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危机的雷霆化解,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巨石,其引发的涟漪迅速扩散至整个上海滩的顶级圈层。短短两日,鼎泰系赵四海的狼狈退让、林氏集团的股价V型反转、以及那背后若隐若现、能量惊人的“京城陈先生”的名号,已然成为黄浦江两岸资本圈私下热议的焦点。猜测、好奇、敬畏,种种情绪弥漫在空气里。
危机解除的当晚,林国栋在林家位于西郊宾馆的一处隐秘私家园林会所内,设下了一场更为私密且高规格的家宴,以示对陈长生的由衷感激。这一次,作陪的仅有林家核心数人,气氛温馨而郑重。
宴会厅古色古香,窗外是精心打理的中式园林,月色如水,竹影婆娑。与之前在外滩的凝重不同,此刻席间充满了劫后余生的庆幸与对陈长生的无限感激。
“长生,我……我敬你!”林国栋端起酒杯,眼眶微红,声音带着一丝哽咽,“这次若不是你力挽狂澜,我林家百年基业,恐怕真要毁于一旦!大恩不言谢,这份情,我林家永世不忘!”说罢,一饮而尽,情真意切。
林母也举杯,眼中含泪:“长生,阿姨不知道说什么好,谢谢你救了我们家晚晚,救了我们这个家!”
林晚坐在陈长生身旁,穿着一身藕荷色的旗袍,清丽脱俗,灯光下肌肤胜雪。她端起果汁,俏脸微红,眼眸中流光溢彩,望着陈长生,声音轻柔却坚定:“长生哥,谢谢你。”千言万语,尽在这一声感谢和那含羞带怯却又勇敢直视的目光中。
陈长生从容举杯,语气平和:“林叔叔,阿姨,言重了。晚晚是我的朋友,朋友有难,力所能及,自然要帮。况且,对手手段卑劣,理应如此。”他没有居功自傲,反而将缘由归于情谊与公道,更显格局。
宴席气氛融洽。几杯酒下肚,林国栋心情舒畅,话也多了起来,不再局限于感谢,开始与陈长生探讨一些宏观经济走势和行业前沿动态。他本是商海沉浮多年的老江湖,见识不凡,但几句交谈下来,他便震惊地发现,眼前这个年轻人对经济周期的理解、对技术变革趋势的洞察、甚至对国际政经关系的把握,都远比他这个在商场摸爬滚打几十年的人还要深刻、精准和超前!许多困扰他许久的难题,经陈长生看似随意地点拨,竟有种豁然开朗之感!
林国栋心中的感激,渐渐转化为一种近乎敬佩的折服。他彻底明白了,女儿认识的这个年轻人,其能量和眼界,远非他之前所能想象。一旁的林晚,听着陈长生与父亲侃侃而谈,言语间展现出的睿智与远见,眼中异彩连连,一颗芳心,不由自主地越陷越深。
李昊在一旁作陪,看着林家人对长生哥的感激和敬佩,与有荣焉,同时自己也听得津津有味,感觉受益匪浅。
家宴尾声,林国栋接了一个电话,回来后,神色间略带一丝为难和期待,对陈长生道:“长生,有几位老朋友,听说了你的事,都非常想结识一下。不知你明日是否有暇?有个小范围的聚会,都是上海这边一些有头有脸的人物,算是为你接风,也是表达谢意。”
陈长生略一沉吟,便点头应允:“林叔叔安排就好。”他明白,这是正式融入上海顶级圈层的契机,也是“长生资本”在此地立足的必要一步。
次日傍晚,地点选在了外滩源一处极私密的顶级会员制俱乐部。这里不像外滩那般喧嚣,更显低调奢华,能俯瞰黄浦江最精华的景观。到场的人不多,仅十余人,但个个气度不凡,皆是沪上金融、地产、科技领域的巨头或其家族代表,其中甚至有一两位背景深不可测的红色后代。显然,林国栋动用了极深的人脉。
当陈长生在林国栋和李昊的陪同下步入会场时,原本低声交谈的众人目光齐刷刷地聚焦过来。好奇、审视、探究、甚至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质疑。毕竟,陈长生太年轻了,年轻得让人难以将他与那个传说中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陈先生”联系起来。
林国栋热情地为众人引荐:“诸位,这位就是来自京城的陈长生,陈先生。这次林家能渡过难关,全赖长生鼎力相助!”
众人纷纷客气地打招呼,但眼神中的审视并未减少。一位戴着金丝眼镜、气质精明的中年男子(某大型私募基金掌门人)率先开口,语气带着几分试探:“陈先生真是年轻有为啊!不知这次是如何看出鼎泰系的破绽,一击即中的?我们都很好奇啊。”
这话问得巧妙,既是恭维,也是考较。
陈长生手持酒杯,神色淡然,没有直接回答战术问题,而是目光平静地扫过众人,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鼎泰系?不过是疥癣之疾。其手段看似凶猛,实则根基浮躁,依赖政策缝隙与人脉寻租,缺乏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和长远战略。一旦遇到真正的阻力,便不堪一击。”
他顿了顿,继续道:“如今的商场,早已不是简单的零和博弈。执着于内卷厮杀,格局太小。未来的机遇,在于拥抱硬科技、布局全球化、深耕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谁能率先在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医药等关键领域构建起真正的技术壁垒和可持续的商业模式,谁才能在未来十年、甚至三十年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他寥寥数语,不仅轻描淡写地化解了关于鼎泰系的提问,更是直接拔高到了未来三十年全球产业格局的战略高度。其视角之宏大、见解之超前,让在场这些见惯风浪的大佬们悚然动容!
另一位地产大亨忍不住问道:“陈先生对当前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怎么看?未来出路何在?”
陈长生微微一笑:“住宅地产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未来是存量运营和结构性机会的时代。但更广阔的天地,在于与产业结合的产城融合,在于拥抱数字经济的智慧城市建设。死守传统开发模式,无异于刻舟求剑。”
他又解答了几位大佬关于国际形势、资本市场未来走向的提问,每一个回答都高屋建瓴,直指本质,既有宏观视野,又具可操作性,听得众人时而沉思,时而惊叹。
原本的试探和审视,渐渐变成了真心实意的请教和交流。陈长生从容不迫,侃侃而谈,举止间那种超越年龄的沉稳、洞察世事的睿智和举重若轻的气度,彻底折服了在场所有人。他们终于确信,眼前这个年轻人,绝非依靠家世的纨绔,而是真正拥有大智慧、大格局的潜龙!
聚会结束时,众人纷纷主动与陈长生交换联系方式,言辞间充满了敬意,甚至带着一丝结交的迫切。陈长生从容应对,既不卑不亢,又给足了众人面子。
离开俱乐部,坐进车内,林国栋长舒一口气,脸上满是自豪与欣慰,对陈长生道:“长生,今晚之后,‘陈先生’之名,在上海滩这个圈子里,算是真正立住了!”
李昊更是兴奋不已:“长生哥,你太牛了!那些大佬看你的眼神都变了!”
陈长生望着窗外流光溢彩的浦江夜景,神色平静。对他而言,这只是一次必要的亮相。上海,这片充满机遇与挑战的热土,已向他敞开了大门。而他和林晚之间,那悄然滋长的情愫,也在这浦江夜色中,愈发清晰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