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法术,符箓之道也未放下。
筑基期的灵力和神识,让他绘制符箓更加轻松惬意。
原本成功率不高的天雷符,如今成功率已稳定在六成以上,威力更是不可同日而语。
他甚至开始尝试绘制更高级的乙木神雷符与庚金剑气符等,虽然失败居多,但每一次尝试都是宝贵的经验积累。
实力的稳步提升,带来的是更强的底气。
修为突破后,陈仁山通过敏锐的神识,偶尔能隐约察觉到一些极其隐晦、带着恶意的窥探感在青县外围一闪而逝,仿佛黑暗中的毒蛇,虽未发动攻击,却始终觊觎着。
他知道,平静的日子不会太久了,必须尽快拥有足以震慑宵小的力量。
这一日,陈仁山正在绘制符箓,怀中的隐龙令忽然传来震动。
还是云曦的传讯,内容却让他有些意外。
“陈仁山,司内近期于东省境内发现数起修士失踪事件,疑与‘影殿’活动有关。你近期可多加留意青县及周边是否有异常修士踪迹或陌生势力渗透。若有发现,勿轻举妄动,即刻上报。”
讯息简短,却透露出不寻常的信息。
“影殿”果然开始活跃了,而且动作不小,竟然敢对修士下手!
整个东省境内已出现“影殿”活动踪迹,难保其触角不会伸到相对平静的青县。
陈仁山目光微凝,这个“影殿”的威胁,比他预想的来得更快一些。
自己这个新晋的筑基修士,又不知是否已经进入了对方的视线之内。
山雨欲来风满楼。
陈仁山走到窗边,望向远方。
夕阳的余晖将天边染成一片血色。
实力的提升,让他有了面对风雨的资格,但也将他推向了更广阔的舞台,以及更深的漩涡。
“来吧。”
陈仁山轻声自语,眼中没有丝毫畏惧,只有一片冰封般的冷静与坚定。
无论前路有何等艰难险阻,唯有不断提升实力,方能斩破迷雾,护佑己身。
陈仁山在初步熟悉了筑基期的力量,并将几门主要法术提升到相应层次后,他便将更多的精力,投向了那一直悬浮于丹田混沌灵液中央,却始终蒙着一层神秘面纱的黑白神石之上。
此物伴随他踏上仙途,并且数次救他于危难,更在筑基时提供了关键的混沌气息,其神异绝对毋庸置疑。
但以往他修为低微,只能被动感受其益处,却难以主动探寻其根源。
如今,陈仁山已是筑基修士,灵觉蜕变为神识,已强大凝练了数倍不止。
他感觉,是时候尝试与这神石进行更深层次的沟通了。
这一日,陈仁山屏息凝神,将状态调整至最佳。
随后,心神彻底沉入丹田,不再是远远“观望”,而是小心翼翼地,将自己的神识缓缓探向那缓缓旋转的黑白神石。
以往,灵念靠近神石,只会被其自然散发的温润道韵所滋养,却难以真正触及核心。
但这一次,当他的神识才轻轻触碰神石表面的刹那!
“嗡~!”
神石竟然微微一颤,不再是以往那种被动回应,而是仿佛被唤醒了某种沉寂已久的东西!
一股远比以往磅礴古老,仿佛源自宇宙初开之时的信息洪流,顺着他的神识,轰然涌入他的识海!
刹那间,陈仁山感觉自己的意识仿佛被拉扯进了一个奇异的时空。
上下四方为宇,古往今来为宙,无尽的混沌之气弥漫,而后清浊分立,阴阳化生,五行衍变……
种种天地至理,以最本源、最直观的方式,在他“眼前”流转与演绎!
这并非具体的功法或法术传承,而是一种更接近“道”的本源印记,是对天地规则对混沌阴阳的深刻诠释!
在这信息的冲击下,陈仁山只觉头痛欲裂,神魂震荡,仿佛要被这浩瀚无边的道韵同化吞噬!
他连忙紧守心神,固守本心,如同怒海狂涛中的一叶扁舟,拼命维系着自我意识不失。
不知过了多久,那信息的洪流才渐渐平息、沉淀。
陈仁山却已经大汗淋漓,脸色苍白,心神消耗巨大。
但他那双睁开的眼眸中,却充满了前所未有的震撼与明悟!
他“看”懂了部分信息!
那并非系统的知识,而更像是一把“钥匙”,或者说,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认知框架”!
透过这框架,他重新审视自身所修的阴阳混沌诀,许多以往晦涩难明,只能凭感觉摸索的关窍,此刻竟豁然开朗!
功法运转间,灵力的流转更加圆融自如,对阴阳平衡的把握也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层次。
更重要的是,他对于“符箓”之道的认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往他绘制符箓,是遵循自身感悟,将灵力按照特定符文轨迹封存。
但此刻,在他“眼中”,那些符文不再仅仅是固定的线条和灵力节点,而是天地规则某种层面上的简化投影或力量引信!
真正的符道,应是“以我心代天心,以我笔述道痕”!
是以自身对天地规则的理解,勾勒出引动相应力量的“道纹”!
这个发现让他激动不已!
这意味着,他或许不再需要完全拘泥于固有的符箓图谱,而是可以尝试根据自身对阴阳、混沌等规则的理解,去创造、改良,甚至凭空构思出全新的、更契合自身道基的符箓!
当然,这绝非易事,需要对天地规则有极深的感悟和强大的神识支撑。
但这无疑为他打开了一扇通往无限可能的大门!
于是,陈仁山强忍着神魂的疲惫,迫不及待地拿起符笔,铺开一张空白的符纸。
他没有绘制任何已知的符箓,而是闭上眼睛,回味着刚才那混沌化生、阴阳轮转的意境,引导着体内蕴含着一丝混沌意境的筑基灵力,顺着笔尖,随心而动。
笔尖落下,不再是固定的符文,而是一道道扭曲盘旋,似字非字又似图非图的奇异轨迹。
这些轨迹仿佛蕴含着某种独特的韵律,与周围的天地灵气产生着微弱的共鸣。
整个过程极其耗费心神,对灵力的掌控要求也达到了极致。
当他最终提笔时,符纸上已然出现了一个从未在任何典籍上出现过的,散发着朦胧混沌气息的奇异“符纹”。
这符纹不成体系,更谈不上威力,甚至有些不伦不类。
但陈仁山却能感觉到,它并非胡写乱画,而是真正蕴含了他对“混沌初开”那一刹那的些许感悟!
“成功了……第一步!”
陈仁山看着这张失败的“作品”,眼中却充满了兴奋的光芒。
这证明了他的想法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