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庆三年春,江南道监察御史陆昭收到一封家书,拆开后只见寥寥数语:家中出事,速归。落款是。信纸泛黄,边缘焦黑,似被火燎过。
陆昭心神不宁,立即请了二十天假,带着贴身护卫赵四南下回乡。一路上阴云密布,细雨绵绵,赵四不时望向窗外,面色凝重。
大人,天色不对,恐有风雨。赵四低声道。
陆昭摇头:不过是寻常春雨。
行至浙江湖州境内,雨势渐大。远处山峦笼罩在灰蒙蒙的雾气中,村庄稀疏,偶有几处炊烟袅袅。忽然,赵四勒住马缰:大人请看!
前方村落,炊烟全无,村口挂着白色灯笼,村中一片死寂。
奇怪,这个村子怎会如此冷清?陆昭皱眉。
赵四壮着胆子上前敲门,无人应答。推开半掩的木门,一股霉味扑面而来。院内空无一人,只有几只乌鸦站在屋檐上,发出刺耳的叫声。
大人,村中恐有变故!赵四面色惨白。
陆昭正欲询问村民,忽见一位白发老妪从屋内颤巍巍走出:大人莫进,村里不干净...
话音未落,老妪突然瞪大眼睛,身体僵直,口中吐出黑血,倒地身亡。陆昭与赵四惊骇不已,正欲查看,忽听村中各处传来凄厉哭嚎声。
快走!此地不宜久留!赵四慌忙拉马。
陆昭却驻足不前,他注意到老妪脖颈处有一道青紫痕迹,宛如绳索勒痕。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老妪的舌头异常突出,舌尖泛着诡异的青黑色。
赵四,速去寻村长!
第二章 祠堂异象
村长姓王,年近六旬,见陆昭官袍加身,忙不迭跪下:大人恕罪,村里确实有事发生。
何事?从何而起?陆昭问道。
王村长面露恐惧:回大人,半月前,村中接连有人自缢身亡,死者皆呈现怪异之态。先是李家小子,半夜被人发现在祠堂梁上吊死,舌头伸出口外,面色铁青。接着是张寡妇,也是同样死法。今晨,连里正家的老太爷也...
话未说完,门外传来急促脚步声。一名中年男子冲进来,跪地痛哭:大人,不好了!我家小儿不见了!昨晚还好好的,今早发现他吊在祠堂梁上!
陆昭立即带人前往村中祠堂。这是一座明清古建筑,朱漆剥落,香火早已断绝。踏入祠堂,一股阴冷气息扑面而来,堂内烛火摇曳,供桌上积满灰尘。
众人赶到时,发现一名约十岁的男孩悬梁而死,与之前死者一样,舌头伸出,面色青紫。更诡异的是,死者脚不沾地,却并未使用绳索垫脚之物。
此子姓刘,名小川,家中独子。王村长叹息道。
陆昭仔细检查尸体,发现死者脖颈处有明显勒痕,但更令人不安的是,死者眼白部分呈现诡异的纯黑色,仿佛被什么东西吸走了一般。
诸位退下,让我独自查看。陆昭挥手示意众人退出。
待众人离开,陆昭仔细观察祠堂。他注意到房梁上有细小刻痕,借着烛光细看,竟是一道符咒。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当他抬头望向房梁时,恍惚间似乎看到一缕青烟从梁上飘过。
夜幕降临,陆昭决定留在祠堂守夜。赵四虽害怕,也只能守在门外。深夜时分,陆昭忽听梁上传来细微响动,像是有人在低声啜泣。
他点燃蜡烛,缓缓登上木梯。梁上空无一人,只有一根陈旧的麻绳悬挂在那里。忽然,一阵阴风袭来,蜡烛几乎熄灭。陆昭稳住身形,忽然发现麻绳上渗出暗红色液体,顺着房梁滴落。
地面已有一滩暗红液体,形状诡异,宛如人形。陆昭蹲下查看,赫然发现那液体中浮现出一张扭曲的人脸!
什么人!陆昭厉声喝道,却无人回应。
他刚要起身,忽觉背后寒气逼人。回头望去,只见一个身穿白衣的女子悬于半空,长发垂下,面容惨白,舌头伸出数寸,一双黑洞洞的眼眶直勾勾盯着他。
大人...女子口中发出沙哑声音,还我命来...
陆昭惊恐万状,跌倒在地。那女子飘至他面前,伸出惨白的手指,指甲陡然变长,直刺向他的眼睛!
千钧一发之际,赵四破门而入,手中火把照亮祠堂。女子尖叫一声,化作一缕青烟消散。
大人!您没事吧?赵四惊魂未定。
陆昭面色苍白,额头冷汗涔涔:带我离开这里,立刻!
第三章 水井秘密
次日清晨,陆昭召集村民,宣布将彻查此事。他询问了村中每位长者,得知此地名为黄泥村,已有数百年历史。村后有一口古井,传说是明朝年间所掘,历来是村民饮水之源。
最近可有异常?陆昭问道。
一位老者颤巍巍道:井水突然变得浑浊,还有股腥味。前日李家小子失踪前,曾说井里有声音叫他。
陆昭决定亲自探查水井。他带着赵四来到井边,只见井口周围长满青苔,井沿湿漉漉的。他探头望去,井水漆黑一片,深不见底。
大人小心!赵四突然拉住他衣袖。
只见井水中泛起涟漪,一个披头散发的女子从水中缓缓浮出,苍白的手指攀住井沿,青紫色的脸上挂着诡异的微笑。
救命...女子开口道,声音如金石摩擦。
就在赵四准备拉陆昭后退时,那女子突然松手,沉入井中,水面只留下一圈圈涟漪。
这是...缢鬼?陆昭低声道。
赵四茫然摇头:大人,什么是缢鬼?
上吊而死的鬼魂,无法超生,化为厉鬼,寻找替身。陆昭解释道,我在京城的案卷中见过类似记载。
回到村中,陆昭又走访了几户人家。在一间破旧茅屋内,他见到一位老妇人,她神情恍惚,嘴里不停念叨着:要变天了,要变天了...
婆婆,您知道些什么?陆昭柔声问道。
老妇人看了他一眼,突然跪下:大人明鉴啊!二十年前,村里出了件怪事。那年大旱,井水干涸,村中一位姓张的教书先生带领村民挖井寻水,结果井没挖出水,却挖出一具骸骨!
骸骨?陆昭追问。
那骸骨吊死在井壁之上,舌头伸出口外,舌头是黑的!老妇人颤抖着说,自那以后,村里就开始不太平了。先是张先生暴毙,接着每年都有人离奇死亡。
陆昭心中一凛:可有官府介入?
有啊!当年的县令请了道士来驱邪,可没过多久,道士也暴毙了。后来换了知县,说是妖言惑众,将此事压下了。老妇人叹息道,从那以后,村里人都不敢提这事了。
离开茅屋,陆昭陷入沉思。二十年前挖出的骸骨,与现在的缢鬼事件,两者之间必有联系。而那口古井,很可能是问题的根源。
傍晚时分,陆昭在村中踱步,观察地形。黄泥村三面环山,一面靠水,村民房屋多集中在村中央。而那口古井,恰好处在村落的中心位置。
大人,不好了!刘小川的尸体不见了!赵四慌忙跑来报告。
陆昭立即带人赶往祠堂,发现棺材已被打开,尸体不翼而飞。更诡异的是,棺材底部有新鲜抓痕,像是有什么东西从地下钻出。
大人,您看这个。赵四指着地面。
陆昭蹲下查看,发现泥土中有几缕长发,以及一片衣角碎片。他拾起衣角,认出这是刘小川昨日所穿的衣物。
夜色渐浓,陆昭决定在祠堂设下法阵,捕捉可能出现的缢鬼。他取出随身携带的朱砂、符纸和桃木剑,开始布置。
午夜时分,阴风大作,烛火摇曳。陆昭手持桃木剑,警惕地注视着四周。忽然,房梁上传来细微响动,一个白色身影缓缓降落。
那是一个身穿白衣的女子,长发披散,面容惨白,舌头伸出数寸。最令人毛骨悚然的是,她的脖颈处有一道紫黑色勒痕,宛如绳索勒过的痕迹。
大人...女子开口道,声音如金石摩擦,还我命来...
陆昭强压恐惧,朗声道:冤有头债有主,你若有冤屈,为何害死无辜村民?
女子冷笑:无辜?他们都是帮凶!当年挖出我的尸骨,却不为我伸冤,反而将我重新埋葬!她指向祠堂角落,那口棺材,装的就是我!
陆昭顺着她手指方向看去,果然见到一口尚未上漆的小棺材。
你究竟是谁?陆昭问道。
女子凄然道:我本姓张,是二十年前在这口井中自缢的教书先生。当年村民挖出我的尸骨,却无人替我伸冤。他们将我重新埋葬,却不知我已化为厉鬼,要讨回公道!
你有何冤屈?陆昭追问道。
女子正欲回答,忽听祠堂外传来阵阵脚步声。女子面色一变:他们来了!快走!
话音未落,女子化作一缕青烟消失不见。陆昭刚要追出,祠堂大门被人猛地推开。王村长带着一群村民站在门外,每人手持火把,神色复杂。
陆大人,我们知道您在调查此事。王村长叹了口气,其实我们隐瞒了二十年,不敢说出真相。
第四章 尘封往事
王村长让村民退出祠堂,只留下他与陆昭二人。
二十年前,村里确实挖出了一具吊死在井中的尸骨。王村长缓缓道来,当时县令得知后,派了一位道士来查看。那道士说,此人是被谋杀后伪装成自缢,怨气太重,已化为缢鬼,会祸害村民。
然后呢?陆昭追问。
然后...然后村民害怕,决定将尸骨火化。王村长面露愧色,可就在火化前夜,道士暴毙,死状与那尸骨一样,舌头伸出,面色青紫。村民们都说这是天谴,不敢再提此事,将尸骨草草埋回井边。
道士可曾留下什么话?陆昭问。
只留下一句话:井中之人,非自缢而死,乃被人所害。冤魂不散,必寻替身。王村长叹息道,自那以后,村里每年都有人离奇死亡,都是吊死,舌头伸出,面色青紫。村民都说这是缢鬼索命。
陆昭沉思片刻:可否带我去那口井看看?
次日清晨,王村长带领陆昭来到村中央的古井旁。井口被一块石板封住,上面长满青苔。
自从二十年前那事之后,村民就不敢靠近这口井了。王村长说。
陆昭命人移开石板,露出黑洞洞的井口。他点燃火把,沿着井壁搭建了一个简易梯子,准备下井探查。
大人小心!赵四担忧道。
陆昭点点头,小心翼翼地顺着梯子下到井底。井水只有齐腰深,水面漂浮着一层厚厚的青苔。他环顾四周,发现井壁上确有几道抓痕,还有几缕长发缠绕在砖缝间。
忽然,他注意到井壁一侧有一个小洞穴,里面似乎藏着什么东西。他伸手探入,摸出一块布包。打开一看,是一张发黄的纸条和一枚铜钱。
纸条上写着:壬午年五月初五,李秀才借张某白银二十两,言明八月归还。至今未还,反诬张某偷窃,害其自缢于井中。天理昭昭,自有报应。
落款是张秀才,日期是壬午年五月初九。
陆昭心中一震,壬午年是二十年前,正是这口尸骨被发现之年。他抬头看向井口,仿佛看到了二十年前的一幕:一个书生被诬陷偷窃,无法偿还债务,被迫在井边自缢。村民发现后,为掩盖真相,将他的死因伪造成自缢,却又害怕他的冤魂报复,于是将他的尸骨重新埋葬。
大人,您发现了什么?赵四在井口问道。
陆昭将纸条和铜钱递给赵四:这是关键证据。二十年前,李秀才陷害张秀才,导致他含冤自尽。村民为掩盖真相,将他的尸骨重新埋葬。如今,张秀才的冤魂化为缢鬼,索命复仇。
那李秀才呢?赵四问。
陆昭冷笑:李秀才后来如何?我猜他必定因此事获得好处,甚至可能借此上位。只可惜,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回到地面,陆昭立即召集村民,公开了纸条内容。村民这才知道,原来二十年前是一场冤案,张秀才实为受害者。
那李秀才现在何处?有村民问道。
王村长摇头:李秀才在十年前就搬走了,据说去了京城。
陆昭记下这一线索,决定回京后彻查此事。就在此时,井中突然传来一阵异响,水面剧烈翻腾。一个长发女子从水中缓缓浮出,正是张秀才的冤魂!
大人,我冤屈已报,可以安息了吗?女子幽幽问道。
陆昭拱手道:张秀才,你的冤屈已大白于天下。李秀才罪有应得,天理昭昭。你也可以放下执念,往生极乐了。
女子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身体,忽然泪如雨下:多谢大人。只是,我还有一个心愿未了。
什么心愿?
我尸骨埋于井边多年,未能安葬。请大人帮我择地安葬,让我魂魄得以安息。
陆昭点头:我答应你。
第五章 真相大白
回到村中,陆昭立即命人在村外山坡上选了一处风水宝地,为张秀才立碑安葬。村民纷纷前来帮忙,将张秀才的尸骨从井中取出,洗净后安葬。
葬礼当日,天空放晴,阳光明媚。当棺木入土时,一道白光从墓穴中升起,化作张秀才的身影,向众人深深一揖,随即消散。
村民们欢呼雀跃,都说张秀才的冤魂终于安息了。然而,陆昭却发现,虽然大部分村民恢复了正常生活,但有三人却变得异常。
这三人分别是王村长、李家小子(李二狗)和村中富户赵员外。自从张秀才下葬后,他们三人时常在深夜惊醒,口中念叨着:李秀才要来找我了...
陆昭暗中调查,发现这三人与李秀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原来,李秀才当年之所以能诬陷张秀才,正是得到了这三人的帮助。李秀才承诺事成后三人平分张秀才的家产,然而事后却只给了他们少量钱财,大部分据为己有。
李秀才现在何处?陆昭问道。
听说他去年已经去世,葬在京城郊外。王村长回答。
陆昭心中疑窦丛生:可有人见过他的遗体?
三人面面相觑,支支吾吾。陆昭立刻意识到事情不对劲:李秀才并没有死!他假死脱身,逃离了此地!
当晚,陆昭在驿站设下陷阱,声称自己已启程回京,实则暗中观察。果然,夜深人静时,李秀才鬼鬼祟祟地潜入驿站,想要偷取那份关键证物——纸条。
埋伏在暗处的陆昭与赵四迅速出手,将李秀才擒获。面对铁证,李秀才不得不承认了当年的罪行。
当年我欠下巨额赌债,被逼无奈才出此下策。李秀才垂头丧气地说,我买通了王村长等人,诬陷张秀才偷窃。他不肯就范,我就威胁他,若不自杀,就揭发他私藏禁书。谁知他宁死不屈,我只好...只好逼他自缢。
你可知罪?陆昭厉声质问。
李秀才跪地求饶:大人饶命!我愿意赔偿张家损失,只求大人开恩!
晚了!陆昭冷哼一声,你犯下杀人之罪,必须接受国法处置。
次日,陆昭将李秀才押送回京,交由刑部审理。与此同时,他亲自撰写奏折,将此事原委禀告皇上。皇上龙颜大怒,下令彻查全国类似案件,并特赦张秀才冤魂一案,允许其入祠受香火供奉。
一个月后,陆昭再次来到黄泥村。这次,他带来了皇上御赐的牌匾,上书冤魂昭雪四字,悬挂在新建的张秀才祠堂内。
村民们为陆昭摆下酒席,感谢他为民除害。席间,一位白发老者走到陆昭面前:大人,您可知那缢鬼为何要找您帮忙?
陆昭摇头。
老者神秘一笑:因为您是御史,专门负责查办贪官污吏。那缢鬼有冤难申,只能找清官相助。
陆昭恍然大悟:所以您才会在信中说家中出事,速归
老者正是张秀才的后人张老先生。他点点头:我祖父托梦给我,说有冤情需找御史陆昭。我四处打听,才知道您是陆家后人,便冒昧写信。
陆昭感叹不已: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尾声
回京后,陆昭将李秀才的罪行公之于众,百姓拍手称快。皇上念其办案有功,擢升他为大理寺少卿。
然而,陆昭始终无法忘记那段经历。每当夜深人静,他总会梦见那个白衣女子,站在井边,长发披散,舌头伸出...
一年后,陆昭因公务再次来到浙江。他特意前往黄泥村,发现张秀才祠堂香火鼎盛,村民安居乐业。
大人,您还记得我吗?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陆昭回头,见是当年的护卫赵四。
赵四,你随我多年,这次为何独自前来?陆昭问道。
赵四神情复杂:大人,其实我一直有事瞒着您。
什么事?
那缢鬼...其实不是张秀才。
陆昭愕然:什么?
那是我姐姐。赵四低声道,我姐姐名叫赵小荷,二十年前嫁到黄泥村。李秀才觊觎她的美貌,设计陷害她丈夫张秀才。我姐姐不愿屈服,被李秀才逼迫自缢。她死后化为缢鬼,一直在寻找替身复仇。
陆昭震惊不已:你为何不早说?
我怕您不相信...赵四痛苦地说,而且,我姐姐的冤屈已报,我不愿再提。
陆昭沉默良久:你姐姐的冤屈已报,但她为何还要找我?
赵四摇头:我不知道。或许是因为您是清官,她想请您为她伸冤?
陆昭叹息一声,取出随身携带的朱砂,在纸上画下一道符咒:冤冤相报何时了?既已真相大白,就让这一切都过去吧。
他将符咒烧毁,望向远方:愿世间再无冤魂。
夕阳西下,陆昭站在张秀才祠堂前,看着村民们安居乐业的景象,心中感慨万千。他知道,有些冤屈,只有真相才能平息;有些仇恨,只有正义才能化解。
而那口古井,已被填平,成为一片农田。在阳光下,它再也无法吞噬无辜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