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清溪村还浸在夏末的余温里,段筱棠背着新缝的蓝布书包站在村口时,衣角还沾着刚摘的狗尾巴草。书包里装着奶奶连夜赶制的笔记本——纸页是用供销社扯的糙纸裁的,封皮却用浆糊粘了层碎花布,边角还缝了细密的针脚;还有五哥段明凯特意留给他的半块橡皮,以及爷爷塞在侧袋里的两颗空间红枣,说是“上课饿了偷偷吃,提精神”。
“小妹,慢点走,别摔着!”爷爷段守业拄着拐杖跟在后面,眼神里满是不舍,却又藏着骄傲。谁能想到,去年还在村里跟着哥哥们挖野菜的小丫头,今年竟跳过小学高年级,直接考上了县重点初中——县一中。这事儿在清溪村传了好几天,连村支书见了段家的人,都要笑着夸一句“段家出了个小神童”。
村口的土路上,一辆二八自行车正稳稳地停着,车后座上坐着个扎着高马尾的姑娘,蓝白相间的校服洗得干干净净,正是陆瑶。见着筱棠,她立刻跳下车,跑过来一把挽住她的胳膊:“筱棠!我还怕你要等会儿呢,快上车,再晚就要赶不上早自习了。”
陆瑶比筱棠大五岁,去年考上县一中的高中部,知道筱棠要去县一中读初中,特意跟家里说好了,以后每天绕路来清溪村接她一起上学。“我妈特意给我装了两个煮鸡蛋,你一个我一个,路上吃。”陆瑶从书包里掏出用手绢包着的鸡蛋,塞给筱棠一个,蛋壳还带着余温,“我哥昨天还问我,你第一天上学要不要他送,我说不用,咱们俩一起走更自在。”
提到陆衍,筱棠的心跳悄悄快了半拍。自从上次在省城确认了彼此的末世身份,两人虽不常见面,却总通过陆瑶传递消息——陆衍会把农科院新培育的种苗样本托陆瑶带来,筱棠也会把空间种的草药晒干,让陆瑶捎给陆衍做实验。只是这话没法跟陆瑶明说,筱棠只能攥着温热的鸡蛋,小声道:“谢谢你哥,也谢谢你。”
自行车穿行在乡间小路上,车轮碾过碎石子发出“咯吱”的声响,路边的玉米地已经抽了穗,风一吹就翻起绿色的波浪。陆瑶一边骑车,一边跟筱棠讲县一中的趣事:“咱们学校的初中部在东院,高中部在西院,中间就隔了一道月亮门,下课我就能去找你。食堂的玉米糊糊比家里的稠,就是菜有点咸,你要是吃不惯,我就从家里给你带咸菜。”
筱棠趴在陆瑶的后背,闻着她身上淡淡的皂角香,心里的紧张渐渐散了。前世在末世里,她见惯了人心险恶,从未有过这样安稳的时光——有人特意绕路接她上学,有人惦记着她的饮食,还有人跟她一起规划着平凡却温暖的日子。她悄悄从书包侧袋里摸出一颗空间红枣,剥了皮塞进陆瑶嘴里:“甜不甜?我爷爷种的,特意让我带的。”
“甜!比供销社买的蜜枣还甜!”陆瑶嚼着红枣,笑得眼睛都弯了,“回头我也让我妈给你带她做的糖糕,我妈做的糖糕,外面脆里面软,可好吃了。”
到了县一中门口,校门口已经挤满了学生和送学的家长。陆瑶把自行车停在车棚,牵着筱棠的手往初中部走。县一中的教学楼是青砖砌的,墙面上刷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红色标语,操场上有学生在晨跑,琅琅的读书声从教室窗口飘出来,像一串清脆的风铃。
“初一(3)班在二楼最东边,我带你去。”陆瑶熟门熟路地领着筱棠上楼,走廊里有老师正在查岗,见着陆瑶,笑着打招呼:“陆瑶,这是你妹妹?长得真精神。”
“是我家亲戚,刚上初一,王老师多照顾着点。”陆瑶笑着应答,把筱棠送到教室门口才依依不舍地离开,走之前还特意叮嘱:“中午放学我在月亮门等你,咱们一起去食堂打饭。”
筱棠走进教室时,里面已经坐了不少同学。班主任是个四十多岁的女老师,姓刘,说话温和:“段筱棠是吧?过来坐这儿,靠窗的位置,光线好。”
筱棠走到座位上坐下,同桌是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叫林晓梅,见她过来,主动递过一张纸条:“我叫林晓梅,家在县城里,你家在哪儿呀?”
筱棠把纸条夹在笔记本里,小声回答:“我家在清溪村,以后每天跟我姐姐一起上学。”
上课铃响后,刘老师开始讲第一课。筱棠翻开课本,指尖抚过崭新的书页,心里满是珍惜。前世她在末世里连块完整的纸片都难找,如今却能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听老师讲课,跟同学一起学习。她听得格外认真,连老师在黑板上写的每一个字都记在心里,偶尔饿了,就偷偷摸出爷爷塞的空间红枣,在课桌下剥了吃——灵泉水滋养过的红枣格外甜,吃下去连脑子都清醒了不少。
中午放学,筱棠刚走到月亮门,就看见陆瑶已经在那儿等着了,手里还拎着两个饭盒。“我妈早上特意多做了点菜,你尝尝这个炒土豆丝,我妈放了点辣椒,可香了。”陆瑶把一个饭盒递给筱棠,打开盖子,里面是冒着热气的玉米糊糊和炒土豆丝,还有一个金黄的糖糕,“这糖糕是我妈特意给你做的,说让你尝尝鲜。”
筱棠拿起糖糕咬了一口,外皮脆得掉渣,里面的糖馅甜而不腻,暖乎乎的顺着喉咙滑下去,熨帖了整个胃。她想起前世在末世里,为了一块发霉的饼干都要跟人拼命,如今却能吃到这样香甜的糖糕,还有人把她的喜好放在心上,眼眶忍不住有些发热。
“好吃吗?”陆瑶看着她的样子,笑着问。
“好吃,比我吃过的所有东西都好吃。”筱棠用力点头,把自己饭盒里的炒青菜夹给陆瑶,“这个也好吃,你尝尝。”
两个姑娘坐在月亮门旁边的石凳上,你一口我一口地分享着午饭,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她们身上,落下斑驳的光影。陆瑶跟筱棠说下午有体育课,让她记得穿球鞋;筱棠跟陆瑶说放学想顺便去供销社看看,想买个新的墨水瓶。她们的话题琐碎又平常,却满是少年人独有的鲜活与热闹。
下午放学,陆瑶骑着自行车载着筱棠回家。路上,筱棠从书包里掏出一个用手帕包着的东西,递给陆瑶:“这个给你,是我自己种的小番茄,可甜了。”手帕里是几颗红彤彤的小番茄,圆润饱满,是她早上从空间里摘的,用灵泉水洗过,带着淡淡的清香。
陆瑶拿起一颗放进嘴里,眼睛立刻亮了:“太甜了!筱棠,你怎么种的?比县城里卖的还好吃!”
“就是跟着爷爷学的,多浇水就长好了。”筱棠笑着掩饰,心里却想着,以后要多带些空间里的东西给陆瑶——这个热情又善良的姑娘,值得所有美好的事物。
自行车渐渐驶近清溪村,远远就能看见村口爷爷的身影。筱棠跳下车,跟陆瑶挥手告别:“明天早上还是老地方等你!”
“好!路上小心!”陆瑶挥挥手,骑着自行车渐渐远去。
筱棠跑向爷爷,挽住他的胳膊:“爷爷,今天上学可开心了,陆瑶姐一直照顾我,还分糖糕给我吃。”
段守业看着孙女亮晶晶的眼睛,笑着摸了摸她的头:“开心就好,以后要是有啥困难,就跟爷爷说,跟你哥他们说,咱们一家人,啥都能解决。”
夕阳把祖孙俩的影子拉得很长,筱棠一边走,一边跟爷爷讲学校里的趣事,讲刘老师温和的样子,讲同桌林晓梅的热情,讲陆瑶姐的照顾。她的声音清脆,像林间的小鸟,满是对未来的期待。
回到家,筱棠把书包放下,第一件事就是钻进厨房,从空间里拿出一些新鲜的蔬菜,递给正在做饭的妈妈李秀莲:“妈,今天陆瑶姐请我吃了糖糕,我也想明天带点咱们家的菜给她,让她尝尝你的手艺。”
李秀莲看着女儿手里鲜嫩的蔬菜,笑着点头:“好,明天妈给你做你最爱吃的萝卜干炒腊肉,让你带去给陆瑶姑娘尝尝。”
筱棠靠在厨房门口,看着妈妈忙碌的身影,闻着锅里飘出的饭菜香,心里满是安稳。她知道,这一世,有家人的守护,有陆瑶这样的朋友,还有陆衍这样的同伴,她再也不是孤单一人。未来的路还很长,但她有信心,能一步步走得踏实,走得温暖,带着全家人,一起走向更好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