲锋陷阵,而是要他成为执掌刀锋、决胜千里的手臂!这是何等的信任!何等的倚重!

常遇春的呼吸变得有些急促,胸口的伤疤似乎也感受到了主人心中的激荡,传来一阵阵灼热的刺痛。他“噌”地一声站起身,激动地单膝跪地,声音因激动而有些颤抖:“主公!末将……愿效犬马之劳!纵使粉身碎骨,亦不辱使命!”

“起来,起来!”朱元璋连忙将他扶起,眼神中充满了欣慰与期待,“你我兄弟,何须行此大礼?我给你五万精兵,皆是百战之师。再让徐达做你的副手,你们二人,一文一武,一稳一猛,乃是天作之合。有你们在,我何愁大事不成!”

徐达!常遇春心中更是凛然。徐达,朱元璋麾下第一大将,用兵稳健,智谋超群,是他最敬佩的战友。有徐达为副,既是对他的制约,更是对他最大的支持。朱元璋的这番安排,可谓用心良苦,既给了他足够的权力与信任,又为他铺平了道路,扫清了障碍。

“记住,遇春,”朱元璋的语气变得异常郑重,“我不要惨胜,我要的是全功!攻下城池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安抚百姓,收拢人心。张士诚能在那里立足多年,靠的不只是武力,更是他那张‘仁义’的皮。你要做的,就是撕下他的伪装,让他治下的百姓知道,谁才是真正为他们带来太平的明主!”

“末将明白!”常遇春郑重地领命,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主公放心,末将定当谨记在心,秋毫无犯,以德服人!”

朱元璋看着他,满意地点了点头,脸上的严肃之色再次被温和的笑容所取代。他绕到常遇春身后,轻轻拍了拍他铠甲上的背甲,笑道:“对了,我听人说,你最近在家养伤,都快憋出病来了?天天在院子里舞刀弄枪,把家里的石墩子都砍坏了好几个,可有此事?”

常遇春的脸上闪过一丝窘迫,没想到自己这点“家事”居然传到了主公耳中。他挠了挠头,嘿嘿一笑:“末将……末将只是怕手生了。”

“怕手生了?”朱元璋大笑起来,那笑声里充满了兄弟间的揶揄与关怀,“你常遇春的手,就算三年不摸刀,也比寻常将领耍得精!现在,有仗打了,你可要好好过过瘾。不过,千万要记住我下面的话。”

他的笑容忽然收敛,眼神变得无比深邃而认真,一字一句地说道:“你的命,比一座城池更重要。我需要你活着,为我打下整个天下!”

这句话,如同一道惊雷,在常遇春的脑海中炸响。它既有君王的威严,不容置疑;又有兄弟的关切,暖人心脾。它让常遇春瞬间明白了自己在朱元璋心中的分量。他不再仅仅是一员猛将,而是朱元璋未来蓝图中,不可或缺的擎天之柱。

常遇春重重地点头,胸中豪情万丈,几乎要冲破天灵:“主公之命,遇春万死不辞!”

“好!”朱元璋拍了拍他的肩膀,“回去准备吧,不日便要誓师出征。我等着你,凯旋而归!”

“末将告退!”

常遇春再次抱拳,深深地看了一眼这位既是主公又是兄长的男人,然后转身,大步流星地走出了书房。

走出吴王府,夕阳的余晖正将整个应天府染成一片绚烂的金色。阳光洒在他冰冷的铠甲上,反射出万道金光,让他看起来宛如一尊从神话中走出的战神。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沉甸甸地压在肩头,但他的心中却没有丝毫的畏惧,反而充满了昂扬的斗志。

主公将如此重任托付于他,他必不负所望!

他翻身上马,踏雪乌骓似乎也感受到了主人的意气风发,兴奋地刨着蹄子。常遇春没有立刻回府,而是拨转马头,向着城外的军营驰去。他要去看看他的兵,那些即将与他一同踏上新征程的兄弟们。

夜幕降临,军营中灯火通明。常遇春脱下铠甲,换上了一身普通的军服,独自一人走到了校场中央。他抬头仰望星空,今夜的星河格外璀璨,仿佛预示着一个伟大的时代即将来临。

他想起了鄱阳湖的血战,想起了倒在身边的兄弟,想起了陈友谅临死前那怨毒的眼神。那些都已是过去。而现在,一个新的挑战,一个新的舞台,正在他面前缓缓展开。

平江,张士诚……这些名字在他脑海中反复盘旋。他知道,这将是一场比以往任何一场战争都更加艰难的战斗。他要面对的,不仅是坚固的城防和精锐的敌军,更是深植于民心的“张氏仁政”。

他该如何破局?如何既能攻城拔寨,又能收服人心?朱元璋的话在他耳边回响:“我不要惨胜,我要的是全功!”

常遇春的嘴角,缓缓勾起一抹自信的微笑。他虽然是冲锋陷阵的猛将,但并非有勇无谋的莽夫。他知道,真正的战争,从来不止于战场。

就在这时,一个身影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他身后。

“想好了?”一个沉稳而熟悉的声音响起。

常遇春没有回头,他知道来人是谁。他淡淡一笑,说道:“大将军(指徐达)来得正好,我正想找你商量。”

徐达走到他身边,与他一同仰望星空,目光深邃:“主公的命令,我也接到了。五万精兵,由你我二人统领。遇春,这次,你可是主将,我这个副将,可全听你调遣。”

“你我兄弟,何分主副?”常遇春转过身,看着徐达那张沉稳的脸,“徐达兄用兵如神,计谋百出,这次征讨张士诚,还得靠你多出主意。我嘛,就负责把你的计策,用刀剑变成现实。”

徐达笑了笑,笑容中带着一丝神秘:“张士诚此人,外宽内忌,多谋少断。他占据平江,自以为高枕无忧,殊不知,其最大的弱点,恰恰是他的‘安逸’。他以为我们会休养生息,会先图北方,他却忘了,主公的雄心,从来不止于江南。”

常遇春眼中精光一闪:“你的意思是?”

“兵贵神速,攻其不备。”徐达伸出手,在空中虚画了一个圈,“我们不必按部就班地先打湖州、嘉兴。张士诚最倚重的,除了他弟弟张士信,便是他麾下大将吕珍。此人骁勇善战,驻守杭州。若我们能设计,将吕珍的主力引出杭州,然后……”

徐达的声音压低,将一个大胆而周密的计划娓娓道来。

常遇春越听,眼睛越亮。他猛地一拍大腿,哈哈大笑起来:“妙!妙啊!徐达兄,你这计策,真是釜底抽薪!只要拔掉了吕珍这颗钉子,杭州便是一座空城!张士诚的臂膀,不等我们斩,他自己就先断了一根!”

“计划虽好,但其中关键一步,需要一位胆大心细、悍不畏死的将领,率领一支精锐,深入敌后,执行最危险的任务。”徐达看着常遇春,目光灼灼,“放眼全军,能担此任者,非你莫属。”

常遇春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属于“大明第一战神”的狰狞而兴奋的笑容。他仿佛已经看到了战火重燃,听到了敌人的哀嚎。

“这个任务,我接了!”他的声音,在寂静的校场上空,如同惊雷般炸响。

然而,就在他们二人密谋之际,谁也没有注意到,在军营外不远处的黑暗中,一双眼睛正死死地盯着他们。那双眼睛里,充满了怨毒与不甘。

原来,鄱阳湖一战,陈友谅虽死,但他麾下的一名心腹将领却侥幸逃脱,乔装打扮,潜伏在了应天府。他亲眼目睹了常遇春的荣耀,亲耳听到了朱元璋与他的对话,更偷听到了徐达与常遇春的惊天密谋。

一个毒辣的计划,在这名败将的心中迅速成形。他要将这个情报,用最快的速度,送到平江,送到张士诚的手中!

他要让常遇春和徐达的雄心壮志,还未出征,便胎死腹中!

他要让大明第一战神,尝一尝功败垂成的滋味!

夜色渐深,常遇春与徐达的密谈仍在继续,他们为即将到来的胜利而兴奋。而他们不知道的是,一张针对他们的大网,已经在黑暗中悄然张开。

一场席卷江南的风暴,尚未起于青萍之末,却已暗流涌动,杀机四伏。

常遇春的军事生涯,即将翻开崭新的一页。他不再仅仅是那把最锋利的尖刀,而是即将成为执掌刀锋、决胜千里的手臂。

但是,这手臂,能否顺利地挥出它的第一刀?

平江城内,坐拥富庶的张士诚,又是否会如他们所料,那般不堪一击?

墨坛书屋推荐阅读:龙血战神临高启明帝临鸿蒙大魏宫廷跃马大明爆强宠妃:野火娘子不准逃龙腾美洲学霸养成小甜妻重生之宋武大帝邪龙狂兵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三国:赵云是我弟万域灵神穿越之极限奇兵护国公朱由校:朕再也不做木匠皇帝重生1840:从废柴到霸主你是明珠,莫蒙尘特工之回到清朝这驸马当不得,影响造反!唐贼凶悍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美漫丧钟大宋将门三国曹髦灭晋兴魏兵锋王座寒门状元特种兵之血色獠牙穿越之从逃婚开始华夏万界为尊天下第一小乞丐大明安国公黑铁之堡重生我无敌虎狼之师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穿成了豪格,提前共和金兵入侵,我成了大宋救世主崇祯十七年:这个大明还有救狂妃错爱:冷魅王爷下堂妃我真不是暴君步步生莲公子饶命寒门败家子食物链顶端的佣兵穿成废柴皇子的我藏不住了南宋异闻录大乾逍遥纨绔最强医仙混都市皇后怀我孩子了,气炸李世民!
墨坛书屋搜藏榜:大明1805趣味三国传奇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大秦:苟成陆地神仙,被金榜曝光了!家养腹黑龙夫:愿求一纸休书我是正统我怕谁镇西王:天下霸业英雄恨之西楚霸王暗战绝世风华:妖娆驭兽师我被王莽拉着穿越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三国第一霸主重生大明1635以和为贵打不死我,皇叔干脆让我监国!唐枭终极妖孽狂兵夫人,请慢走(GL)帝国由中世纪开始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大明之纵横天下抗日之无敌战兵明末:来自未来的金手指红楼之石头新记曹操,梦回赤壁,龙吟千年穿越大唐重整山河重装军火商大明伪君子重生三国:吕布称霸!长缨赋重生房遗爱,却被李世民当成了宝不当堂主好不好影响世界的百位帝王爆笑穿越:草包傻王妃亮剑之我成了赵刚我真不想当皇帝啊最吕布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逍遥的王爷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钢轨上的家族九龙夺嫡:疯批皇子冷宫皇后崛起计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最强军魂秦皇扶苏:赳赳大秦,称霸全球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皇家儿媳妇悍卒之异域孤狼
墨坛书屋最新小说:三国:我,刘封,改姓定天下!汉末雄主:开局召唤华夏兵团大魏风云之千秋帝业我长生不死愁啊大明第一战神大明卫大明:哈密卫百户,富可敌国青金志人间清醒:资治通鉴智慧长生:老夫一惯儒雅随和天幕:始皇之子的造反人生崇祯元年,开局逆转亡国局杨凌传之逆袭家主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游戏三国之逆流天下司马老贼玄黄问道穿越水浒:郓哥称帝录开局托孤,我带双诸葛躺平复汉秦时:截胡所有,多子多福血色白银三国:谋划董卓遗产后,称霸北方大唐:我当太子,李二李四全破防小姐,姑爷又摆烂了洪武:医圣朱橚女帝的社畜生存法则山歌行之时空浪游记离之星于府钱庄水浒:后周遗孤,开局撕诏书三国:开局逆袭,大小乔求嫁我!三国:开局黄巾渠帅,掳夺二乔北境之王:从假死开始古代荒年,喂嫂纳妾大秦帝国:铁血文明穿越大唐成小道士魂穿刘备,我二弟天下无敌!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隋唐:我靠情圣系统截胡满朝皇后寒门小神童寒甲御天摊牌了,我是藩王,也是军火商穿越当死侍李云龙穿成大宋皇帝?不服就干三国:开局种田,捡的白毛丫头竟我要当纨绔,你让我教太子娶公主南北战争:我与龙娘同居的日子汉末职场,小兵迎娶何太后大明洗冤录之十二奇案大唐:纨绔老六指点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