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日子,陈仁山依旧保持着低调。
筑基后期的修为被他以阴阳遁和混沌幡之力完美隐藏,在外人看来,他依旧是个普通的小学生。
但他处理事情的方式,却悄然发生了变化。
陈仁山不再仅仅满足于被动应对影殿的阴谋。
凭借更强的神识和对代码的初步理解,他开始有意识地在网络上,搜寻那些被数据灵清理掉的关于超自然事件的零碎信息。
并以一种极其隐蔽的方式,在一些加密的非主流技术论坛上,留下经过伪装的关于“异常能量波动”和“数据安全”的讨论帖,试图吸引可能存在的同样关注此道的“同行”。
陈仁山就像一只开始悄悄织网的蜘蛛,耐心而谨慎地,在无形的数据世界中,布下自己的第一根丝线。
同时,陈仁山也开始尝试将新境界的混沌灵力,与那粗浅的代码知识结合。
比如,陈仁山以灵力模拟出特定的电磁脉冲,可以更加精准地短暂干扰小范围内的电子设备,而不引起数据灵警报。
陈仁山还尝试将清心符的符文结构,以二进制的思路进行“编译”,再用灵力激发,形成一种能防御低强度精神干扰的“灵子护盾”。
这些尝试大多粗糙且效果有限,却代表着他开始真正尝试去理解,并反过来利用对手的“规则”。
这天放学,陈仁山再次路过那家网吧。
犹豫了一下,他还是走了进去,依旧坐在那个角落。
他打开电脑,没有浏览网页,而是调出了系统自带的最基础的文本编辑器。
然后回想着《语言程序设计》上的示例,尝试着,用生疏的指法,敲下了一行行代码。
一个最简单的、无限循环打印“hello, world!”的程序。
陈仁山运行了它。
屏幕上,黑色的背景中,绿色的“hello, world!”字样开始一行行不断涌现,如同瀑布般流淌而下。
陈仁山静静地看着,看着这由他亲手敲出的且遵循既定规则运转的字符流。
这并非法术,没有灵力波动,却蕴含着另一种形式的冰冷“秩序”与“力量”。
陈仁山仿佛看到,在那无尽流淌的字符背后,是更加庞大也更加复杂的数字世界,是数据灵赖以生存的土壤,也是影殿那无形之网的基础。
想要斩破这张网,或许,不仅仅需要混沌幡的无物不吞,也需要真正理解并掌握,编织这张网所用的“线”与“梭”。
十几分钟后,陈仁山关掉了程序,清除了操作记录,起身离开了网吧。
窗外,华灯初上,车水马龙。
陈仁山背着他的蓝色书包,融入放学的人流。
他的步伐沉稳,目光平静。
体内,筑基后期的灵力如江河奔涌。
脑中,代码的逻辑与符文的玄奥开始交织。
心中,守护的信念坚如磐石。
短暂的蛰伏与积累已经结束,是时候,以新的姿态,去面对那依旧笼罩在城市上空的阴影了。
下一场风雨,或许即将来临。
但他已准备就绪。
陈仁山凭借更强的神识和对代码逻辑的进一步理解,他开始尝试更主动的行动。
他以自身混沌灵力为源,神识为笔,在虚空中勾勒出极其细微、结构独特的灵子符文。
这些符文并非用于攻击或防御,而是被他设计成一种能够依附于无线信号短暂存活,并复制自身的“信息孢子”。
他将这些蕴含着特定波动的“信息孢子”,悄无声息地撒向青县上空那无形的电磁海洋。
它们如同微小的浮游生物,随着数据流飘荡,一旦接触到与影殿、数据灵相关的异常信号,便会自动记录其特征以及来源方向。
并在能量耗尽消散前,将这一丝微弱的感应,通过冥冥中的联系,反馈回陈仁山的识海中。
这个过程极其耗费心神,对神识的精微操控要求极高,且“信息孢子”存活时间短,感应范围有限,反馈的信息也模糊残缺。
但积少成多,聚沙成塔。
几天下来,陈仁山识海中就开始逐渐浮现出一些断续的、指向性的光点和轨迹。
它们大多指向一些已知或疑似的地点,文化馆、电信大楼、以及几个之前被标记过的公共网络节点。
但也有一条极其微弱且断断续续的轨迹,隐隐指向了一个他之前未曾重点关注的地方,县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
这与他之前从数据灵分身核心解析出的节点信息吻合!
那里果然有问题!
而且,从“信息孢子”反馈的波动来看,此处的数据活动并非像电信大楼那样作为枢纽中转,更像是一种深度持续性的潜伏与汲取!
那里,究竟藏着什么?
周六上午,陈仁山再次来到了县图书馆。
他没有去人流密集的普通阅览区,而是直接走向位于图书馆西侧裙楼的电子阅览室。
与体育馆博览会那日的喧嚣截然不同,电子阅览室内光线偏暗,只有几十台老旧的显示器散发着幽幽的绿光。
空气中弥漫着机器散热的气味和淡淡的灰尘味。
只有寥寥数人分散坐在电脑前,大多是些看起来无所事事的年轻人或在查阅资料的学生,敲击键盘的声音在寂静中显得格外清晰。
陈仁山找了个靠墙的角落位置坐下,开机。
老旧的机器发出沉闷的嗡鸣,缓慢地进入操作系统。
然后,陈仁山随意地打开浏览器,目光却早已将整个阅览室纳入神识监控之下。
一切看起来都很正常。
但他识海中那些由“信息孢子”反馈形成的微弱光点,在此地却变得清晰活跃了许多。
一股冰冷有序的数据流,如同隐藏在地下的暗河,在正常的网络流量之下,悄无声息地流淌着。
它的源头,似乎并非某台特定的电脑,而是整个电子阅览室的网络基础设施本身!
陈仁山心中一动,神识悄然顺着网线,探向墙壁内部的接口与交换机,乃至更深处的机房。
就在他的神识触碰到阅览室主交换机柜的瞬间!
“滋……发现……高纯度……精神能量源……符合‘优质数据库’标准……启动……深度扫描与标记程序……”
一段极其微弱,仿佛信号干扰般的电子杂音,突兀地在他识海中响起!
并非通过耳朵,而是直接作用于神识!
是数据灵的残留意识或者某种自动化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