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的雨丝像细密的银线,将图书馆的老屋檐织成朦胧的水帘。小芽踮着脚收晾在走廊的艾草香包,水珠顺着竹帘滴在青石板上,溅起的水花里竟浮现出若隐若现的齿轮纹路。
当心着凉!李老师拄着手杖从图书室探出头,羊毛披肩边缘的流苏缀着几颗铜质小铃铛,随着她的动作发出细碎声响,快来帮我看看这些旧书,霉斑总也清理不干净。
刚走进古籍区,就听见阿时的惊呼。少年举着本《茶经》从书架后钻出来,泛黄的书页间夹着半枚钩花书签——正是朵朵妈妈围裙上的同款齿轮图案。这页讲的是唐代蒸青茶的工序,时间换算成现代计时......他的话音被突然响起的缝纫机声打断。
顺着声音寻去,朵朵妈妈正坐在儿童阅读区踩老式缝纫机,碎花围裙换成了靛蓝粗布罩衫。图书馆漏雨的地方太多,我改几条防水帘。她手下的布料飞速穿梭,针脚竟组成了星夜徽章的轮廓,对了,程野去买防霉剂,说要把地下室的老书都处理一遍。
窗外忽然传来自行车铃铛声,朵朵顶着荷叶伞冲进图书馆,发梢还挂着水珠:小芽姐姐!王阿姨教我编毛线,说要织个能装点心的齿轮包!她掏出团彩虹色毛线,毛线团里隐约缠着半张泛黄的糖纸,糖纸褶皱处印着守书人实验室的地址。
就在这时,李老师的老花镜突然滑落,镜片掉在《茶经》摊开的页面上。透过玻璃的折射,霉斑组成的图案与糖纸上的地址重叠,竟拼凑出社区菜市场的平面图。朵朵妈妈停下缝纫机,从围裙口袋摸出枚生锈的钥匙:这是二十年前守书人给我的,她说总有一天......
“该吃酒酿圆子啦!”伴随着这句呼喊,程野的身影从雨幕中缓缓浮现。他手提一只竹篮,步伐轻快地朝大家走来。竹篮里,白瓷碗中盛放着的圆子,被桂花蜜包裹得晶莹剔透,宛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
热气从碗中袅袅升起,仿佛一层薄纱,轻轻地覆盖在圆子上。当这股热气遇到冰冷的玻璃窗时,瞬间凝结成了一片片齿轮形状的水雾,宛如一幅精美的水墨画。
就在这时,朵朵突然指着碗里的圆子,兴奋地叫道:“你们看!这些圆子摆成的图案,和阿时画的星轨好像啊!”她的话语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众人纷纷围拢过来,仔细端详着碗中的圆子。
果然,那些圆子在碗中巧妙地排列着,形成了一个与星轨相似的图案,让人不禁感叹这奇妙的巧合。
雨声渐渐变得密集起来,如同一曲交响乐,为这个温馨的场景增添了几分诗意。众人围坐在暖黄色的台灯下,感受着这份宁静与温暖。
小芽小心翼翼地咬开一颗圆子,顿时,黑芝麻的馅料像爆浆一般涌了出来,甜香四溢。那浓郁的味道在她的口腔中迅速散开,仿佛点燃了一颗甜蜜的炸弹。
就在这一瞬间,小芽的脑海中突然浮现出守书人影像里的那句话:“甜蜜的回忆,才是打开未来的钥匙。”她不禁想,也许密码从来都不在遥远的密室里,而是隐藏在这被雨水浸润的日常之中。
这些看似平凡的事物,如蒸笼的雾气、毛线的针脚,以及大家分享美食时的笑声,都承载着无尽的温暖和美好。它们是生活的点滴,也是我们心灵的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