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大伯想一想:“可以,不过小越要是一走几年去上大学,他现在的这个团长的位置可能留不住,当然了,他再出来肯定也是换别的团还是团长。甚至有可能往上在升升,毕竟学历确实上去了,但也有可能得从团长重新干起来。”
沈爷爷:“那怕什么的,小越有能力,有学历,晚几年起飞,但是起飞速度不一样,飞机速度也比汽车的速度快。
沈大伯就笑:“那就和小越说一下,其实我是犹豫的,因为小越现在这个团长的位子他算是坐稳了。而且以他现在的位子,将来的发展也不差,但你们说的对,看长远吧。”
沈爷爷:“小越他岳父说的对,他怎么也得有个大学毕业证,这是正事,如果将来还是得学,还不如他现在直接就学了呢,以后不行再进修,我们往更高学历上进修。”
林爷爷:“你们别想的太好,这回有指挥系吗?”
大家都是一愣。
林父:“还有可能没有吗?”
林爷爷:“不是,你们就没想过吗?现在是肯定恢复高考了,但是头一批,头两批是不是能准备的充分呢,应该没有那么完善吧,可能会是之后陆续改善吧。”
林父:“好像陆续改善是必然的。”
沈大伯道:“那我打听一下,今年军校招生不?军校招生肯定就得有指挥系,要是说没有指挥系,除非今年军校不招生。”
沈爷爷:“现在先别打听,等到恢复高考的信息通报出来之后,你在打听一下,要是有军校招生,就让小越考一下,要是没有就等一等,等军校招生了他在去考。”
就这样这事儿也就达成了共识
沈爷爷问:“我那天听纭纭说十月怀胎其实不是十个月,应该是9个多月。所以她是在10月初生孩子吧。”
林奶奶接话:“不是的,纭纭应该在9月份就会生。”
林奶奶解释道:“亲家爷爷,纭纭跟你说的那个9个多月生孩子,是正常怀一个孩子的,纭纭是二胎而且这回怀的是两个孩子,已经确定了,所以多少会提早点儿,早产个半个月,一个月的是正常现象,所以大概纭纭会在9月份就应该要生孩子了。”
沈大伯:“婶儿,我不是咒,我就听说个说法~~~~”
林奶奶笑道:“七活八不活吧。”
沈大伯点头
林奶奶给解释道:“是有这一种说法,正常就是说那个月份出来的孩子娇贵一些,不好养活,但是以纭纭的身体情况,还有我们家的财力没有问题,只要纭纭像现在这样能吃能喝,身体健健康康的,不会有那种问题的。”
沈大伯也放心了。边笑着说:“纭纭有孕,除了有点儿嗜睡,没什么不良反应。”
林奶奶笑道:“纭纭怀孕就是嗜睡,别的问题大不大?嘴还壮,身体养着不错。”
“这样也好,纭纭不遭罪,我们也安心。”
沈大伯道:“我最近发的奶粉票儿都留着呢,都没在往外换。”
林爷爷:“这回可能真需要多存些奶粉票了。”
“要是真恢复高考,纭纭大概率应该是能参加高考的吧。那要考了的话,以纭纭现在的能力考上大学应该不是问题,我感觉孩子也就能吃几个月的奶,之后就得断了母乳了,后边儿就都得奶粉顶上了。”
林奶奶:“咱家第一个大宝贝儿不也就吃了半年的母乳吗?”
“现在都五月份了,眼看着上半年也恢复不了高考了,那就在往后拖拖,宣布恢复高考应该就是下半年的事情了,在给报考,准备考试的时间,可能就得是10月份11月份高考了吧。”
“那上学肯定得是明年了吧,那会儿孩子们怎么得也吃了,三~四个月的母乳了。”
沈爷爷想一想:“还真是,现在都5月份了,还没有恢复高考的文件下来呢,而且据我得到消息,最近这一两个月吧,还是下不来的,就像亲家奶奶说的,那哪怕是七八月份下吧,你得给人准备时间呐,怎么着最快也得10月份能高考。”
沈爷爷说:“哎呀,那这要是10月份高考还是跟纭纭撞上了吧,纭纭可能还在坐月子呢。”
林爷爷:“可能还有前后的变动呢,也不一定那么准,毕竟是我们得推论。”
“再说了,纭纭,要是9月份生孩子,10月份高考,其实她去参加高考也没什么问题的。”
沈爷爷一想:“那倒也是,在看吧。”
沈大伯好奇得问:“纭纭,上医院去看了吗,怎么确定的是双胞胎?”
林奶奶:“纭纭自己把的脉,定准了,双胞胎。”
林奶奶:“纭纭她爸今天帮着跟林星约好了,过两天沈越回来,他陪着纭纭去林星他们医院再去检查一下,说现在还有个b超能看出来男孩儿女孩儿。”
沈爷爷:“他们要看吗?”
林奶奶:“纭纭的意思是不强求,大夫要是告诉我们呢,我们就知道一下,正好给孩子准备衣服什么的,好准备,要是不告诉我们,怕我们做点儿什么决策呢,那我们就不问了。”
沈大伯:“他俩能做什么决策,他们不就打算最后再要这一回孩子了吗。”
林父也说:“听俩孩子得那意思是的。”
沈大伯:“有三个孩子了,也不少了。”
沈爷爷乐道:“不过沈越这小子,他儿子他还没给起出来名字吗?所有的名字他还都不满意吗!”
林父爆笑道:“这不你们都起的什么建国卫国建党卫党建军卫军吗。”
“小越不是说:他就不想在外边儿一喊建党。一群人中好几个回头的,说那多闹心呐。”
“然后取个文雅的名字吧,又怕影响不好,他现在就拿不定主意了,听纭纭说字典都翻了好几遍了,也没找着满意的名字呢。”
沈大伯:“也就仗着家里人能挣,这孩子到现在还没上户口呢,也不给他领口粮。”
林爷爷:“这么大点儿的孩子就能领口粮啦。”
沈大伯:“他都满1岁了。虽然没多少,但也不是一点没有呀。”
沈爷爷:“下回沈越回来一定让他把这事儿办了,不行就按我们取的名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