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倩和叶公子带着被俘的残余势力回到龚府。夜色已深,龚府灯火通明。龚倩望着被押解下去的残余势力,对叶公子说道:“此次虽胜,但不可大意。”叶公子点头:“明日朝堂,或许会有新变化。”龚倩微微皱眉,心中思索着应对之策,一夜无眠。
次日清晨,龚倩身着素色华服,神色镇定地踏入皇宫。金色的阳光洒在汉白玉的台阶上,折射出耀眼的光芒,晃得人眼睛微微刺痛。宫墙高耸,朱红色的大门庄严肃穆,门口的侍卫身着铠甲,手持长枪,神色冷峻。龚倩深吸一口气,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松柏香气,混合着清晨独有的清新,让她原本有些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了些。
踏入朝堂,官员们已经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交头接耳。看到龚倩进来,众人的目光纷纷投来,有好奇,有赞赏,也有隐隐的敌意。龚倩目不斜视,径直走到自己的位置站定。
此时,苏尚书倒台后,朝堂局势已然发生了微妙变化。那些原本依附苏尚书的官员,如同没头的苍蝇,正急切地寻找新的靠山。他们眼神闪烁,在人群中穿梭,低声交谈着,试图从彼此的话语中探寻风向。而龚家,因龚倩扳倒苏尚书的功绩,地位在朝堂上得到了显着提升。一些官员看向龚倩的眼神中,多了几分讨好与敬畏。
随着太监那悠长的“皇上驾到——”声音响起,众人纷纷整冠束带,跪地行礼。皇帝身着明黄色龙袍,迈着沉稳的步伐走进朝堂。他面容威严,眼神扫视一圈,最后落在龚倩身上,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赞赏的笑意。
“众卿平身。”皇帝的声音在朝堂上回荡。
待众人起身,皇帝开口道:“龚倩,此次你扳倒苏尚书,揭露其与神秘组织勾结之恶行,实乃大功一件。朕听闻,你在整个过程中,智谋过人,勇气可嘉,实乃我大楚之栋梁。”
龚倩赶忙跪地谢恩:“陛下过奖,此乃微臣分内之事,微臣不过是为了大楚江山社稷,为了陛下,略尽绵薄之力。”
皇帝微笑着点头:“你不必过谦。朕有意让你参与更多朝堂事务,你意下如何?”
龚倩心中一喜,这正是她所期望的。她再次叩首:“陛下信任,微臣定当全力以赴,不负陛下所托。”
随后,龚倩趁机说道:“陛下,如今朝堂之上,经苏尚书一事,虽已清除一害,但仍存在诸多弊病。比如官员选拔,部分官员任人唯亲,导致有才之士不得重用;又比如朝堂风气,一些官员结党营私,只图私利,不顾百姓死活。微臣斗胆,想向陛下提出一些改革建议,以整顿朝堂风气,还大楚一个清明的朝堂。”
皇帝听闻,眼中闪过一丝兴趣:“哦?说来听听。”
龚倩站起身来,有条不紊地说道:“其一,在官员选拔上,应增设殿试环节,由陛下亲自考核,确保选拔出真正有才能、有品德之人。其二,设立监察御史,定期巡查各地官员,对于贪污腐败、结党营私者,严惩不贷。其三,鼓励官员直言进谏,广开言路,让陛下能听到民间真实的声音。”
朝堂上顿时响起一阵窃窃私语。有的官员微微点头,似乎认可龚倩的建议;而有的官员则面露不满之色,眼神中透露出隐隐的担忧与抗拒。
皇帝沉思片刻,缓缓说道:“龚倩所提建议,朕觉得颇有道理。只是这改革之事,关乎重大,还需从长计议。众卿对此有何看法,不妨直言。”
一位官员站出来,拱手说道:“陛下,龚姑娘所提建议虽好,但改革兹事体大,恐会引起朝堂动荡,还望陛下三思。”
紧接着,又有官员附和:“是啊,陛下,祖宗之法不可轻易更改,还需谨慎行事。”
龚倩心中一紧,她料到会有人反对,但没想到这么快就有人站出来。她正要开口反驳,却见皇帝抬手示意众人安静。
“龚倩所提改革建议,乃是为了我大楚江山的长治久安。朕会仔细考量,也希望众卿能以大局为重,共同为大楚的未来出谋划策。”皇帝的声音坚定而有力。
朝堂上暂时安静下来,众人各自思索着自己的心思。龚倩站在殿中,心中明白,自己在朝堂上崭露头角,参与朝堂事务并提出改革建议,已然引起了一些势力的不满和反对。接下来的路,恐怕会更加艰难。但她心中的信念如同熊熊燃烧的火焰,不会轻易熄灭。
天色渐晚,朝堂散去。龚倩走出皇宫,夕阳的余晖将她的身影拉得长长的。她望着天边那一抹绚丽的晚霞,心中暗暗发誓,无论前方有多少阻碍,她都要坚持自己的改革之路,为大楚,为龚家,也为那些曾经被压迫的人,创造一个更好的未来。