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熙三百五十二年,夏。
南疆的雨季总是漫长而潮湿。镇南侯府的书房内,新任镇南侯秦风站在窗前,眉头紧锁地看着外面连绵的阴雨。他已年近四十,岁月的磨砺让他更加沉稳老练,眉宇间那股少年时的锐气,已沉淀为一种深不可测的威严。
“报——!”一名斥候跌跌撞撞地跑了进来,单膝跪地,“启禀侯爷!南疆‘南诏国’突然撕毁盟约,国王‘龙猛’亲率八万大军,分三路入侵我境!东路已攻陷‘邕州’,西路包围了‘大理’,中路大军直逼‘桂林’,形势危急!”
秦风猛地转过身,眼中闪过一丝寒光:“什么?南诏国竟敢如此背信弃义!”他快步走到沙盘前,目光迅速扫过南疆的地图,“传我命令!命东路军死守‘柳州’,务必阻挡南诏军北上;命西路军副将率领所部精锐,从侧翼突袭南诏军,解大理之围;中路军暂时退守‘阳朔’,利用地形优势,消耗南诏军的兵力!”
“末将领命!”斥候领命,转身飞驰而去。
秦风的手指在沙盘上的桂林位置重重一点。桂林是南疆的军事重镇,一旦失守,整个南疆将无险可守。他知道,仅凭南疆现有的五万兵力,想要抵挡南诏国的八万大军,难度极大。
“来人!”秦风喊道。
“在!”亲兵应声而入。
“立刻备马,我要亲自前往桂林前线。另外,快马加鞭向京城奏报,请求朝廷火速派兵支援!”
“是!”
与此同时,京城的文华殿内,皇帝正拿着秦风发来的急报,脸色凝重。殿内,几位辅政大臣也都神色严峻。
“诸位爱卿,”皇帝的声音带着一丝焦虑,“南诏国背信弃义,大举入侵南疆。秦风虽然已做出部署,但南疆兵力空虚,恐难长久支撑。你们看,此事当如何应对?”
一位老臣出列奏道:“陛下,南诏国地处南疆边陲,民风彪悍,军队战斗力极强。此次他们倾巢而出,显然是早有预谋。臣以为,当立刻派遣大军南下支援,同时命兵部尚书姜浩统筹全局,确保粮草物资供应。”
皇帝点了点头,目光转向站在一旁的姜浩。姜浩是姜磊的儿子,如今已接任兵部尚书一职,沉稳可靠,颇有其父之风。“姜浩,你意下如何?”
姜浩出列躬身道:“陛下,臣以为老大人所言极是。臣愿亲自率领十万京营禁军,即刻南下支援南疆。”
皇帝沉吟片刻,说道:“好!就命你为南征大将军,率领十万禁军南下。另外,传朕旨意,命太子少傅苏明即刻前往南疆,协助秦风、姜浩处理军政要务。”
苏明是苏瑾的儿子,如今也已成为朝中重臣,智慧过人,深得皇帝信任。“臣遵旨!”
几日后,姜浩率领十万禁军,浩浩荡荡地朝着南疆进发。苏明也紧随其后,带着一批文官和物资,前往南疆协助治理。
此时的桂林前线,战斗已经打响。南诏国的中路大军在国王龙猛的亲自督战下,对桂林城发起了猛烈的攻击。城墙上的长明国士兵奋力抵抗,滚木礌石、箭矢火球纷纷落下,但南诏军攻势凶猛,城墙已多处受损,形势岌岌可危。
秦风亲自坐镇桂林城头,指挥士兵防守。他手持长剑,目光锐利地扫视着城下的南诏军,时不时挥剑斩杀爬上城头的敌人。
“侯爷,南诏军攻势太猛,我们的伤亡越来越大了,再这样下去,桂林城恐怕守不住了!”一名副将焦急地说道。
秦风擦了擦脸上的血迹,沉声道:“慌什么!我们是长明国的将士,岂能轻言放弃!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守住桂林城!”他顿了顿,高声喊道,“将士们!朝廷的援军已经在路上了!只要我们再坚持几天,胜利就一定属于我们!”
士兵们听到秦风的话,士气大振,再次拿起武器,奋勇抵抗。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震天动地的呐喊声。姜浩率领的十万禁军终于赶到,从南诏军的后方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是朝廷的援军!我们的援军到了!”城墙上的士兵们看到援军,兴奋地大喊起来。
龙猛见状,脸色大变:“不好!长明国的援军到了!传令下去,停止攻城,全军后撤!”
然而,已经来不及了。秦风率领城内的士兵们也趁机冲出城门,与姜浩的大军前后夹击。
“杀!”长明国的士兵们士气如虹,呐喊着冲向南诏军。
南诏军腹背受敌,顿时陷入一片混乱。龙猛知道大势已去,只得率领残部,狼狈地向南逃窜。
秦风和姜浩怎会给他们机会,立刻率领大军乘胜追击。
一场惨烈的追击战在南疆的山地和丛林中展开。秦风一马当先,手持长枪,如入无人之境。他看到一名南诏将领率领一队士兵想要突围,立刻催马上前,大喝一声:“贼将休走!”
那名南诏将领回过头,看到秦风,眼中闪过一丝惧意,但还是硬着头皮挥刀迎了上来。秦风不慌不忙,侧身避开他的刀锋,同时长枪一挺,直指他的胸口。那名南诏将领来不及躲闪,被长枪刺穿了胸膛,倒在马下。
姜浩也不甘示弱,他率领一队骑兵,在南诏军中横冲直撞。他的刀法精湛,每一刀都能斩杀一名敌人。
南诏军在长明国军队的追击下,伤亡惨重,尸横遍野。龙猛率领残部,好不容易才冲出重围,逃回了南诏国。
这场南疆之战,长明国军队大获全胜,斩杀南诏军三万余人,俘虏两万余人,缴获牛羊马匹、武器装备无数。
桂林城内,百姓们纷纷走上街头,敲锣打鼓,庆祝胜利。他们为秦风、姜浩献上了鲜花和美酒,感谢他们守护了南疆的安宁。
苏明也在此时赶到了桂林。他看到城内一片欢腾的景象,心中十分欣慰。“秦风、姜浩,恭喜你们大获全胜。”
秦风和姜浩拱了拱手:“苏大人客气了。此次胜利,也多亏了朝廷的援军和苏大人带来的物资支持。”
苏明笑了笑:“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如今南诏军元气大伤,短时间内不会再犯境了。但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必须加强南疆的防御,防止他们卷土重来。”
“苏大人说得对。”秦风点了点头,“我已经下令,命士兵们加固城防,同时在边境线修建更多的烽燧和堡垒。另外,我还打算派人前往南诏国,与他们重新谈判,签订新的盟约。”
姜浩也说道:“我会留在南疆一段时间,协助秦风整顿军队,训练士兵。同时,我也会与苏大人一起,安抚百姓,恢复生产。”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秦风、姜浩和苏明三人密切配合,在南疆展开了一系列的重建和防御工作。他们加固了城池,修建了防御工事,训练了军队,同时安抚百姓,减免赋税,鼓励农业生产。
南诏国国王龙猛经此一败,元气大伤,再也不敢轻易侵犯长明国的南疆。他主动派人前来求和,愿意向长明国称臣纳贡,签订永久和平盟约。
秦风、姜浩和苏明经过商议,认为和平对双方都有利,于是同意了南诏国的求和请求。双方在桂林签订了新的盟约,规定南诏国永远向长明国称臣,每年纳贡,双方互不侵犯。
南疆的局势终于恢复了平静。
这日,秦风、姜浩和苏明三人来到了桂林的一座山峰上,眺望远方的南疆大地。
“你看,南疆的天空,多蓝啊。”秦风轻声说道。
姜浩点了点头:“是啊,这是用将士们的鲜血换来的和平。我们一定要守护好这份和平。”
苏明也说道:“我们三人,分别是姜公、苏公和秦将军的后代。我们继承了他们的遗志,守护着国家的疆土。我们一定不会让他们失望的。”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他们身上,也洒在南疆的大地上。他们的身影被拉得很长,仿佛预示着长明国的南疆,将永远在这些忠诚勇敢的将士们的守护下,保持着和平与安宁。
从姜承宇与苏慕言,到苏瑾和姜磊,再到秦风、姜浩和苏明,一代又一代的长明国人,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守护着国家的疆土,书写着属于他们的传奇。而长明国,也在他们的守护下,继续沿着繁荣昌盛的道路前进,开创着更加辉煌的未来。他们的故事,将永远流传下去,激励着后人,为了国家的美好未来,不断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