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禾国停留了半月,看着田地里重新种下的禾苗冒出嫩绿的芽,姜玥瑶知道,是时候离开这里,继续自己的历练之旅了。她没有告诉明慧公主和国王,想悄悄启程,却没想到,在她收拾行囊时,明慧公主已经带着礼物,来到了她暂住的驿馆。
“你要走了,怎么不告诉我?”明慧公主手中捧着一个精致的木盒,语气中带着一丝不舍,“我还是从侍卫那里听到的消息。”
姜玥瑶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怕你们送别时会难过,而且我的历练还没结束,以后还有机会再来看你。”
明慧公主打开木盒,里面放着一块雕刻着月季花纹的玉佩,玉佩通体莹白,触手温润:“这是我母后留给我的遗物,据说能保佑平安。你带着它,就当是我陪你一起历练了。”
姜玥瑶接过玉佩,心中满是感动:“谢谢你,明慧。我会好好保管它的,以后我一定带着它,再来看你。”
两人聊了许久,从安禾国的庄稼聊到长明国的风景,明慧公主还特意让人准备了很多安禾国的特产,让她带回去给家人。正说着,国王也带着大臣们来到了驿馆,身后还跟着许多百姓,他们手中拿着自家种的蔬菜、织的布匹,想要送给姜玥瑶。
“姜姑娘,你要走了,朕也没什么好送你的,这是安禾国的‘护国令牌’,以后你无论何时再来安禾国,都能享受最高的礼遇。”国王将一块刻着“安禾”二字的金牌递给姜玥瑶,“还有这些百姓们的心意,你也收下吧,这是他们对你的感激。”
姜玥瑶看着百姓们手中的礼物,眼眶有些泛红:“陛下,百姓们的心意我收下了,但是这些礼物我不能要,他们的生活才刚刚好转,这些东西对他们来说更重要。”
百姓们听到这话,纷纷说道:“姜姑娘,你就收下吧!若不是你,我们早就饿死了,这些东西不算什么!”
姜玥瑶实在推脱不过,只好收下了一小袋百姓们自己种的豆子,笑着说:“那我就收下这个,这是你们的心意,我会带回长明国,种在皇宫的花园里,这样我就能时常想起你们了。”
离别时,百姓们一直送到城外的路口,明慧公主拉着姜玥瑶的手,迟迟不肯松开:“玥瑶,一定要常回来看我,我会等你的。”
“好,我会的。”姜玥瑶点点头,翻身上马,与姜承墨一起,朝着远方驶去。她回头望去,百姓们还站在路口,朝着她挥手,明慧公主的身影在人群中格外显眼。她握紧手中的玉佩和金牌,心中满是温暖——这段在安禾国的经历,将会成为她最珍贵的回忆。
离开安禾国后,姜玥瑶和姜承墨骑着马,漫无目的地往前走。姜承墨看着地图,问道:“六姐,我们接下来去哪里啊?是回长明国,还是去其他国家?”
姜玥瑶想了想,说道:“我们先不回长明国,听说西边的‘苍梧国’有一座‘灵犀山’,山上有很多修行者,我们可以去那里看看,说不定能遇到像云松子前辈一样的高人,学到更多的本事。”
姜承墨眼睛一亮:“好啊!我也想变得更强,以后就能保护六姐和百姓们了!”
两人加快了赶路的速度,一路上,他们看到了不同的风土人情——有靠海而生、以捕鱼为生的村落,有住在山谷里、擅长编织的部落,还有热闹繁华、商铺林立的城镇。每到一个地方,姜玥瑶都会用自己的法术,帮助遇到困难的百姓:为干旱的农田引来雨水,为生病的孩童治疗伤痛,为迷路的旅人指引方向。
这日,他们来到一座名为“清溪镇”的小镇,刚走进镇口,就看到很多百姓围在镇外的河边,脸上满是焦急。姜玥瑶心中好奇,走上前询问:“请问大家,这里发生了什么事?”
一位老者叹了口气,说道:“姑娘,你有所不知,这条河是我们镇上唯一的水源,可最近不知怎么了,河水变得又黑又臭,还带着毒,喝了河水的人都病倒了,我们实在没办法,只能在这里发愁。”
姜玥瑶朝着河边望去,只见河水泛着黑色的泡沫,散发着刺鼻的气味,岸边的草木都枯黄了。她心中一紧,对老者说:“老人家,我能试试净化河水,你们让大家往后退一点,注意安全。”
老者连忙让百姓们后退,姜玥瑶走到河边,掏出定魂佩,将灵力缓缓注入其中。定魂佩的金光变得耀眼,她将玉佩靠近河面,金光顺着水面扩散开来,黑色的河水在金光的照射下,渐渐变得清澈,刺鼻的气味也慢慢消失了。
百姓们看着这神奇的一幕,纷纷欢呼起来:“水变清了!水变清了!姑娘,谢谢你!”
姜玥瑶松了口气,笑着说:“大家不用谢,以后要注意保护河水,别让它再被污染了。”
百姓们纷纷点头,热情地邀请姜玥瑶和姜承墨去镇上做客。姜玥瑶看着百姓们脸上的笑容,心中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她要继续历练,用自己的力量,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让更多的地方,都能充满欢声笑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