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穴山的晨雾还沾着凤凰火的余温,淡金色的光粒在雾中浮沉,像是被揉碎的星子。
灵均刚跨出溶洞门槛,身后便传来羽翼扑棱的声响 —— 那只破壳不久的五彩凤凰正衔着枚青褐色桑果飞来,喙尖轻轻一送,将桑果递到他掌心。
桑果泛着温润的光泽,表皮还沾着两滴晶莹的晨露,凑近便闻到股清甜,混着淡淡的凤凰火气息。
“此果乃丹穴山百年才结一次的‘烛龙桑’所产,含着桑林的灵气,或许能助你寻到苍梧渊的线索。”
凤翎的声音从雾中传来,她正指挥着十余名凤凰族子弟清理溶洞外的焦土,朱红长袍上还沾着昨夜战斗的黑灰,“赤松子伤势未愈,需留在此地疗伤,我会带着族人重建凤巢,待你们从苍梧渊归来,定能见到新的圣地。”
赤松子靠在溶洞的石壁上,胸口溃烂的火纹已被草药敷住,泛着淡淡的绿光。
他挥了挥手,声音带着几分虚弱却依旧坚定:“灵均小友,此去苍梧渊路途艰险,若遇混沌气侵袭,可用桑果的灵气压制。
我已用残存灵力在桑果上留了道‘醒神纹’,危急时自会生效。”
灵均握紧桑果,对着赤松子与凤翎深深一揖,随后转身与离朱、阿若、白泽一同踏上征程。
溶洞外的火河依旧在缓缓流淌,河水泛着暗红,却不再像先前那般灼人,反而带着丝暖意,显然是凤凰火净化了其中的混沌气。
沿火河而行的第一日,两岸尽是焦土,黑色的树桩像沉默的哨兵,指向灰蒙蒙的天空。
可到了第二日,焦土边缘开始冒出点点绿意,先是两三株细弱的青草,随后便蔓延成片,到第三日清晨,眼前的景象已彻底变了模样 —— 火河的支流旁,出现了一片遮天蔽日的桑林。
桑林极广,一眼望不到尽头,树干粗壮得需两三人合抱,枝叶层层叠叠,将阳光滤成细碎的光斑,落在地上竟凝成小小的光纹。
更奇特的是,每根树枝上都挂着数十个茧状的灯笼,灯笼呈淡紫色,薄如蝉翼,里面竟嵌着一只圆睁的眼睛,瞳孔泛着淡淡的银光,似在注视着每一个闯入桑林的人。
“这是‘烛龙桑’,《山海经》中记载的奇木,生长在古桑林古道旁,每一片叶子都藏着一段过往的记忆,而这些灯笼里的眼睛,便是记忆的载体。”
白泽的声音带着几分凝重,他绕着一棵烛龙桑转了一圈,鼻尖轻轻嗅了嗅,“只是这些眼睛太过灵动,不似自然形成,倒像是被人用灵力操控着,在监视着什么。”
离朱的青金色羽翼微微颤动,他抬手搭在额前,天眼缓缓睁开,青金色的光扫过桑林:“这些眼睛的目光都朝着西方,像是在指引方向,又像是在警惕那边的动静。
而且我能感觉到,桑林深处藏着股熟悉的气息,与当年羽民国被混沌气侵袭时的感觉有些相似,却又更淡,更隐蔽。”
阿若走到一盏灯笼下,指尖轻轻触碰灯笼的薄壳,突然轻 “呀” 一声缩回手。
她的指尖泛着淡淡的黑灰,是被灯笼里渗出的微量混沌气所染:“这气很弱,却很顽固,若长时间接触,恐怕会像赤松子那样被侵蚀。”
灵均想起赤松子胸口的火纹,又看了看手中的桑果,不再犹豫,将桑果递到嘴边咬了一口。
清甜的汁液在舌尖散开,顺着喉咙滑入腹中,瞬间便有股暖意蔓延至四肢百骸。
紧接着,他身后的九尾突然泛起耀眼的青光,每一根尾羽上都浮现出细密的纹路,与桑林里的烛龙桑纹路隐隐呼应。
就在这时,桑林中所有的灯笼突然同时转动,嵌在里面的眼睛齐刷刷转向西方,瞳孔中射出银色的光,无数道光束交织在一起,落在桑林西侧的一片藤蔓丛中。
藤蔓被光束照到,竟开始缓缓退去,露出一条被掩盖的古道。古道由青石板铺成,石板上刻着模糊的纹路,像是某种古老的阵法,边缘还长着几株泛着蓝光的苔藓,与周围的桑林绿意形成鲜明对比。
“这便是桑林古道,看来桑果的灵气激活了古道的指引。”
白泽走到古道旁,蹲下身仔细观察石板上的纹路,“这些纹路与苍梧渊的地图标记有些相似,应该是通往苍梧渊的必经之路。
只是要小心,古道中或许藏着当年守护桑林的灵物,也可能有混沌气留下的陷阱。”
离朱将三支羽箭搭在弓弦上,青金色的灵力萦绕在箭尖:“我来开路,灵均你护着阿若与白泽,注意那些灯笼里的眼睛,它们似乎能感知到灵力波动,若有异常,我会第一时间射箭警示。”
阿若则从怀中掏出三枚用昆仑玉制成的护身符,分给灵均与白泽:“这是昆仑遗民传下的‘醒神符’,若遇到混沌气侵袭,符会泛出红光,还能暂时抵挡片刻。”
灵均握着护身符,感受着桑果在体内持续散发的灵气,九尾上的青光愈发明亮:“走吧,顺着古道前行,尽快找到苍梧渊。
只是不知,这桑林里的记忆,是否藏着关于苍梧渊与混沌气的秘密。”
众人踏上古道,青石板在脚下发出轻微的声响,像是在回应他们的脚步。
桑林深处传来阵阵微风,吹动树叶沙沙作响,灯笼里的眼睛依旧注视着他们的背影,瞳孔中的银光忽明忽暗,不知是在指引,还是在传递着某种未知的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